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其由马达、动力交换装置及脚踏板连杆所组成,可由马达或脚踏板辅助电动脚踏车产生动力,并可自行切换提供动力方式,而达到省力、使用方便的功效;其动力交换装置包含有行星减速机构、离合器及链轮盖等,该动力交换装置位于马达与脚踏板连杆间,可直接切换提供动力的方式,后以链条带动链轮盖上的齿轮片与轮子,并利用原本脚踏车所使用变速齿轮方式达到变速的效果,不需要变更车身设计且减少零件数量,而降低制作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尤指一种由马达、动力交换装置及脚踏板连杆所组成的电动脚踏车动力机构,可藉由马达或是脚踏方式使电动脚踏车获得动力,且藉由该动力交换装置自行切换动力方式,不但省力且方便使用。
技术介绍
因现今社会环保意识抬头,为求降低环保污染,一般采用第二交通工具,以脚踏车或电动脚踏车作为代步用或购物用的交通工具,其不但不会造成污染,并可解决现代人运动量不足的问题。今以电动脚踏车为重点,一般公知所使用的电动脚踏车,多在脚踏车上装设一电动马达,使用电池为电动马达提供电力,再以一皮带带动前轮或是后轮,使其具有前进的动力;而脚踏方式是利用公知转动链条而带动齿轮片的方式提供动力。惟,该电动脚踏车必须以切换装置,作为切换使用电池或是脚踏方式提供电动脚踏车前进或后退的动力,就使用上而言,都是在同一时刻使用单一方式提供动力,使用起来相当不便,且必须外加切换装置及皮带等零件,更会增加不必要的制作成本。故本设计人特设计出一种采用脚踏与马达同一轴心且转动时相互不影响的动力结构,可同时由马达及脚踏方式提供动力,或由马达直接提供或脚踏方式提供的单一方式,使电动脚踏车获得前进的动力,并可由动力交换装置决定脚踏或是马达的速度何者输出动力较大,而调整辅助动力的先后,不但省力、使用方便,且不须变更车身设计及减少零件数量,可有效减少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其可自行切换由马达及脚踏方式提供动力的方式,其不但省力、使用方便,免去切换的麻烦,亦可减少制作成本。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主要由马达、动力交换装置及脚踏板连杆所组成,可由马达或脚踏板辅助电动脚踏车产生动力,并可自行切换提供动力方式;其中上述马达,其轴心为一中空管,并在该轴心前端具有一齿轮;动力交换装置,其由行星减速机构、离合器及链轮盖等所组成,该动力交换装置装设于马达前端,且马达轴心上的齿轮可枢设于行星减速机构的中心,而与该行星减速机构内部相连接,该行星减速机构前端突出有一中心齿轮,该中心齿轮枢设于离合器中心,且于链轮盖的外侧壁上具有数片齿片;脚踏板连杆,其由一中心轴、二侧的外盖及一接合盖所组成,其中,该中心轴枢设于马达的轴心中心,而在外盖内部装设有滚珠轴承,故马达轴心两端可分别固定于该滚珠轴承内,且脚踏板连杆的中心轴可穿过轴心内且不接触该轴心;且其中一侧的脚踏板连杆与链轮盖接合处装设有接合盖,该接合盖内设置有一单向轴承,且接合盖前端套设于脚踏板连杆外盖内壁,接合盖后端固定于链轮盖内。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离合器装设于链轮盖的中心,其由一三角形固定片、三个行星齿轮及与行星齿轮共轴的离合器片所组成,并可通过离合器上的离合器片与链轮盖内侧靠合。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链轮盖的齿片可与原本脚踏车的变速系统相连接,而不影响变速的功能,更进一步可提供不同的动力需要。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离合器片可与行星齿轮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依据上述构造使用时,当马达方式的转速大于脚踏方式的转速时,马达的动力会大于脚踏方式的动力,马达的轴心可将转动的能量输入行星减速机构中,使转速降低而增加转动时的扭力,再以行星减速机构前端直接与离合器连接,使离合器与链轮盖靠合后,带动链轮盖外侧的齿轮片转动,在此一过程中,由于其中一侧的脚踏板连杆与链轮盖接合处装设有一单向轴承,当马达动力大于脚踏动力时,可使脚踏方式会形成空转而不会提供动力;而当脚踏方式的动力大于马达的动力时,位于脚踏板连杆与链轮盖接合处的单向轴承,可将脚踏方式的动力向链轮盖输入,并使链轮盖内的离合器向中心靠合,因此,使得马达所输出的动力无法传递至链轮盖上而不提供动力,并且,脚踏板连杆的中心轴可带动单向轴承将动力传递至链轮盖上,再由齿轮片带动链条使轮子转动,达到自行切换动力的自的,即可达到省力、使用方便的功效;而改以此方式制作,不但可沿用原脚踏车所使用的变速系统,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动力需求,且可减少零件的数量,大量减少本技术的动力结构装设于车身时的体积,亦不需大量变更脚踏车本身的车体设计,而能有效减少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大部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A为本技术的动力交换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B为本技术离合器的平面图;图4A为本技术离合器的作动示意图(一);图4B为本技术离合器的作动示意图(二)。附图标号说明10、马达20、动力交换装置30、脚踏板连杆11、轴心11a、齿轮 21、行星减速机构22、离合器23、链轮盖21a、主轴齿轮 22a、三角形固定片 22b、行星齿轮 22c、离合器片23a、齿片 31、中心轴 32、外盖 33、接合盖 32a、滚珠轴承33a、单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请搭配图1、2所示,本技术的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主要由马达10、动力交换装置20及脚踏板连杆30所组成,其中马达10,其轴心11为一中空管,并在该轴心11前端的适当位置具有一齿轮11a。动力交换装置20,请参阅图3A、3B,其由行星减速机构21、离合器22及链轮盖23等所组成,该动力交换装置20装设于马达10前端,且马达10轴心11上的齿轮11a可枢设于行星减速机构21的中心,而与该行星减速机构21内部相连接,该行星减速机构21前端突出有一中心齿轮21a,该中心齿轮21a枢设于离合器22中心;该离合器22装设于链轮盖23的中心,其由一三角形固定片22a、三个行星齿轮22b及与行星齿轮22b共轴的离合器片22c所组成,该离合器月22c亦可以行星齿轮22b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接着藉由离合器22的离合器片22c与链轮盖23内侧靠合,且该链轮盖23的外侧壁上具有数片齿片23a,其可与原本脚踏车的变速系统相连接,而不影响变速的功能,更进一步可提供不同的动力需要;脚踏板连杆30,其由一中心轴31、二侧的外盖32及一接合盖33所组成,其中,该中心轴31枢设于马达10的轴心中心,而在外盖32内部装设有滚珠轴承32a,故马达10轴心11两端可分别固定于该滚珠轴承32a内,且脚踏板连杆30的中心轴31可穿过轴心11内且不接触该轴心11,即该中心轴31两端分别设有脚踏板连杆外盖32,分别于二外盖内部装设有轴承,并套设于轴心11的外壁;且其中一侧的脚踏板连杆30与链轮盖23接合处装设有接合盖33,该接合盖33内设置有一单向轴承33a,且接合盖33前端套设于脚踏板连杆30外盖31内壁,接合盖33后端固定于链轮盖23内。上述结构中,请参阅图3B、4A、4B,其中离合器22装设于链轮盖23的中心,其由一三角形固定片22a、三个行星齿轮22b及与行星齿轮22b共轴的离合器片22c所组成,且行星减速机构21的中心齿轮21a可穿设于三角形固定片22a的中心孔22a1,该中心齿轮21a可恰同时与三个行星齿轮22b啮合,且该离合器片22c各自与一个行星齿轮22b的中心轴连动,故,当中心轴齿轮21a逆时针转动时,位于其外围的三个行星齿轮22b均顺时针转动,连带使离合器片22c顺顶时针转动,而成为张开的型态,而能带动链轮盖23产生动力;反之,链轮盖23转速快于内部中心齿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动脚踏车动力结构,由马达、动力交换装置及脚踏板连杆所组成,具有由马达或脚踏板辅助电动脚踏车产生动力、并可自行切换提供动力的方式;其特征在于: 上述马达,其轴心为一中空管,并在该轴心前端具有一齿轮; 动力交换装置,其由行星减速机构、离合器及链轮盖等所组成,该动力交换装置装设于马达前端,且马达轴心上的齿轮可枢设于行星减速机构的中心,而与该行星减速机构内部相连接,该行星减速机构前端突出有一中心齿轮,该中心齿轮枢设于离合器中心,且于链轮盖的外侧壁上具有数片齿片; 脚踏板连杆,其由一中心轴、二侧的外盖及一接合盖所组成,其中,该中心轴枢设于马达的轴心中心,而在外盖内部装设有滚珠轴承,故马达轴心两端可分别固定于该滚珠轴承内,且脚踏板连杆的中心轴可穿过轴心内且不接触该轴心;且其中一侧的脚踏板连杆与链轮盖接合处装设有接合盖,该接合盖内设置有一单向轴承,且接合盖前端套设于脚踏板连杆外盖内壁,接合盖后端固定于链轮盖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右,
申请(专利权)人:彭德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