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大杰专利>正文

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8546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5:12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包括壳体、导向套、气针及壳体盖,壳体的下端设有出气孔,壳体与壳体盖呈螺纹连接,壳体盖上设有进气孔,导向套位于壳体内,导向套内设有与进气孔相通的通气室,在通气室内放有弹簧,弹簧的下端抵在导向套的下端内壁,弹簧的上端抵在壳体盖上,气针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套的下端,气针的另一端呈锥状且竖直的伸向出气孔,在导向套的侧壁设有拉索定位孔,在导向套的下端设有与通气室相通的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它可以对油气混合气的空气含量进行补充,调整进入汽缸头内的油气混合比在燃烧之前达到最佳,明显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上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普通摩托车缸头存在空气与汽油的空燃混合比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汽油不能充分燃烧就从排气管排出,造成油耗高和资源浪费,影响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使发动机的功率,而且排气管排出的气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过高对环境带来大的污染,虽有针对该不足有多项改进措施,但还是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常见的电控缸头,由电子控制补气,主要由电子元件和电器件组成,其存在成本相对较高、故障率也高、使用寿命不长和不容易维护的不足,出现问题时必须是专业人员才能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及操作方便的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它可以对油气混合气的空气含量进行补充,调整进入汽缸头内的油气混合比在燃烧之前达到最佳,明显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包含壳体、导向套、气针及壳体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壳体的上端与壳体盖呈螺纹连接,壳体盖上设置有进气孔,导向套呈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壳体内,导向套内设置有与进气孔相通的通气室,导向套的下端为封闭端,导向套的上端为开口端,在通气室内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下端抵在导向套的下端内壁,弹簧的上端抵在壳体盖上,气针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套的下端,气针的另一端呈锥状且竖直的伸向出气孔,在导向套的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室相通的拉索定位孔,在导向套的下端设置与通气室相通的通气孔,在导向套上开设有将拉索定位孔与通气孔连通的连接槽孔,连接槽孔与通气室相通。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化油器的出气端、汽缸头的进气端或化油器出气端与汽缸头进气端之间的通气接头上,若将本技术安装在化油器上,此时,将壳体固定在化油器的出气管上,壳体上的出气孔与出气管内的出气通道相通,将拉索固定在导向套上的拉索定位孔内,需要补气时,拉动拉索,由拉索拉动导向套移动,导向套则带动气针逐步退出壳体上的出气孔,将出气孔打开向化油器的出气通道内补气,补气完成后,松开拉索,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导向套复位,气针又进入壳体的出气孔内,将出气孔堵住。气针与出气孔间的间歇决定了气体流量的大小以此来进行精准的补气,气针成一定锥度,能在上下移动的时候与出气孔的截面形成面积差以让空气流量可控大小的进入。出气孔也可以是成一定锥度的孔,也可以是直圆柱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它可以对油气混合气的空气含量进行补充,调整进入汽缸头内的油气混合比在燃烧之前达到最佳,明显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分解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不,本技术包含壳体1、导向套2、气针3及壳体盖4,壳体I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5,壳体I的上端与壳体盖4呈螺纹连接,壳体盖4上设置有进气孔6,导向套2呈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壳体I内,导向套2内设置有与进气孔6相通的通气室7,导向套2的下端为封闭端,导向套2的上端为开口端,在通气室7内放置有弹簧8,弹簧8的下端抵在导向套2的下端内壁,弹簧8的上端抵在壳体盖4上,气针3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套2的下端,气针3的另一端呈锥状且竖直的伸向出气孔5,在导向套2的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室7相通的拉索定位孔9,在导向套2的下端设置与通气室7相通的通气孔10。本技术可以安装在化油器的出气端、汽缸头的进气端或化油器出气端与汽缸头进气端之间的通气接头上,若将本技术安装在化油器上,此时,将壳体I固定在化油器的出气管上,壳体I上的出气孔与出气管内的出气通道相通,将拉索固定在导向套上的拉索定位孔内,需要补气时,拉动拉索,由拉索拉动导向套移动,导向套2则带动气针3逐步退出壳体I上的出气孔5,将出气孔5打开,使空气由壳体盖4上的进气孔进入导向套2上的通气室7,再由导向套2上的通气孔10进入打开后的出气孔5,从而进入化油器的出气通道内,实现向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气进行补气,补气完成后,松开拉索,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导向套复位,气针又进入壳体的出气孔内,将出气孔堵住。气针与出气孔间的间歇决定了气体流量的大小以此来进行精准的补气,气针成一定锥度,能在上下移动的时候与出气孔的截面形成面积差以让空气流量可控大小的进入。出气孔也可以是成一定锥度的孔,也可以是直圆柱孔。如图3、5所示,在导向套2上开设有将拉索定位孔9与通气孔10连通的连接槽孔11,连接槽孔11与通气室7相通。连接槽孔可以使空气进入导向套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处,当导向套移动,打开出气孔后,使空气也可进入出气孔。如图3、5所示,在导向套2的下部设置槽,槽底部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12,在壳体I上设置有与槽相对的微调螺栓13,微调螺栓13的端头与斜面12接触。通过旋紧或松开微调螺栓,通过微调螺栓抵在斜面的位置以固定导向套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气针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如图2、3、4、5所示,在壳体盖4上设置有拉索过孔14,拉索过孔14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5,调节螺栓15上设置有能使拉索穿过的孔16。调节螺栓可以在拉索的包裹套发生褶皱后,松开调节螺栓,将包裹套拉直,再旋紧调节螺栓,使拉索能可靠的工作。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在壳体I上设置有连接件17,连接件17上设置有固定孔18。壳体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化油器的出气端、汽缸头的进气端或化油器出气端与汽缸头进气端之间的通气接头上,由螺栓穿过固定孔实现连接件的固定。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向套、气针及壳体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壳体的上端与壳体盖呈螺纹连接,壳体盖上设置有进气孔,导向套呈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壳体内,导向套内设置有与进气孔相通的通气室,导向套的下端为封闭端,导向套的上端为开口端,在通气室内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下端抵在导向套的下端内壁,弹簧的上端抵在壳体盖上,气针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套的下端,气针的另一端呈锥状且竖直的伸向出气孔,在导向套的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室相通的拉索定位孔,在导向套的下端设置与通气室相通的通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上开设有将拉索定位孔与通气孔连通的连接槽孔,连接槽孔与通气室相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向套的下部设置槽,槽底部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槽相对的微调螺栓,微调螺栓的端头与斜面接触。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盖上设置有拉索过孔,拉索过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向套、气针及壳体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气孔,壳体的上端与壳体盖呈螺纹连接,壳体盖上设置有进气孔,导向套呈可上下移动地位于壳体内,导向套内设置有与进气孔相通的通气室,导向套的下端为封闭端,导向套的上端为开口端,在通气室内放置有弹簧,弹簧的下端抵在导向套的下端内壁,弹簧的上端抵在壳体盖上,气针的一端固定在导向套的下端,气针的另一端呈锥状且竖直的伸向出气孔,在导向套的侧壁设置有与通气室相通的拉索定位孔,在导向套的下端设置与通气室相通的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杰
申请(专利权)人:胡大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