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金针菇菌种选择、培养料配制、装瓶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栽培方法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改变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低等状况,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生产的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俗称“冬菇”、“朴菇”,因其菌柄外形细长,似金针菜,人们故称金针菇,香味清新高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国际市场中的消费量仅次于蘑菇和金针菇。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营养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高达20.9%,其中,44.5%又为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明显高于一般菇类;由于赖氨基酸和精氨酸含量也比较高,因此,经常食用金针菇对儿童脑细胞的发育也十分有利。金针菇是世界上食药两用菌和观赏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金针菇人工栽培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生产原料组成的配比不合理,生产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当前的金针菇普遍存在低产、生长周期长等缺点,难以复制野生金针菇的生成环境,人工栽培的金针菇菌柄长度为15厘米以上,细而呈白色,在食用时很容易夹到牙缝等缺点,从颜色,粗细以及味道上均难以野生金针菇比美。同时传统栽培方式产品的菌柄弯曲,采收以及运输等过程中易致菌盖脱落,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导致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低。故现有金针菇人工栽培方法仍有较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通过选用优良菌种、掌握最佳栽培季节、采用优质原料和最佳配方以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改变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低等状况,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生产的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2)培养料配制:选取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发酵16~20h,待发酵完成后,按料水比为1:1.2加水搅拌,确保栽培料含水量在62%~65%,pH值为6.8~7.5;3)装瓶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放入750~1000ml菌种瓶中,装好后用牛皮纸封口,进而将栽培瓶在常压下中灭菌18~20h,灭菌温度为110~120℃,冷却至25~28℃后备用;3)接种:揭开牛皮纸,按无菌规程操作将金针菇菌种植入培养料中;再将接种后菌种瓶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并用无菌纸封口;4)发菌管理:第一周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为65~70%,第二周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2℃、湿度为75~80%;当瓶内菌丝发至料深的2/3时,室温降到15~20℃,湿度为75~80%,直至菌丝长满菌种瓶;发菌期间加强通风;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菌种瓶后催蕾,温度控制在10~15℃;当菌柄长1.5~2.0cm时开始抑制生长,温度控制在3~5℃,湿度在80%~85%,时间为7d;抑制结束后,温度控制在10~12℃,湿度在85~90%;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每天通风1~2次,每次15~20min;6)采收:待金针菇柄长13~20cm、菌盖为半球状且直径为1~2cm时,立即采收;采收前2~3d停止洒水,控制湿度在50~5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培养料的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阔叶树木屑70~80%、细木糠10~15%、豆秸2~6%、黄豆粉1~5%、碳酸钙0.8~1.5%、蔗糖0.5~1.0%。进一步地,所述发菌期间加强通风是每天进行通风1~2次,每次15~25min。进一步地,采收后需进行采收管理: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清除死菇及残基,加强补水以及通风,待菌体表面稍干时盖膜催蕾,进行第2批出菇管理,经15~20d可采收第2批菇,可收3~4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选用优良菌种、掌握最佳栽培季节、采用优质原料和最佳配方以及栽培方式改进等措施,进一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质量以及缩短生产周期,改变商品价值偏低,而且生物学效率较低,产量低等状况,生产的金针菇菌盖嫩滑、颜色嫩白,菌柄细脆,形美,味鲜,提高金针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以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2)培养料配制:选取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将阔叶树木屑75%、细木糠12%、豆秸3%、黄豆粉2%、碳酸钙0.9%、蔗糖0.6%以上各种料混合拌匀,发酵18h,待发酵完成后,按料水比为1:1.2加水搅拌,确保栽培料含水量在63%,pH值为7.0;3)装瓶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放入800ml菌种瓶中,装好后用牛皮纸封口,进而将栽培瓶在常压下中灭菌18h,灭菌温度为115℃,冷却至26℃后备用;3)接种:揭开牛皮纸,按无菌规程操作将金针菇菌种植入培养料中;再将接种后菌种瓶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并用无菌纸封口;4)发菌管理:第一周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4℃、湿度为68%,第二周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1℃、湿度为78%;当瓶内菌丝发至料深的2/3时,室温降到18℃,湿度为78%,直至菌丝长满菌种瓶;发菌期间加强通风,每天进行通风1次,每次20min;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菌种瓶后催蕾,温度控制在12℃;当菌柄长1.5cm时开始抑制生长,温度控制在4℃,湿度在80%,时间为7d;抑制结束后,温度控制在10℃,湿度在85%;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每天通风1次,每次15min;6)采收:待金针菇柄长15cm、菌盖为半球状且直径为1cm时,立即采收;采收前2d停止洒水,控制湿度在50%;采收后需进行采收管理: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清除死菇及残基,加强补水以及通风,待菌体表面稍干时盖膜催蕾,进行第2批出菇管理,经15d可采收第2批菇,可收4茬。实施例2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2)培养料配制:选取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发酵16~20h,待发酵完成后,按料水比为1:1.2加水搅拌,确保栽培料含水量在62%~65%,pH值为6.8~7.5;3)装瓶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放入750~1000ml菌种瓶中,装好后用牛皮纸封口,进而将栽培瓶在常压下中灭菌18~20h,灭菌温度为110~120℃,冷却至25~28℃后备用;3)接种:揭开牛皮纸,按无菌规程操作将金针菇菌种植入培养料中;再将接种后菌种瓶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并用无菌纸封口;4)发菌管理:第一周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为65~70%,第二周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2℃、湿度为75~80%;当瓶内菌丝发至料深的2/3时,室温降到15~20℃,湿度为75~80%,直至菌丝长满菌种瓶;发菌期间加强通风;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菌种瓶后催蕾,温度控制在10~15℃;当菌柄长1.5~2.0cm时开始抑制生长,温度控制在3~5℃,湿度在80%~85%,时间为7d;抑制结束后,温度控制在10~12℃,湿度在85~90%;子实体逐步进入快速生长期,每天通风1~2次,每次15~20min;6)采收:待金针菇柄长13~20cm、菌盖为半球状且直径为1~2cm时,立即采收;采收前2~3d停止洒水,控制湿度在5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栽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金针菇菌种选择:选择无杂菌、菌丝生长健壮、菌丝刚长满无老化、适
合本地气候生长的金针菇品种作为种源;
2)培养料配制:选取的原料新鲜、干燥、无霉变,将各种料混合拌匀,发
酵16~20h,待发酵完成后,按料水比为1:1.2加水搅拌,确保栽培料含水量
在62%~65%,pH值为6.8~7.5;
3)装瓶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放入750~1000ml菌种瓶中,装
好后用牛皮纸封口,进而将栽培瓶在常压下中灭菌18~20h,灭菌温度为110~
120℃,冷却至25~28℃后备用;
3)接种:揭开牛皮纸,按无菌规程操作将金针菇菌种植入培养料中;再将
接种后菌种瓶移入培养室避光培养,并用无菌纸封口;
4)发菌管理:第一周培养室内温度控制在23~25℃、湿度为65~70%,第
二周发菌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2℃、湿度为75~80%;当瓶内菌丝发至料深
的2/3时,室温降到15~20℃,湿度为75~80%,直至菌丝长满菌种瓶;发菌
期间加强通风;
5)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菌种瓶后催蕾,温度控制在1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