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及该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516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及利用该工艺所制得的纱线,其工艺步骤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原料由棉纤维、绢丝和羊绒纤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绢丝产品耐磨、吸湿及外观特性,也丰富了纺织品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所制成的纱线具有防缩水、抗起球效果好、光泽自然、色泽鲜艳、弹性好、手感柔滑和保暖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的纺纱工艺及该纱线,尤其涉及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及利用该工艺所制得的纱线。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半精纺逐渐演变成为介于棉纺和毛精纺之间的一种纺纱系统,原料接近于棉纺,设备为棉毛混合,产品风格与精纺相似。半精纺融通毛纺和棉纺工艺的精髓,生产道数还不到精纺的一半。由于可发挥棉纺设备诸多技术优势,原料适应性更宽,结合毛纺染色及原料处理相关技术使所纺细度大大突破毛纺原有禁区,所用原料更加广泛,生产的纱线比精梳毛纺纱蓬松、柔软,比粗梳毛纺纱光洁均匀,因为受到客户的青睐。絹丝属天然蛋白质纤维,属高档纺织原料,有较好的强伸性能,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其织物具有手感滑爽、保暖性和吸水性能良好等特点,但由于价格昂贵,普及程度有限。其织物既有天然纤维良好的服用性能,又有丝织物滑爽、飘逸、光泽艳丽的优良外观特性,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棉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棉花大多是一年生植物。它是由棉花种子上滋生的表皮细胞发育而成的。棉纤维的生长可以分为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阶段。棉纤维是我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它在纺织纤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棉纤维,是一种天然植物纤维。其回潮率为7% -8%。采用棉纤维纺织的纱线,具有良好的抱合力,可纺性较好,耐磨性好、易于染色、保暖性较好、强度较高、吸湿性较好;但悬垂直性较差,易褶皱。棉纤维的酸碱度性质为而碱性不耐酸性,需要进行预处理。羊绒是动物纤维中最细的一种,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强,所以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手感滑糯。中国专利公开号“102719953A”公开了“半精纺纱线及其纺纱方法”涉及一种半精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该半精纺纱线由重量百分比为25?35%的咖啡炭纤维、25?35%的竹炭纤维,30?40%的棉纤维混纺而成、将上述纤维通过半精纺工艺纺成纱线。其纺纱过程依次包括有染色工艺、和纤、梳棉工艺、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纱工艺和络筒工艺。上述产品手感偏柔软,不够顺滑,同时弹性一般,耐磨性差,水洗容易缩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生产出防缩水、抗起球效果好、手感柔滑而且保暖的多纤混色半精纺纱线的生产工艺及该纱线。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原料选配、闷毛、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其特征是, 原料选配:所述原料由棉纤维、絹丝和羊绒纤维组成;所述棉纤维首先经过漂白处理,处方如下: 双氧水/(g/L) 10-30 EDTA/(g/L)5 pH 值8-10 浴比20:1 温度 /°C60-80 时间 /min60-120 最后经过水洗、瞭干; 所述的絹丝采用的是Al级桑绵球,为了降低混纺纤维长度的离散度,将絹丝条进行切断,切断絹丝的直径为9.40 μ m,平均长度为40.4mm,另对絹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使残胶含量不高于4.2% ;以解决纺纱过程中由于丝胶而引起的纤维缠绕,改善成纱手感和光泽。此后进行原料处理包括闷毛、和毛工序; 闷毛工序为: 羊绒纤维闷毛:将羊绒纤维喷洒含抗静电剂以及和毛油、固色剂的处理液,并进行打散、混合,质量比中加油控制在3.5%,抗静电剂控制在3%,水11%,闷毛处理10h,使羊毛回潮率达到25-30% ;絹丝闷毛:将絹丝喷洒含抗静电剂以及和毛油的处理液,并进行打散、混合,质量比中加油控制在0.5%-1%,抗静电剂控制在0.7%-1.3%,闷毛处理16h ;和毛工序为:通过和毛机把棉纤维、絹丝和羊绒纤维按69:25:6比例混合均匀;所述梳棉工序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锡林速度为280-300r/min ;刺棍转速:650-700r/min ;道夫速度:20r/min ;盖板速度:75mm/min ;生产定量:15g/5m ;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为0.25_、0.2_、0.2_、0.2_、0.28mmmm ;除尘刀与刺棍隔距为0.37mm ;小漏底进口隔距为0.23mm ;锡林与道夫隔距为0.125mm ;刺棍与锡林隔距为0.187mm ;车间温度在23_25°C ;车间相对湿度为50-80% ;提高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减少棉结的产生。另外,锡林针布宜采用工作角较大的金属针布;盖板采用双列针布,这样可有效地减少针布嵌杂。所述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和中车速,牵伸倍数为5.8,车速为220m/min,车间温度在22_26°C ;车间相对湿度为70-80% ; 所述粗纱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8,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粗纱定量4g/10m,罗拉隔距为27 mmX29 mm,前罗拉速度180 r / min,粗纱捻度为60 ;粗纱采用“重加压、小张力牵伸、较大粗纱捻度”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偏大掌握,并加装假捻器,防止意外牵伸,减少细-K-T。所述细纱工序采用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隔距的工艺,后区牵伸倍数为1.05,后区隔距为20mmX26mm ;细纱工序中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 所述自络筒工序中,络筒速度设置为800m/min,络纱张力为25N ;相对湿度75-80% ; 最后依次进行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作为优选,所述的棉纤维首先经过漂白处理,处方如下: 双氧水/ (g/L) 20 EDTA/(g/L)5 pH 值10 浴比20:1 温度/°C60 时间/min90 最后经过水洗、瞭干。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其特征是,该纱线由上述的纺纱工艺所制成,所得纱线组成按重量份为棉纤维70份、絹丝25份、羊绒纤维5份,规格为2/48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专利技术在絹丝/棉/羊绒混纺纱的开发,提高了絹丝产品耐磨、吸湿及外观特性,也丰富了纺织品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2、闷毛工序降低了纺纱中的产生静电的程度,和毛工序采用小批量混棉法,便于对多种原料混合过程中色泽的控制和调整。3、梳棉、粗纱、细纱和自络筒工序参数根据原料的特点来确定,保证了纺纱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品的品质。4、控制梳棉、并条、粗纱和细纱工序中的相对湿度,很好的解决了纺纱过程中的静电问题,保证了纱线质量。5、所制成的纱线具有抗起球效果好、光泽自然、色泽鲜艳、弹性好、手感柔滑和保暖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其工艺步骤包括原料选配、闷毛、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步骤如下, 原料选配:原料由棉纤维、絹丝和羊绒纤维组成;棉纤维首先经过漂白处理,处方如下: 双氧水/(g/L) 10-30 EDTA/(g/L)5 pH 值8-10 浴比20:1 温度 /°C6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湿保暖型半精纺纱线的纺纱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原料选配、闷毛、和毛、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自络筒、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其特征在于:原料选配:所述原料由棉纤维、绢丝和羊绒纤维组成;所述棉纤维首先经过漂白处理,处方如下:双氧水/(g/L)     10‑30EDTA/(g/L)       5pH值            8‑10浴比            20:1温度/℃         60‑80时间/min        60‑120最后经过水洗、晾干;所述的绢丝采用的是AI级桑绵球,为了降低混纺纤维长度的离散度,将绢丝条进行切断,切断绢丝的直径为9.40μm,平均长度为40.4mm,另对绢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使残胶含量不高于4.2%;此后进行原料处理包括闷毛、和毛工序;闷毛工序为:羊绒纤维闷毛:将羊绒纤维喷洒含抗静电剂以及和毛油、固色剂的处理液,并进行打散、混合,质量比中加油控制在3.5%,抗静电剂控制在3%,水11%,闷毛处理10h,使羊毛回潮率达到25‑30%;绢丝闷毛:将绢丝喷洒含抗静电剂以及和毛油的处理液,并进行打散、混合,质量比中加油控制在0.5%‑1%,抗静电剂控制在0.7%‑1.3%,闷毛处理16h;和毛工序为:通过和毛机把棉纤维、绢丝和羊绒纤维按69:25:6比例混合均匀;所述梳棉工序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锡林速度为280‑300r/min;刺辊转速:650‑700r/min;道夫速度:20r/min;盖板速度:75mm/min;生产定量:15g/5m;锡林与盖板的五点隔距为0.25mm、0.2mm、0.2mm、0.2mm、0.28mmmm;除尘刀与刺辊隔距为0.37mm;小漏底进口隔距为0.23mm;锡林与道夫隔距为0.125mm;刺辊与锡林隔距为0.187mm;车间温度在23‑25℃;车间相对湿度为50‑80%;所述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混并,采用较小的牵伸倍数和中车速,牵伸倍数为5.8,车速为220m/min,车间温度在22‑26℃;车间相对湿度为70‑80%;所述粗纱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8,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粗纱定量4g/10m, 罗拉隔距为27 mm×29 mm,前罗拉速度180 r/min,粗纱捻度为60;所述细纱工序采用小后区牵伸倍数,大后区隔距的工艺,后区牵伸倍数为1.05,后区隔距为20mm×26mm;细纱工序中在胶辊表面喷洒抗静电剂;所述自络筒工序中,络筒速度设置为800m/min,络纱张力为25N;相对湿度75‑80%;最后依次进行并线、倍捻和成品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惠新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运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