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备制麻线、竹炭纤维、一活性染料及一纳米银抗菌溶液;b、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后,将所述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使复数根所述麻线缓慢地吸收;c、皂煮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与已加入一PVP分散剂及一PDA分散剂的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d、操作一梭织机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编织出一包括一表层网布及一里层网布的防蚊虫纺织面料,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线是浸染后的麻线,纬线是浸泡后的竹炭纤维及复数根压克力纤维,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线、纬线均为复数根车缝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竹炭纤维经过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工艺处理后,因此,具有消毒抗菌、驱除蚊虫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面料主要是用于制作家纺和服装或医用纺织品。其种类很多。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面料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服装有正常的保暖功能外,还要要求能具有防止蚊虫叮咬的功效,随着是处于炎热的夏季,蚊虫叮咬现象已经让大人小孩措手不及。蚊虫叮咬后轻则皮肤红肿,重则传染疾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而研制一种可防止蚊虫叮咬的纺织面料是一种极具市场和社会效益的工程。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02217540.7,公告号:CN2540435),披露了一种复层防蚊面料,包括合织在一起的三层,厚度为 0.3—1cm,中间层厚而有弹性,各层之间不能相对运动而相互掣肘,该面料的柔软差,通风效果差,作为贴身面料使用时,会因与人体贴合不良而漏放蚊虫,起不到有效地防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复层防蚊面料存在的会造成穿着者感到闷热、不舒适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备制复数根麻线、复数根经整理过的竹炭纤维、一活性染料及一纳米银抗菌溶液;b、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后,将所述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使复数根所述麻线缓慢地吸收;c、皂煮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与已加入一PVP分散剂及一PDA分散剂的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50至100分钟;d、操作一梭织机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编织出一包括一表层网布及一里层网布的防蚊虫纺织面料,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线是浸染后的麻线,纬线是浸泡后的竹炭纤维及复数根压克力纤维,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线、纬线均为复数根车缝线, 所述表层网布网孔大小为80~120网目,所述里层网布网孔大小为60~80网目。优选地,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优选地, 在所述步骤b中,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的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所述步骤b由下列子步骤组成:b1、将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时,每10分钟添加一定量的食盐,共四次;b2、每10分钟再添加一定量的碳酸钠,共三次;b3、将复数根所述麻线捞起,之后洗净、脱水,及阴干。优选地,所述步骤c还包括以下过程,浸泡完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捞起,依序洗净、脱水,及阴干。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竹炭纤维经过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工艺处理后,使得纳米银抗菌成分分布在丝线结构的内部,由于纳米银是一种高效的驱蚊活性成分,因此,不仅可以使纤维面料的具有消毒抗菌、驱除蚊虫的功效,而且使得本专利技术同时具备防水和排汗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且可以减少成衣上的静电吸附和针织物的机械收缩,穿着更为舒适,外观也更为美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面料结构是通过利用表层网布的第一透气孔来阻隔蚊虫接触皮肤,并且配合里层网布的厚度来阻止蚊虫口针扎入到皮肤上,因而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止蚊虫叮咬的效果。此外,由于所述表层网布及里层网布采用均设置有透气孔的网孔结构,因而可以大大地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使得制成衣物穿戴时可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无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可防止蚊虫叮咬的纺织面料,包括一表层网布以及一里层网布,所述表层网布具有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的复数个第一透气孔,该第一透气孔的大小为80~120网目;所述里层网布附于该表层网布的一面,并且具有由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的复数个第二透气孔,该第一透气孔的大小为60~80网目,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大于蚊虫的口针长度。优选地,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表层网布与里层网布一体织造而成。优选地,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大于2.5毫米。优选地,所述里层网布包括复数根在活性染料染色后的麻线作为经线,以及复数根亚克力纤维及在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后的竹炭纤维作为纬线,所述表层网布包括复数根车缝线作为经线及纬线,上述各经线和纬线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将所述表层网布及里层网布相互交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面料结构是通过利用表层网布的第一透气孔来阻隔蚊虫接触皮肤,并且配合里层网布的厚度来阻止蚊虫口针扎入到皮肤上,因而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止蚊虫叮咬的效果。此外,由于所述表层网布及里层网布采用均设置有透气孔的网孔结构,因而可以大大地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使得制成衣物穿戴时可具有通风散热的效果。实施例二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备制复数根麻线、复数根经整理过的竹炭纤维、一活性染料及一纳米银抗菌溶液;b、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后,将所述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使复数根所述麻线缓慢地吸收;c、皂煮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与已加入一PVP分散剂及一PDA分散剂的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50至100分钟;d、操作一梭织机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编织出一包括一表层网布及一里层网布的防蚊虫纺织面料,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线是浸染后的麻线,纬线是浸泡后的竹炭纤维及复数根压克力纤维,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线、纬线均为复数根车缝线, 所述表层网布网孔大小为80~120网目,所述里层网布网孔大小为60~80网目。优选地,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大于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纱或纬纱的厚度。优选地, 在所述步骤b中,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的时间为30分钟。优选地,所述步骤b由下列子步骤组成:b1、将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时,每10分钟添加一定量的食盐,共四次;b2、每10分钟再添加一定量的碳酸钠,共三次;b3、将复数根所述麻线捞起,之后洗净、脱水,及阴干。优选地,所述步骤c还包括以下过程,浸泡完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捞起,依序洗净、脱水,及阴干。本专利技术的竹炭纤维经过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工艺处理后,使得纳米银抗菌成分分布在丝线结构的内部,由于纳米银是一种高效的驱蚊活性成分,因此,不仅可以使纤维面料的具有消毒抗菌、驱除蚊虫的功效,而且使得本专利技术同时具备防水和排汗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且可以减少成衣上的静电吸附和针织物的机械收缩,穿着更为舒适,外观也更为美观。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备制复数根麻线、复数根经整理过的竹炭纤维、一活性染料及一纳米银抗菌溶液;b、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后,将所述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使复数根所述麻线缓慢地吸收;c、皂煮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与已加入一PVP分散剂及一PDA分散剂的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50至100分钟;d、操作一梭织机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编织出一包括一表层网布及一里层网布的防蚊虫纺织面料,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线是浸染后的麻线,纬线是浸泡后的竹炭纤维及复数根压克力纤维,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线、纬线均为复数根车缝线, 所述表层网布网孔大小为80~120网目,所述里层网布网孔大小为60~80网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蚊虫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备制复数根麻线、复数根经整理过的竹炭纤维、一活性染料及一纳米银抗菌溶液;b、皂煮复数根所述麻线后,将所述复数根所述麻线浸入所述活性染料中,使复数根所述麻线缓慢地吸收;c、皂煮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后,将复数根所述竹炭纤维与已加入一PVP分散剂及一PDA分散剂的纳米银抗菌溶液中浸泡50至100分钟;d、操作一梭织机以一双层平纹梭织法编织出一包括一表层网布及一里层网布的防蚊虫纺织面料,其中所述里层网布的经线是浸染后的麻线,纬线是浸泡后的竹炭纤维及复数根压克力纤维,所述表层网布的经线、纬线均为复数根车缝线, 所述表层网布网孔大小为80~120网目,所述里层网布网孔大小为60~80网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蚊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金,庄锦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健凯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