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专利>正文

跷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46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娱乐、健身车是在跷跷板的基础上,通过移植、融合、创新发明专利技术的。该车有四个轮子,前后各一对;轮子上边是车框,车框上边在其中间位置,并顺着车框长度方向有一对等腰三角形支架,等腰三角角形支架顶上是跷板,并于跷板中间处同等腰三角形支架顶上相连接;跷板上有两根传动链条,即一根是主动链条呈V字形、一根是辅动链条通过压链轮呈W字形同车中机械制动装置相连接。由于机械制动装置是双驱动,并能一正一反相互交替带动车后轴上从动齿轮传动,因此,不管跷板哪头跷动起来都能带动车子前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娱乐、健身车。
技术介绍
本技术是在跷跷板的基础上,通过移植、融合和创新专利技术的。已知通常的跷跷板是由一根支柱或 凳子什么的固定在一个地方,上面放块木板之类的东西, 一头坐一个人, 一上一下跷动跷板。由于其位置 固定,因而玩起来动作机械而单调,所以它需要改进和创新。本技术就是在跷跷板的基础上,通过改 进并移植到车上,使其可自由活动以增加玩点和看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变跷跷板因位置固定而带来的动作机械而单调的玩法,本技术提供一种跷板车。1、 该车有四个轮子,前后各一对;车后轮上边是车框,车框呈凸字形,即前头窄,后头宽,而车前 轮则通过车前轮轴连接在车框前头窄处两边的轴筒上,并且车框上边,在其中间位置,并顺着车框长度方 向有一对等腰三角形支架;等腰三角形支架顶上是跷板,并于跷板中间处同等腰三角形支架顶端相连接; 跷板两头各有一个座位,座位前边,即朝着等腰三角形支架这边是扶手,并且朝着车后轮这头的扶手又装 有刹车线,既起扶手又能致使车子转向之两重作用,因而故名为"扶手转向把";而在扶手转向把的下边, 即跷板的一边又装有刹车把,并于此同时,跷板上还有两根传动链条同车框上边的机械制动装置相连接。2、 扶手转向把上装有两根转向线,并沿着跷板、等腰三角形支架、车框连接在三头转向叉上,而三 头转向叉又分为前后两端即一端是两个头的叉, 一端是一个头的叉,并由能活动的铆钉在其中间部位平 形铆在车框底边的撑子上,而转向线就连接在三头转向叉一端的两个头的叉头上,并且是左边转向线连接 在右边叉头上,右边转向线连接在左边叉头上;而三头转向叉的另一端,即一个头的叉头上又通过转向拉 杆连接在车前轮轴上起转向作用。3、 刹车把装在扶手转向把下边的跷板上,并通过刹车线,沿跷板、等腰三角形支架、车框延伸至车 后轮轴上的刹车器上起刹车作用。4、 机械制动装置在车框的上边,跷板的下边,它是由踐板、主动链条、辅动链条、车中轴、主动齿 轮、辅动齿轮、压链轮、固定齿轮、从动链条及车后轴上从动齿轮组成,其结构形状是跷板上有两根传 动链条,即一根是主动链条呈V字型同车中轴上主动齿轮相连接, 一根是辅动链条通过压链轮呈W字型同 车中轴上辅动齿轮相连接;而车中轴两头又连接在车框两边,同时主动齿轮和辅动齿轮中间是固定齿轮, 固定齿轮通过从动链条同车后轮轴上从动齿轮相连接。本技术的效果是由于该车是在跷跷板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移植到车上创新专利技术的,因而在完全改 变原跷跷动作机械而单调的玩法的同时,让人借助车子能自由活动的优势,随意跷动行驶。该车最大优势 就是寓娱乐于健身。以下结合附图将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附图说明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机械制动装置及刹车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转向装置示意图图中1、跷板2、主动链条3、辅动链条 4、车中轴5、主动齿轮6、辅动齿轮 7、压链轮8、固定齿轮 9、从动链条 10、从动齿轮11、车后轮轴 12、车后轮13、车前轮 14、扶手转向把15、转向线16、三头转向叉 17、转向拉杆 18、车前轮轴19、轴筒20、刹车把 21、刹车线 22、刹车器23、等腰三角形支架 24、车框 25、车面板26、座位具体实施方式1制动在图3中,跷板1的两头下边有两根传动链条,即一根是主动链条2呈V字型带动车中轴4 上的主动齿轮5, 一根是辅动链条3通过压链轮7呈W字形带动车中轴4上辅动齿轮6。不过,由于主动 齿轮5和辅动齿轮6都是飞轮,并同往一个方向转动,因而当跷板1的前头跷动起来时,主动链条2呈V 字形以正向正转带动车中轴4上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带动固定齿轮8,固定齿轮8通过从动链条9带 动车后轮轴11上从动齿轮10,车子便向前行驶。而此时的辅动齿轮6恰以正向反转飞了起来。反过来, 当跷板1的头头跷动起来时,辅助链条3通过压链轮7呈W字型以反向正转带动车中轴4上辅动齿轮6, 辅动齿轮6带动固定齿轮8,固定齿轮8通过从动链条9带动车后轴11上从动齿轮IO,车子便向前行驶。 而此时的主动齿轮5恰又以反向反转飞了起来。由于制动装置能一正一反、互相交替带动,因此不管跷板 哪头跷动起来都能带动车子前行。2、 刹车在图3中,跷板车在行驶中,要刹车,只要抓住刹车把20往后用力,刹车把通过刹车线21 对车后轮轴ll上的刹车器22起作用,车子便被刹住。3、 转向在图4中,如果车子向右拐,扶手转向把14右边向右后边用力转动,扶手转向把14通过 转向线15右边那根线拉动三头转向叉16 —端两个头的左边叉,"左边叉"通过三头转向叉16的另一头将 转向拉杆17往左边拨动,车子便往右边转向。反之,如果扶手转向把14左边向左后边用力转动,车子则 就向左边转向。权利要求1、一种跷板车,其特征是该车有四个轮子,前后各一对;车后轮上边是车框,车框呈凸字形,即前头窄后头宽,而车前轮则通过车前轮轴连接在车框前头窄处两边的轴筒上,并且车框上边,在其中间位置,并顺着车框长度方向有一对等腰三角形支架;等腰三角形支架顶上是跷板,并于跷板中间处同等腰三角形支架顶端相连接;跷板两头各有一个座位,座位前边,即朝着等腰三角形支架这边是扶手,并且朝着车后轮这头的扶手又装有刹车线,既起扶手又能致使车子转向之两重作用,因而故名为“扶手转向把”;而在扶手转向把的下边,即跷板的一边又装有刹车把,并于此同时,跷板上还有两根传动链条同车框上边的机械制动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板车,其特征是扶手转向把的两边各有一根转向线,并沿着跷板、等腰三角形支架、车框连接在三头转向叉上,并且三头转向叉又分为前后两端即一端是两个头的叉, 一端是一个头的叉,并由能活动的铆钉在其中间部位平形铆在车框底边的撑子上,而转向线就连接在三头转向叉一端的两个头的叉头上,并且是左边转向线连接在右边叉头上,右边转向线连接在左边叉头上;而三头转向叉的另一端,即一个头的叉头上又通过转向拉杆连接在车前轮轴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板车其特征是刹车把装跷板上,并且通过刹车线,沿跷板、等腰三角形支架、车框延伸至车后轮轴上的刹车器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板车,其特征是机械制动装置在车框的上边、跷板的下边,它是由跷 板、主动链条、辅动链条、车中轴、主动齿轮、辅动齿轮、压链轮、固定齿轮、从动链条及车后轴上从动 齿轮组成,其结构形状是跷板上有两根传动链条,即一根是主动链条呈V字型同车中轴上主动齿轮相连 接, 一根是辅动链条,通过压链轮呈W字型同车中轴上辅动齿轮相连接;而车中轴两头又连接在车框两边, 同时主动齿轮和辅动齿轮中间是固定齿轮,固定齿轮通过从动链条,同车后轮轴上从动齿轮相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娱乐、健身车是在跷跷板的基础上,通过移植、融合、创新专利技术的。该车有四个轮子,前后各一对;轮子上边是车框,车框上边在其中间位置,并顺着车框长度方向有一对等腰三角形支架,等腰三角角形支架顶上是跷板,并于跷板中间处同等腰三角形支架顶上相连接;跷板上有两根传动链条,即一根是主动链条呈V字形、一根是辅动链条通过压链轮呈W字形同车中机械制动装置相连接。由于机械制动装置是双驱动,并能一正一反相互交替带动车后轴上从动齿轮传动,因此,不管跷板哪头跷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跷板车,其特征是:该车有四个轮子,前后各一对;车后轮上边是车框,车框呈凸字形,即前头窄后头宽,而车前轮则通过车前轮轴连接在车框前头窄处两边的轴筒上,并且车框上边,在其中间位置,并顺着车框长度方向有一对等腰三角形支架;等腰三角形支架顶上是跷板,并于跷板中间处同等腰三角形支架顶端相连接;跷板两头各有一个座位,座位前边,即朝着等腰三角形支架这边是扶手,并且朝着车后轮这头的扶手又装有刹车线,既起扶手又能致使车子转向之两重作用,因而故名为“扶手转向把”;而在扶手转向把的下边,即跷板的一边又装有刹车把,并于此同时,跷板上还有两根传动链条同车框上边的机械制动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