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秀玉专利>正文

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926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包含一信号输入端、一输入端第一电容、一输入端第二电容、一输入端补偿电容及一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该输入端第一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该输入端第二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及该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第二电容;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补偿该输入端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第二电容之间的差异,借以提高该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于切换输出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良型双稳态多谐振荡 目.0
技术介绍
双稳态多谐振荡器当中的双稳态是指有两个稳定状态,双稳态多谐振荡器在数字电子学中被称为正反器,其在数字电路中有两个输出,各自呈现不同的状态;双稳态多谐振荡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因此双稳态多谐振荡器非常地重要。基本上,双稳态多谐振荡器内的电路零件呈现对称的状态,尤其是容易受温度影响的电容,对称的电容的容值应该越接近越好,否则对称的电容的容值不同且差异很大时,容易使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于切换输出的可靠度降低。但是,实际状况是电容的间一定会有差异,例如电容的规格标准为100nF+_10%,则一边的电容的容值可能为90 nF而对称的另一边的电容的容值可能为110 nF,如此的差异即会造成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于切换输出的可靠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为达成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包含:一信号输入端;一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第一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一输入端第二电容,该输入端第二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及该输入端第一电容;一输入端补偿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一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包含:一第一二极体,该第一二极体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及一第二二极体,该第二二极体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及该第一二极体。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二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及该第二二极体。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电性连接至该第一二极体及该第一电阻。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电晶体开关电性连接至该第二二极体、该第二电阻及该第一电晶体开关。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三电阻,该第三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一电阻、该第二二极体及该第二电晶体开关。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四电阻,该第四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电阻、该第一二极体及该第二电晶体开关。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五电阻,该第五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三电阻、该第一电晶体开关及该第一电阻;一第六电阻,该第六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四电阻、该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电阻及该第五电阻;一电源正端,该电源正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五电阻及该第六电阻;一电源负端,该电源负端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及该第二电晶体开关;一第一信号输出端,该第一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至第三电阻、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一电阻及该第五电阻;及一第二信号输出端,该第二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至第四电阻、该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二电阻及该第六电阻。再者,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七电阻,该第七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四电阻、该第一二极体、该第二电晶体开关及该电源负端;及一第八电阻,该第八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三电阻、该第二二极体、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电源负端及该第七电阻。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中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七电阻,该第七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该第四电阻、该第一二极体、该第二电晶体开关及该电源负端。作为另一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更包含:一第八电阻,该第八电阻电性连接至该第二电晶体开关、该第三电阻、该第二二极体、该第一电晶体开关及该电源负端。本技术的功效在于降低双稳态多谐振荡器内的电容的差异的影响以提高双稳态多谐振荡器于切换输出的可靠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图2为本技术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方块图。【符号说明】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10 ;信号输入端102 ;输入端第一电容104 ;输入端第二电容106;输入端补偿电容108;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110 ;第一二极体112;第二二极体114;第一电阻116;第二电阻118;第一电晶体开关120;第二电晶体开关122 ;第三电阻124 ;第四电阻126;第五电阻128 ;第六电阻130 ;电源正端132 ;电源负端134;第一信号输出端136 ;第二信号输出端138 ;第七电阻140 ;第八电阻1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考图1,其为本技术的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方块图。一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10包含一信号输入端102、一输入端第一电容104、一输入端第二电容106、一输入端补偿电容108及一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110。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102 ;该输入端第二电容106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102及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 ;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及该输入端第二电容106 ;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110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该输入端第二电容106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兀110包含一第一二极体112、一第二二极体114、一第一电阻116、一第二电阻118、一第一电晶体开关120、一第二电晶体开关122、一第三电阻124、一第四电阻126、一第五电阻128、一第六电阻130、一电源正端132、一电源负端134、一第一信号输出端136及一第二信号输出端138。该第一二极体112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 ;该第二二极体114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二电容106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 ;该第一电阻116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104、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及该第一二极体112 ;该第二电阻118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二电容106、该输入端补偿电容108及该第二二极体114 ;该第一电晶体开关120电性连接至该第一二极体112及该第一电阻116 ;该第二电晶体开关122电性连接至该第二二极体114、该第二电阻118及该第一电晶体开关120 ;该第三电阻124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120、该第一电阻116、该第二二极体114及该第二电晶体开关122 ;该第四电阻126电性连接至该第一电晶体开关120、该第二电阻118、该第一二极体112及该第二电晶体开关122 ;该第五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稳态多谐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信号输入端;一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第一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一输入端第二电容,该输入端第二电容电性连接至该信号输入端及该输入端第一电容;一输入端补偿电容,该输入端补偿电容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及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一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该双稳态多谐振荡单元电性连接至该输入端第一电容、该输入端第二电容及该输入端补偿电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许秀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