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物理治疗床
本专利技术是腰椎病的高效物理治疗床,此腰椎物理治疗床也应用于颈椎病的物理治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101023895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颈、腰椎顶颤式三维牵引按摩床,该床运转时,用两个顶颤器在床板下向床板上预设的两个开口顶出,将患者的颈椎和腰椎顶紧,在动力驱动下,顶颤器发生震动和颤动和按摩等动作,使患者的腰椎和颈椎疾病得到物理治疗。因为顶颤器只是震动,颤动和按揉,所以力度明显不足。美国自然曲度姿势邦腰椎治疗仪,其利用气囊的一鼓一瘪把腰椎和颈椎上顶后,让其自然复位。其不足之处是上顶高度不能调,气囊接触腰椎椎体的节数少,力度不够,要治好腰椎病费时。目前医院对腰椎病的物理治疗多数是直线牵引,就是把患者头和脚分别绑定,并施加向外的一定拉力。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与腰椎平行。此直线牵引的不足之处是无法向有毛病的腰椎椎体传递足够的拉力,故疗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着力提供了一种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坐骨神经痛、腰椎侧弯、各种原因导致的腰椎间隔改变,椎体错位、闪腰和因劳累引起的腰椎不适的高效物理治疗床。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的右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腰椎物理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圆柱形偏心轮的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腰椎物理治疗床的制造实施细则:一、本专利技术所述腰椎物理治疗床由床体和治疗装置总成组成如图二。把治疗装置做成总成,方便了腰椎物理治疗床的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所谓治疗装置总成就是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与电动机连接后,固定于一个开上口的铁质箱子中构成。上述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物理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其由床体和一个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组成,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其外壳与轮体是滚动连接,即说轮体转动时外壳可转可不转,此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下简称圆柱形偏心轮。圆柱形偏心轮与电动机连接后,固定在治疗床床板预留的井口中,其轴与床板十字相交,圆柱形偏心轮的轴长396mm,轮体长320mm,轮体直径110mm,圆柱形偏心轮在动力驱动下转动,其轮廓处于低位时轮廓与床板持平,轮廓处于高位时,轮廓高出床板40mm,治病时,患者仰卧床板上,躯干与圆柱型偏心轮十字相交,交点是患者腰椎4至5节,即裤带处,此时患者躯干与床板之间隔着一层厚薄适度的皮革并固定,此皮革的使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圆柱形偏心轮在电动机的驱动下每转一周,把患者腰椎上垫一次,上垫高度为40mm,调电动机的转速,可使患者腰椎从被垫起到自然复位用时4秒,圆柱形偏心轮的连续动作使患者腰椎得到连续的曲线牵引,腰椎病得到康复,上述外壳可转可不转,故患者的腰部皮肤不会被刮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物理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其由床体和一个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组成,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其外壳与轮体是滚动连接,即说轮体转动时外壳可转可不转,此带外壳的圆柱形偏心轮,下简称圆柱形偏心轮,圆柱形偏心轮与电动机连接后,固定在治疗床床板预留的井口中,其轴与床板十字相交,圆柱形偏心轮的轴长396mm,轮体长320mm,轮体直径110mm,圆柱形偏心轮在动力驱动下转动,其轮廓处于低位时轮廓与床板持平,轮廓处于高位时,轮廓高出床板40mm,治病时,患者仰卧床板上,躯干与圆柱型偏心轮十字相交,交点是患者腰椎4至5节,即裤带处,此时患者躯干与床板之间隔着一层厚薄适度的皮革并固定,此皮革的使用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圆柱形偏心轮在电动机的驱动下每转一周,把患者腰椎上垫一次,上垫高度为40mm,调电动机的转速,可使患者腰椎从被垫起到自然复位用时4秒,圆柱形偏心轮的连续动作使患者腰椎得到连续的曲线牵引,腰椎病得到康复,上述外壳可转可不转,故患者的腰部皮肤不会被刮伤;所述圆柱形偏心轮在拦腰垫起患者腰椎过程中,还同时存在一个滚动的过程,可向患者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