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怀松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弹力脚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104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自行车弹力脚踏,由具有橡皮套(1)、外壳(9)和端盖(5)的圆柱形壳体,轴套(7),凸凹撑条(4),中心钢圈(3)、分成两组且均布在所述轴套(7)周围的弹性钢圈(2),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心钢圈(3)相套且固定在所述外壳(9)内壁上的“V”形复位簧片(8)构成。这种弹力脚踏可在用脚下蹬时产生弹性变形,使骑车人感到柔软舒适和省力。它克服了现有同类脚踏受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缺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自行车弹力脚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的曲柄结构,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供脚操作的自行车弹力脚踏。中国专利公报公开过一种名称为“自行车弹力脚蹬柱”的圆柱形自行车脚踏(公告号CN2072508U),这种脚踏包括一个由橡皮套、外壳和端盖构成圆柱形壳体,一个贯穿所述圆柱形壳体中轴线的轴套,三根均布在所述轴套周边且具有中心嵌位和位于该中心嵌位两边的定位嵌位的凸凹撑条,一个同时嵌套住所述三根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上的中心钢圈,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钢圈两边且分别包括有三只均布在所述轴套周围的弹性钢圈的两个弹性钢圈组;所述的弹性钢圈一方面分别与所述凸凹撑条的定位嵌位相套,另一方面分别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这种脚踏的外壳和弹性钢圈均采用具有弹性的薄钢板制作,其目的是希望在用脚踏这种脚踏使其产生弹性变形后,抬起脚能让其自行恢复原状,以达到省力和使脚底部感到柔软舒适的目的。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这种脚踏在外力消除后,由于弹性钢圈可能发生位移,不能可靠的恢复原状,不仅达不到省力使脚底部感到柔软舒适之目的,而且可能造成脚踏的损坏。本技术之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的缺点对其进行改进,使其在外力消除后能可靠恢复原状,可以在骑车过程中使人的脚底部感到柔软舒适,使人感到省力的自行车弹力脚踏。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弹力脚踏,它包括一个由橡皮套、外壳和端盖构成的圆柱形壳体,一个贯穿所述圆柱形壳体中轴线以装置和自行车曲柄相连的轴的轴套,三根均布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轴套周围且分别具有中心嵌位和位于该中心嵌位两边的定位嵌位的凸凹撑条,一个同时嵌套住所述三根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的中心钢圈,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钢圈两边且分别包括有三只均布在所述轴套周围的弹性钢圈的两个弹性钢圈组;所述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与定位嵌位的方向相反,所述弹性钢圈一方向分别与所述凸凹撑条的定位嵌位相套,另一方面分别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自行车弹力脚踏还包括一组“V”形复位簧片,该“V”形复位簧片沿所述外壳内壁均布,它们是头端分别套于所述中心钢圈而两脚和所述外壳内壁相连的复位簧片(8)。由于在方案中设置了复位簧片(8),当用脚蹬这种自行车弹力脚踏时,位于受力处下方的复位簧片(8)可随所述外壳和弹性钢圈的变形而向下运动,当该复位簧片(8)向下运动至其头端接触所述轴套时,它对所述外壳内壁起弹性支撑作用;当脚随自行车链盘转动向上抬起时,该复位簧片(8)可和其它复位簧片一起,帮助所述外壳恢复原状,不会发生由于弹性钢圈移位而造成外壳变形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在外力消除后恢复原状,可以在自行车行进过程中利用其弹性变形使人脚底部感到柔软和舒适,使人感到轻松和省力,达到本技术之目的。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即为具体实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为表明其结构,采用了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实例说明如下实例中(参见图1、图2)1-橡皮套。2-弹性钢圈,本例中共六只,分成两组,它们用薄钢片制成。3-中心钢圈。4~凸凹撑条,它具有中心嵌位(31)和定位嵌位(21),本例中它的数量为3根。5-端盖。6-固定凸凹撑条(4)的螺母。7-轴套,它用于装置将本技术和自行车曲柄机构相连结的轴(图中未画出)。8-“V”形复位簧片。9-外壳,其形状为圆柱形,它用薄钢片制作,它和橡皮套(1)、端盖(5)构成本技术的圆柱形壳体。其工作过程从略。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弹力脚踏,它包括一个由橡皮套、外壳和端盖构成的圆柱形壳体,一个贯穿所述圆柱形壳体中轴线以装置和自行车曲柄相连的轴的轴套,三根均布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轴套周围且分别具有中心嵌位和位于该中心嵌位两边的定位嵌位的凸凹撑条,一个同时嵌套住所述三根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的中心钢圈,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钢圈两边且分别包括有三只均布在所述轴套周围的弹性钢圈的两个弹性钢圈组;所述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与定位嵌位的方向相反,所述弹性钢圈一方面分别与所述凸凹撑条的定位嵌位相套,另一方面分别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自行车弹力脚踏还包括一组“V”形复位簧片,该“V”形复位簧片沿所述外壳内壁均布,它们是头端分别套于所述中心钢圈而两脚和所述外壳内壁相连的复位簧片(8)。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自行车弹力脚踏,由具有橡皮套(1)、外壳(9)和端盖(5)的圆柱形壳体,轴套(7),凸凹撑条(4),中心钢圈(3)、分成两组且均布在所述轴套(7)周围的弹性钢圈(2),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心钢圈(3)相套且固定在所述外壳(9)内壁上的“V”形复位簧片(8)构成。这种弹力脚踏可在用脚下蹬时产生弹性变形,使骑车人感到柔软舒适和省力。它克服了现有同类脚踏受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缺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自行车弹力脚踏。文档编号B62M3/00GK2183957SQ9323931公开日1994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199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23日专利技术者唐怀松 申请人:唐怀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弹力脚踏,它包括:一个由橡皮套、外壳和端盖构成的圆柱形壳体,一个贯穿所述圆柱形壳体中轴线以装置和自行车曲柄相连的轴的轴套,三根均布在所述圆柱形壳体的轴套周围且分别具有中心嵌位和位于该中心嵌位两边的定位嵌位的凸凹撑条,一个同时嵌套住所述三根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的中心钢圈,以及位于所述中心钢圈两边且分别包括有三只均布在所述轴套周围的弹性钢圈的两个弹性钢圈组;所述凸凹撑条的中心嵌位与定位嵌位的方向相反,所述弹性钢圈一方面分别与所述凸凹撑条的定位嵌位相套,另一方面分别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自行车弹力脚踏还包括:一组“V”形复位簧片,该“V”形复位簧片沿所述外壳内壁均布,它们是头端分别套于所述中心钢圈而两脚和所述外壳内壁相连的复位簧片(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怀松
申请(专利权)人:唐怀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