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茵专利>正文

卷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078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9:06
一种卷收装置,用于带动卷帘上之轴杆。该卷收装置包含有一第一传动组、一第二传动组,及一连动杆组。其中第二传动组设于轴杆一端,用来带动该轴杆转动,连动杆组则是连接于第一传动组与第二传动组间,并于第一传动组与第二传动组间传递动力,第一传动组上则设有一转盘,可供手动旋转。借以利用第一传动组上转盘之转动,通过连动杆组传递动力至第二传动组上,以利用第二传动组来带动轴杆,进而达到卷帘之卷收与展开之目的,以取代以往卷帘之绳体,提高卷帘使用上之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收装置,特别是一种具传动机构且用于卷帘之卷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以往的卷帘卷收装置包含一拉绳、一卷收器、一帘杆,及一卷帘。拉绳呈环状而自然垂下且供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抓持,使用者拉动拉绳进而带动卷收器,使帘杆上的卷帘达到卷收与展开的效果。将卷帘收起时,使用者拉动拉绳使卷帘向上卷收。相同地,使用者拉动另一方向的拉绳以便使卷帘向下展开,达到遮蔽窗户的功能。拉绳为坚韧的绳体构成且拉绳绳体因重力而垂下,一般儿童可轻易碰触绳体。在儿童嬉闹过程中,易不慎将绳体缠绕于脖子或四肢且产生纠缠、打结等情况,在慌张欲挣扎将绳体解开时,绳体却更紧实缠绕,造成不幸事件。因此,如何防范儿童被勒毙的情况发生,发展一种取代绳体的卷收装置,成为本技术的一研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传动机构且用于卷帘之卷收装置。本技术卷收装置包含有一第一传动组、一连动杆组,及一第二传动组。该第一传动组包括一具有一容置空间的本体、一可转动的结合于该本体一侧并提供操作旋转的转盘,及一设于该本体并与该第一传动单元连动的第二传动单元,该转盘具有一第一传动单元。该连动杆组一端固定于该第二传动单元而能与该第二传动单元连动。该第二传动单元包括一顶座、一第三传动单元,及一卷轮。该第三传动单元设于该顶座并提供与该连动杆组之另一端固定而能与该连动杆组连动。该卷轮枢设于该顶座并包括与该第三传动单元连动的一第四传动单元,该卷轮提供安装于该轴杆,借此带动该轴杆转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第二传动单元为斜齿轮且相啮合,该第二传动单元的齿数少于该第一传动单元的齿数。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传动单元轴向为水平方向,该第二传动单元轴向为直立方向。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传动单元是一体成型于该转盘上。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三传动单元为一蜗杆,该第四传动单元为一蜗轮,且该第三传动单元与该第四传动单元相互啮合。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转盘还具有一转盘体与一握柄,该转盘体可转动的结合于该本体,该第一传动单元位于该转盘体面向该容置空间的一侧,该握柄位于该转盘体相反于该第一传动单元的一侧。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传动组还包括一套设于该握柄上的握柄套。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一传动组还包括一位于该容置空间且与该本体相连的固定座、一与该固定座相连的固定件,该第二传动单元是枢设于该固定座与该固定件间。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半圆柱面,该固定件亦具有一半圆柱面,该固定座之半圆柱面与该固定件之该半圆柱面共同围绕界定出一固定孔,该第二传动单元具有一杆部,该杆部枢设于该固定孔。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连动杆组为一连杆。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连动杆组还包括一连接件、二接头、一连杆,及一传动轴,所述接头设置于该连接件的两端,该连杆一端延伸于该第一传动组的本体内部,并连接于该第二传动单元上,另一端则连接于该其中一接头上,该传动轴一端延伸于该第二传动组之顶座内部,并连接于该第三传动单上,另一端则连接于该另一接头上。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第二传动单元顶部具有一杆孔,该连杆固设于该杆孔,使该第二传动单元带动该连杆。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连动杆组还包含一套设该传动轴或该连杆上且位于该顶座的定位环,使该传动轴或该连杆枢接于该顶座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者转动该转盘上的握柄套,使该转盘相对该本体旋转,并带动第二传动单元且带动该连动杆组,将动力传递至第四传动单元使轴杆转动,并达到卷帘展开及卷收效果,取代绳体增加使用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本技术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卷收装置之一实施例;图2是局部分解图,说明一第一传动组各构件关系;图3是局部侧视图,说明该第一传动组之本体与第一传动单元组合关系;图4是局部分解图,说明一第二传动组各构件关系;图5是局部侧视图,说明该第二传动组之顶座与第三、第四传动单元组合关系;及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卷收装置之另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及图3,本技术之卷收装置100之第一实施例用于带动卷帘之轴杆400转动,以达到卷帘之卷收与展开之目的。该卷收装置100包含一第一传动组1、一连动杆组2以及一第二传动组3。第一传动组I包括一可供手动旋转之转盘12,连动杆组2则是连接于第一传动组I与第二传动组3间,用于将第一传动组I之动力传递给第二传动组3,第二传动组3包括一卷轮33,卷轮33固定于轴杆400之一端。利用第一传动组I上之转盘12进行手动旋转时,通过连动杆组2将动力传达至第二传动组3内,再利用卷轮33带动轴杆400转动,进而达到卷帘之卷收与展开之效果,进而取代以往卷帘上之绳体,以提高卷帘使用上之安全性。更具体而言,第一传动组I包括一转盘12、一本体11、一第二传动单元14、一与本体11相连的固定座15,及一与固定座15相连的固定件16。本实施例的本体11呈壳体结构而具有一容置空间111。转盘12可转动的结合于本体11并且覆盖于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1因而能相对于本体11转动。本实施例中,转盘12包括一呈帽盖状的转盘体121、一第一传动单元13、一握柄122与一握柄套123。转盘体121可转动的结合于本体11,第一传动单元13设置在转盘体121面向容置空间的一侧,第一传动单元13为一体成型在转盘体121的斜齿轮结构,但在其他的变化态样中,第一传动单元13也可以是独立的斜齿轮组装于转盘体121。握柄122位于转盘体121相反于第一传动单元13的一侧,握柄套123套设于握柄122。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5具有一半圆柱面,固定件16亦具有一半圆柱面,当固定件16与固定座15相结合时,固定座15之半圆柱面与固定件16之半圆柱面共同围绕界定出一固定孔17。第二传动单元14则是可转动的设置于本体11而位于容置空间111内,第二传动单元14具有一往下延伸的杆部141,其杆部141枢设于前述固定座15与固定件16之间所界定的固定孔17中,使第二传动单元14得以于固定座15与固定件16之间转动。此处的第二传动单元14以斜齿轮为范例说明,提供与第一传动单元13相互啮合,且第一传动单元13与第二传动单元14之转动轴心相互垂直,且第二传动单元14的齿数少于该第一传动单元13的齿数。本实施例中,连动杆组2包括一连杆22,连杆2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组I内并且与第二传动单元14连接,连杆22另一端用于伸入第二传动组3内并且接合于第三传动单元32 (参阅图5),进而能将第一传动组I之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组3上。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单元14顶部中央位置凹陷形成有一与连动杆组2之连杆22构形相同之杆孔142,提供连动杆组2之连杆22之一端得以插设于杆孔142中,并与第二连动单元14连动。参阅图4及图5,第二传动组3除了包括前述的卷轮33外,还包括有一顶座31以及第三传动单元32。顶座31大致呈壳体状结构且具有一位于底部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收装置,用于带动卷帘上之轴杆,其特征在于:该卷收装置包含:一第一传动组,包括一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一转盘,可转动的结合于该本体一侧并提供操作旋转,该转盘具有一第一传动单元,以及一第二传动单元,设于该本体并与该第一传动单元连动;一连动杆组,一端固定于该第二传动单元而能与该第二传动单元连动;以及一第二传动组,包括一顶座,一第三传动单元,设于该顶座并提供与该连动杆组之另一端固定而能与该连动杆组连动,以及一卷轮,枢设于该顶座并包括与该第三传动单元连动的一第四传动单元,该卷轮提供安装于该轴杆,借此带动该轴杆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茵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