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吸附罐及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929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皮肤入药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附罐,包括下部开口的罐体,罐体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外部抽气设备的管状抽气口、用于安装微针阵列的接头;其中接头固定在罐体内,抽气口内密封组装有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储存有药物的微针阵列伸入吸附罐内并连接固定到接头上,然后将吸附罐的开口贴合到皮肤表面,用外部抽气设备将吸附罐内抽成负压,使皮肤局部凸起,吸附罐紧紧吸附在皮肤表面,同时使凸起的皮肤与微针阵列紧密贴合,微针刺破皮肤,使药物进入人体实现经皮给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针阵列不易贴合皮肤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松弛的皮肤,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罐及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皮肤入药器械
,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吸附罐及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
技术介绍
当今医疗科技领域上,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医电产品应运而生。为了实现无痛、高效、快速地将药物输送至体内,1998年美国的Prausnitz教授研究小组首次提出了应用微电子机械工艺技术(MEMS)制备的微型实心硅针阵列可用于经皮给药。由此,微针给药引起了广泛重视。与传统给药相比,微针给药可以实现稳定而可控的给药速度,高效、无痛、无创或微创,并且可以患者自己用药。此外,微针阵列可用于生物电信号的检测,利用金属微针阵列或其它微针阵列表面渡上多层金属材料实现。用于制作微针阵列的材料主要是金属、单晶硅和聚合物三种。单晶硅微针阵列脆性较大,导致微针容易断裂。聚合物微针阵列强度不够大,不易刺过角质层。金属微针阵列发展得比较成熟,安全性也具有一定保证。但是这三种微针阵列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不易贴合皮肤,容易脱落,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松弛的皮肤,贴合皮肤效果差,不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中医的拔罐是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使罐体能够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保健功能。专利技术人考虑能否结合中医拔罐和现代微针阵列各自的优点,并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来提高微针阵列对皮肤的贴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助于提高贴合效果的吸附罐及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吸附罐,包括下部开口的罐体,罐体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外部抽气设备的管状抽气口、用于安装微针阵列的接头;其中接头固定在罐体内,抽气口内密封组装有单向阀。本方案在使用时,将储存有药物的微针阵列伸入吸附罐内并连接固定到接头上,然后将吸附罐的开口贴合到皮肤表面,用外部抽气设备将吸附罐内抽成负压,使皮肤局部凸起,吸附罐紧紧吸附在皮肤表面,同时使凸起的皮肤与微针阵列紧密贴合,微针刺破皮肤,使药物进入人体实现经皮给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针阵列不易贴合皮肤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松弛的皮肤,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吸附罐内形成负压后,皮肤表面形成局部淤血,局部血液流动速度加快,结合微针阵列给药,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中医中的拔罐很难实现经皮给药的目的。本方案的专利技术人在没有任何相关启示的情况下巧妙的结合了中医拔罐技术和现代微针阵列技术各自的特点,取得的效果超出各自技术单独实施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上述的抽气口和接头可以错位布置,也可以同轴布置。罐体一般是采用玻璃或者陶土烧制而成的旋转体,为了便于制作罐体,优化方案是采用同轴布置抽气口和接头。具体方案是在抽气口下端固定一环形体,环形体外侧与抽气口内侧密封,环形体上设有连通罐体内外的小孔;接头为管状接头,管状接头固定在环形体上且管状接头外圈与环形体内侧密封,管状接头的上口密封有顶板;上述的单向阀位于环形体和顶板的上方。此结构可以缩小罐体的体积,减小抽气量,方便抽气操作,同时便于制作罐体,结构巧妙合理。环形体、接头、顶板可以通过胶粘结固定的方式实现固定密封,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密封。上述的罐体为球状壳体且下部开口为圆形开口。罐体一般采用玻璃或者陶土烧制而成的旋转体,球状壳体结构便于罐体的加工制作;圆形开口便于贴合皮肤表面,使罐体负压吸附在皮肤上之后不易漏气。微针刺破深度可以通过外部抽气设备控制罐体内部负压来进行调节,为了方便观察罐体内的刺破深度以控制外部抽气设备的动作,上述的罐体是透明的,例如透明的玻璃罐体。上述的单向阀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的单向阀,其形状为柱体,柱体下端为上凹形面,柱体上端为上凸形面,柱体内部设有连通上凹形面到上凸形面的缝隙通道,常压下缝隙通道依靠橡胶自身的弹性呈闭合状态。抽气时,上凹形面下方的压力大于上凸形面上方的压力,压差作用下上凹形面向外向上分散式变形,有利于缝隙通道的开启,方便抽气操作;不抽气时,上凹形面下方的压力小于上凸形面上方的压力,压差作用下上凸形面向内向下挤压,使缝隙通道紧闭,防止漏气,保持罐体内负压平衡。一种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包括微针阵列和通道管,采用上述的吸附罐,通道管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接头上,微针阵列密封连接在通道管的下端。上述的抽气口在抽气时密封连通有抽气筒,抽气筒和抽气口可以通过螺纹或者其它方式进行密封扣合,以便于拆装存放;在不抽气时盖有密封塞,以进一步防止漏气,或者有异物进入而损坏单向阀等。上述的通道管内设有储药管和输药管,储药管与微针阵列通过输药管连通,药物从储药管经过输药管进入微针阵列以进行经皮给药。微针阵列除了用于经皮给药外,还可以用于生物电信号的检测,用于生物电信号的检测时上述的顶板和通道管等采用下述结构:顶板上设置导体,导体上连接外部导线,外部导线密封贯穿单向阀并外露于单向阀;通道管内设置内部导线,内部导线导通微针阵列和顶板上的导体,从而将生物电信号传递至后续处理装置,实现生物电信号的检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抽气筒将罐体内抽成负压,皮肤受到较大的吸力,从而使隆起的皮肤与微针阵列紧密贴合;尤其对老年人松驰的皮肤具有牵拉作用,有利于微针的刺入;形成负压后,皮肤表面形成局部淤血,局部血液流动速度加快,结合微针阵列给药,更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罐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单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罐体盖上密封塞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罐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简洁的说明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球,包括球状薄壳罐体1、抽气筒2、微针阵列3和通道管4。如图2所示,罐体1下部具有圆形开口,罐体1上部设有用于连通抽气筒2的管状抽气口11、抽气口11下端粘结固定一环形体5,环形体5外侧与抽气口11内侧密封,环形体5上设有连通罐体1内外的小孔51;环形体5内侧密封粘结固定一管状接头6,管状接头6的上口密封有顶板61;抽气口11内密封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吸附罐及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附罐,包括下部开口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外部抽气设备的管状抽气口、用于安装微针阵列的接头;其中接头固定在罐体内,抽气口内密封组装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微针阵列的吸附罐,包括微针阵列、通道管和下部开口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上部设有用于连通外部抽气设备的管状抽气口、用于安装微针阵列的接头;其中接头固定在罐体内,抽气口内密封组装有单向阀;所述的通道管的上端密封连接在所述的接头上,所述的微针阵列密封连接在通道管的下端;所述的抽气口下端固定一环形体,环形体外侧与抽气口内侧密封,环形体上设有连通罐体内外的小孔;所述的接头为管状接头,管状接头固定在环形体上且管状接头外圈与环形体内侧密封,管状接头的上口密封有顶板;所述的单向阀位于环形体和顶板的上方;所述的顶板上设有导体,导体上连接有外部导线,外部导线密封贯穿单向阀并外露于单向阀;所述的通道管内设有内部导线,内部导线导通微针阵列和顶板上的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乐伦任磊李宗原陈珂云李秋仪黄树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