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7825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9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上部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器,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引风部和导风部,所述引风部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并从所述换热器上方、沿所述壳体的后部和顶部向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延伸;所述导风部以绕转轴前后转动的结构形成在所述引风部、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出风口所围成的区域内。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室内机在出风口上设置摆叶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介绍
现有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均在出风口上设置有多片联动的横向摆叶,通过电机驱动摆叶转动,实现对出风口出风上、下方向的调节。由于摆叶数量多,需要进行联动连接,生产和装配工序复杂。摆叶设置在出风口上,容易与外界发生接触而造成结构损坏,且影响室内机的外形美观性。而且,摆叶的转动方向有限,因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范围小,送风范围小,影响送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解决现有室内机在出风口上设置摆叶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上部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器,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引风部和导风部,所述引风部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并从所述换热器上方、沿所述壳体的后部和顶部向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延伸;所述导风部以绕转轴前后转动的结构形成在所述引风部、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出风口所围成的区域内。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下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平齐,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导风部的顶端,且所述转轴的中心的高度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的高度相同。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转轴的中心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前壳体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壳体厚度的1/3,所述转轴的中心与所述前壳体相对的后壳体的距离也不小于所述壳体厚度的1/3;所述壳体厚度为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中心位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中间。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导风部在长度方向上从所述壳体的左侧壳体向所述壳体的右侧壳体横向延伸,所述导风部的底端为在所述导风部绕所述转轴转动时不与所述换热器发生干涉的自由端。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导风部从顶端到所述自由端的宽度是所述壳体厚度的1/2-2/3倍,所述壳体厚度为所述壳体的前壳体与所述前壳体相对的后壳体之间的距离。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的轮廓线是由多段圆弧依次连接形成的渐开线。如上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所述引风部的轮廓线包括有从靠近所述换热器开始的三段圆弧,第一段圆弧的起点为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下边缘,所述第一段圆弧的终点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平齐,所述第一段圆弧的圆心位于所述壳体的前壳体上;第三段圆弧的起点的切线为水平线,所述第三段圆弧的终点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处,所述第三段圆弧的圆心为所述转轴的中心;所述第一段圆弧的终点与所述第三段圆弧的起点通过第二段圆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室内机内部设置弧形引风部和导风部,对换热器换热后的风进行导向,实现出风口出风上、下方向的摆风调节,出风方向可调节角度大,送风范围大;由于导风部内置,避免了与外界接触造成的结构损坏,提高了室内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且不影响室内机的外形美观性;由于仅设置一个导风部就可实现大角度的出风方向调节,简化了导风部件的结构和控制,降低了生产和装配工序。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向下送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立式空调器室内机水平送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向上送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首先,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路线:为了解决现有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均在出风口设置摆叶、通过摆叶调整送风方向而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去掉出风口处的摆叶、而在室内机壳体内部设置导风部和引风部,利用导风部和引风部的配合,实现出风口出风方向的可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实施例对室内机进行描述时,所采用的前、后、左、右、顶、底、上、下等方位的描述,均是以室内机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位置的相对位置进行的定义。请参见图1,该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有壳体,具体来说,壳体包括有前壳体11、与前壳体11相对的后壳体12、左侧壳体、右侧壳体、顶板及底板(图中未标注)。在壳体的前上部、具体来说是在前壳体11的上部形成有出风口111,在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器12。在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引风部3和导风部4。具体来说,引风部3位于换热器2上方,是相对于出风口111呈外凸的弧形结构。而且,引风部3将从换热器2上方、沿壳体的后部和顶部向出风口111的上边缘1111延伸。而导风部4形成在由引风部3、换热器2及出风口111所围成的区域内,且导风部4可以绕转轴5前后转动。通过在室内机内部设置弧形引风部3和导风部4,对换热器2换热后的风进行导向,能实现出风口111出风上、下方向的摆风调节,出风方向可调节角度大,送风范围大。由于导风部4内置,避免了与外界接触造成的结构损坏,提高了室内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且不影响室内机的外形美观性。此外,由于仅设置一个导风部4就可实现大角度的出风方向调节,简化了导风部件的结构和控制,降低了生产和装配工序。具体而言,在该实施例中,引风部3靠近换热器2的下边缘31与出风口111的下边缘1112平齐,也即,在图1的侧剖结构示意图中,引风部3的下边缘31与出风口111的下边缘1112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转轴5位于导风部4的顶端41,且转轴5的中心O1的高度与出风口111的下边缘1112的高度相同。也即,在图1中,转轴5的中心O1、引风部3的下边缘31及出风口111的下边缘1112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且,转轴5的中心O1在该水平线上可以向前或向后偏移,但是,要满足下述条件:转轴5的中心O1与出风口111所在的前壳体11的距离不小于壳体厚度H2的1/3,转轴5的中心O1与后壳体12的距离也不小于壳体厚度H2的1/3。如图1所示,壳体厚度H2是指前壳体11与所述后壳体12之间的距离。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转轴5的中心O1位于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中间。导风部4具体来说是沿室内机左右方向设置的一块导风板。具体来说,导风部4在长度方向上将从壳体的左侧壳体向壳体的右侧壳体横向延伸。如上所描述,导风部4的顶端41绕转轴5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导风部4绕转轴5转动,而导风部4的底端为导风部的自由端42。而且,在导风部4绕转轴5转动时,自由端42不与换热器2发生干涉。为实现大范围的导风,导风部4从其顶端41到其自由端42的宽度H1需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具体来说,导风部4的宽度H1是壳体厚度H2的1/2-2/3倍。引风部3作为与导风部4配合实现出风方向调节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轮廓线(也即图1侧剖图所示出的轮廓线)优选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上部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引风部和导风部,所述引风部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并从所述换热器上方、沿所述壳体的后部和顶部向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延伸;所述导风部以绕转轴前后转动的结构形成在所述引风部、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出风口所围成的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上部形成有出风口,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还形成有引风部和导风部,所述引风部相对于所述出风口呈外凸的弧形结构,并从所述换热器上方、沿所述壳体的后部和顶部向所述出风口的上边缘延伸;所述导风部以绕转轴前后转动的结构形成在所述引风部、所述换热器及所述出风口所围成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换热器的下边缘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平齐,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导风部的顶端,且所述转轴的中心的高度与所述出风口的下边缘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中心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前壳体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壳体厚度的1/3,所述转轴的中心与所述前壳体相对的后壳体的距离也不小于所述壳体厚度的1/3;所述壳体厚度为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中心位于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后壳体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宝升王永涛王晓刚贾广芬关婷婷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