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其包括摇把和前轮,特点是:其还包括转向轴、前轮架、两螺纹套管、两支撑螺杆、两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环绕装配在主动、从动带轮上的两传动带,其中,摇把为一U形摇把,转向轴竖向设置,其下端固定前轮架;从动带轮转动支撑在前轮架上,与前轮同轴、同步转动;两螺纹套管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上,两支撑螺杆的下端分别螺纹联接在螺纹套管上,上端分别设有支撑座,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分别横向且转动支撑在支撑座内;主动带轮分别非转动装配在位于两螺纹套管外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端部上,与U形摇把同轴、同步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操控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专门适用残疾人的椅子的零部件,尤其是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而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操控装置。传统常见的手摇轮椅一般适用于那些双手健全的使用者,对于一些偏瘫患者或上肢残疾的患者,则无法通过单手操控轮椅,为此广大技术人员对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机构进行了研发,例如,2013年4月10日公开的CN103029782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单手操作残疾人三轮车”,其包括车架、刹车片、驱动机构和两个从动的后轮,车架包括连接有车轮的前叉、后叉和座椅,前叉与车架转动连接,特点是:驱动机构是由前叉、转向杆、摇杆、曲柄盘、连杆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其中,转向杆与前叉固定连接,摇杆的上端设有手柄且下端与转向杆垂直面铰接,曲柄盘与前轮同轴连接,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曲柄盘周部和摇杆的中部铰接,前轮直径大于后轮直径,前叉、后叉两侧分别装有刹车片。该专利技术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单手操作三轮车,但是其驱动机构是由前叉、转向杆、摇杆、曲柄盘、连杆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其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公开手摇轮椅的手摇操控机构存在着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控简便、制造成本低的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其包括一摇把、一前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转向轴、一前轮架、两螺纹套管、两支撑螺杆、两主动带轮、至少一从动带轮和两传动带,其中,所述的摇把为一U形摇把,所述的转向轴竖向设置,其一端可与车架转动装配,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轮架固定联接,在所述的前轮架上叉接有前轮轴,所述的从动带轮转动支撑在该前轮轴上,所述的前轮非转动装配在从动带轮上,与从动带轮同轴、同步转动;所述的螺纹套管的一端分别由联接件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上,螺纹套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螺杆的下端螺纹联接;支撑螺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的U形摇把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其两端分别横向且转动支撑在支撑座内;所述的主动带轮分别非转动装配在位于两螺纹套管外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端部上,与U形摇把同轴、同步转动;所述的传动带分别对应环绕装配在两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在所述的两支撑螺杆上分别套装有三通联接件,每一三通联接件分别由螺纹联接在支撑螺杆上的两螺母进行位置锁定,两护板非转动竖向或横向插装在三通联接件的插接孔内,并由插销进行销定。所述的主动带轮、从动带轮为同步带轮,所述的传动带为同步带。在所述的U形摇把上套装有一摇把套管。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轴可与车架转动装配,其下端与前轮架固定联接,从动带轮转动支撑在前轮架上,前轮与从动带轮同轴、同步转动;两螺纹套管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上,两支撑螺杆的下端分别螺纹联接在螺纹套管上,上端分别设有支撑座,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分别横向且转动支撑在支撑座内;主动带轮分别非转动装配在位于两螺纹套管外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端部上,与U形摇把同轴、同步转动;传动带分别对应环绕装配在两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所用部件少,制造成本低;支撑螺杆与螺纹套管的螺纹联接,可实现传动带的张紧调整和U形摇把高度调整,其设计合理;单手摇动U形摇把,U形摇把与主动带轮同轴、同步转动,经传动带带动从动带轮与前轮同轴、同步转动,其操控简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记:1.第一主动带轮,2.第二主动带轮,3.摇把,4.第一支撑螺杆,5.第二支撑螺杆,6.第一三通联接件,601.第一插销,7.第二三通联接件,8.第一传动带,9.第二传动带,10.第一螺纹套管,11.第二螺纹套管,12.第一护板,13.第二护板,14.转向轴,15.前轮架,16.前轮轴,17.从动带轮,18.前轮,1901.第一支撑座,1902.第二支撑座,20.摇把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其包括一摇把3、一前轮18,其中,摇把3为一U形摇把。在图1中,该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还包括一转向轴14、一前轮架15、第一螺纹套管10、第二螺纹套管11、第一支撑螺杆4、第二支撑螺杆5、第一主动带轮1、第二主动带轮2、一从动带轮17和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如图1所示,转向轴14竖向设置,转向轴14的一端可与车架通过轴承转动装配,另一端与前轮架15焊接固定。在图1中,在前轮架15上叉接有前轮轴16,从动带轮17经轴承转动支撑在该前轮轴16上,前轮18通过键联接装配在从动带轮17上,与从动带轮17同轴、同步转动。在图1中,第一螺纹套管10、第二螺纹套管11的一端分别由螺栓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15上,第一螺纹套管10、第二螺纹套管1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螺杆4、第二支撑螺杆5的下端螺纹联接。第一支撑螺杆4、第二支撑螺杆5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座1901、第二支撑座1902,在图1中,U形摇把3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其两端分别横向且由轴承转动支撑在第一支撑座1901、第二支撑座1902内。第一主动带轮1、第二主动带轮2分别通过键联接装配在位于两螺纹套管外侧的U形摇把3的两端端部上,第一主动带轮1、第二主动带轮2分别与U形摇把3同轴、同步转动。第一传动带8对应环绕装配在第一主动带轮1与从动带轮17上,第二传动带9对应环绕装配在第二主动带轮2与从动带轮17上;为了传动准确和平稳,工作时无滑动,具有恒定的传动比,如图1所示,第一主动带轮1、第二主动带轮2、从动带轮17为同步带轮,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为同步带。第一传动带8与第一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17实现了同步带轮传动,第二传动带9与第儿主动带轮、从动带轮17实现了同步带轮传动。在图1中,在第一支撑螺杆4、第二支撑螺杆5上分别套装有第一三通联接件6、第二三通联接件7,每一三通联接件分别由螺纹联接在相应支撑螺杆上的两螺母进行位置锁定。如图1、图2所示,第一护板12、第二护板13分别由其上的方轴竖向或横向插装在第一三通联接件6、第二三通联接件7的方形有的插接孔内,并分别由第一插销601、第二插销(图中未给出)进行销定。第一护板12或第二护板13在三通联接件上横向插装时,可做为小桌板使用。为方便对U形摇把3的手摇操作,减少U形摇把3对手的摩擦,如图1所示,在U形摇把3上套装有一摇把套管20。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分别通过调整第一支撑螺杆4与第一螺纹套管10、第二支撑螺杆5与第二螺纹套管11可实现第一传动带8、第二传动带9的张紧和U形摇把3的高度调整;单手摇动U形摇把3,U形摇把3与两主动带轮1、2同轴、同步转动,从而分别经两传动带8、9带动前轮18与从动带轮17同轴、同步转动,实现轮椅的前、后移动;在需要转向时,单手扳动摇把3,扭矩两支撑螺杆4、5、两螺纹套管10、11传至前轮架15、转向轴14实现转向。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控简便、制造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其包括一摇把、一前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转向轴、一前轮架、两螺纹套管、两支撑螺杆、两主动带轮、至少一从动带轮和两传动带,其中,所述的摇把为一U形摇把,所述的转向轴竖向设置,其一端可与车架转动装配,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轮架固定联接,在所述的前轮架上叉接有前轮轴,所述的从动带轮转动支撑在该前轮轴上,所述的前轮非转动装配在从动带轮上,与从动带轮同轴、同步转动;所述的螺纹套管的一端分别由联接件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上,螺纹套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螺杆的下端螺纹联接;支撑螺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的U形摇把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其两端分别横向且转动支撑在支撑座内;所述的主动带轮分别非转动装配在位于两螺纹套管外侧的U形摇把的两端端部上,与U形摇把同轴、同步转动;所述的传动带分别对应环绕装配在两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摇轮椅的单手操控装置,其包括一摇把、一前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转向轴、一前轮架、两螺纹套管、两支撑螺杆、两主动带轮、至少一从动带轮和两传动带,其中,所述的摇把为一U形摇把,所述的转向轴竖向设置,其一端可与车架转动装配,另一端与所述的前轮架固定联接,在所述的前轮架上叉接有前轮轴,所述的从动带轮转动支撑在该前轮轴上,所述的前轮非转动装配在从动带轮上,与从动带轮同轴、同步转动;所述的螺纹套管的一端分别由联接件竖向、对称固定联接在前轮架上,螺纹套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螺杆的下端螺纹联接;支撑螺杆的上端分别设有支撑座,所述的U形摇把设置在两螺纹套管内侧,其两端分别横向且转动支撑在支撑座内;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炜,张德仁,
申请(专利权)人:张艺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