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雾综合治理装置,适用于旋转设备的轴承箱,轴承箱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包括:环形密封座圈、密封环、弹性元件、定位导向柱、弹簧、油雾过滤器、出口单向阀以及回油孔,环形密封座圈套设于转轴伸出于轴承箱的部分,且环形密封座圈与转轴之间具有中间凹腔和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一侧具有环形槽用于安装弹性元件;密封环的另一侧径向顶抵于转轴;密封环下侧内部设有定位导向柱,定位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油雾过滤器的入口与中间凹腔相连通,油雾过滤器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回油孔连通于轴承箱的内部,油雾过滤器还设有出口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产生漏油、甩油及油雾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型旋转设备的防止产生漏油、甩油及油雾现象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有轴承箱,轴承箱内需要放置大量润滑油对轴瓦进行润滑散热,由于动静结合处需要密封,目前均采用梳齿式结构、迷宫填料密封等,由于梳齿式密封结构在设计时梳齿与轴之间必需应保持一定的间隙,在安装过程间隙大了,使大量的润滑油外漏,间隙小了,由于机运行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大轴偏摆现象,梳齿容易与转轴之间摩擦产生热量,影响机组安全运行。迷宫填料密封结构,采用填料毛毡来阻止润滑油外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毛毡填的太少很难起到密封的作用,毛毡填的太多,压得太紧,在机组高速运行过程中,毛毡与大轴之间摩擦产生热量会产生及着火现象,也很难阻止润滑油外漏。大型水轮发电机组轴承箱内润滑油外漏现象,影响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及周围环境的污染,是密封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水轮发电机轴承箱漏油、甩油及油雾的危害大型旋转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轴承箱出现漏油、甩油现象,使发电厂周围环境受到污染,水轮发电机组漏油甩油会使发电机转子线棒、引线转子磁极及转子轮辐的污染,油雾与灰尘在定子铁心通风沟和转子磁极通风沟处堆积,严重影响发电机散热效果。机组由于碳刷、制动刹车未与发电机完全隔离,运行中产生的碳尘部分进入到发电机内,机架、底板支架或支臂表面形成黑色堆积油污层,它将对发电机的护环产生腐蚀作用,使转子护环产生附加应力而导致裂纹等危害。油雾和灰尘长期吸附在绝缘层上,将对发电线棒等绝缘造成腐蚀,绝缘性能下降,加速老化,影响发电机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漏油、甩油现象对大型发电机组的运行是十分不利的,使机内透平油损耗大,造成发电机组运行环境不好,需要经常向机内增加润滑油,增加了日常维修维护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机组的运行成本。外漏的润滑及油雾对河水、河道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大型旋转机械轴承箱密封不严,造成甩油,漏油,及油雾逸出问题,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研宄设计出一种油雾综合治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其应用于大型旋转设备,且能够避免产生漏油、甩油及油雾现象。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油雾综合治理装置,适用于旋转设备的轴承箱,所述的轴承箱活动连接有转轴,其中,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包括:环形密封座圈、密封环、弹性元件、定位导向柱、弹簧、油雾过滤器、出口单向阀以及回油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套设于转轴伸出于轴承箱的部分,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的横截面呈h形,其具有第一端以及并列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贴靠于轴承箱的箱盖上,而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贴靠于转轴上,第二端和第三端以及转轴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凹腔;所述的第二端和第三端朝向转轴的一侧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径向顶抵于环形密封座圈的一侧具有两个环形槽,用于安装弹性元件;密封环的另一侧径向顶抵于转轴;所述密封环的下侧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对应所述阶梯孔设有圆孔,所述定位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且插设于阶梯孔以及圆孔内;所述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具有通孔,所述的油雾过滤器的入口通过所述的通孔而与中间凹腔相连通,所述油雾过滤器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回油孔连通于轴承箱的内部,所述油雾过滤器还设有出口单向阀。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转轴在环形密封座圈的下方还套设有螺旋甩油环。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其中,两个所述的凹槽均为斜底凹槽,且密封环的外缘与斜底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吻合。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其中,密封环径向顶抵于转轴的一侧具有多道平行的凸耳,凸耳与转轴之间形成多个腔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弹性元件对密封环径向顶抵,定位导向柱对密封环起到精确定位作用,而弹簧在机组运行时保证密封环与环形密封座圈相连接的一侧无间隙;密封环、弹性元件、定位导向柱、弹簧配合使用,使得当转轴偏摆运行时,密封环也能起到很好的跟踪密封作用。此外,当润滑油及油雾顺转轴攀爬时,通过螺旋甩油环的螺纹作用,阻止润滑油顺转轴向上运动,进一步强化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_环形密封座圈;1l-第一端;102-第一.端;103-第二端;104-凹槽;105-圆孔;106-通孔;2_密封环;201_环形槽;202_凸耳;203_腔室;204_阶梯孔;3_弹性元件;4_定位导向柱;5_弹簧;6_油雾过滤器;7_出口单向阀;8_螺旋甩油环;9-回油孔;10_转轴;11_轴承箱;13_中间凹腔。【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局部放大图以及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本技术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大型旋转设备的轴承箱11,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主要包括:环形密封座圈1、密封环2、弹性元件3、定位导向柱4、弹簧5、油雾过滤器6、出口单向阀7、螺旋甩油环8以及回油孔9。所述的轴承箱11活动连接有转轴10,即转轴10能够相对于轴承箱11转动。转轴10伸出于轴承箱11的部分套设有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1,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I的横截面呈h形,其具有第一端101以及并列的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其中第一端101贴靠于轴承箱11的箱盖上,而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则分别贴靠于转轴10上,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以及转轴10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凹腔13。所述的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朝向转轴10的一侧均设有凹槽104,两个凹槽104内均安装有密封环2。较佳的是,两个所述的凹槽104均为斜底凹槽,且密封环2的外缘与斜底凹槽的截面形状相吻合。密封环2径向顶抵于环形密封座圈I的一侧具有两个环形槽201,用于安装弹性元件3,使得密封环2紧紧贴靠于转轴10。密封环2径向顶抵于转轴10的一侧具有多道平行的凸耳202,凸耳202与转轴10之间形成多个腔室203。所述密封环2的下侧内部设有阶梯孔204,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I对应所述阶梯孔204设有圆孔105,所述定位导向柱4上套设有弹簧5且插设于阶梯孔204以及圆孔105内,当定位导向柱4在阶梯孔204以及圆孔105内移动时,弹簧5能够在定位导向柱4的头部以及阶梯孔204的阶梯之间压缩,以确保密封环2沿转轴10的轴向顶抵于环形密封座圈1,实现对密封环2的精确定位。所述的第二端102与第三端103之间具有通孔106,所述的油雾过滤器6的入口通过所述的通孔106而与中间凹腔13相连通,所述油雾过滤器6的底部设有回油孔9,回油孔9连通于轴承箱11的内部,所述油雾过滤器6还设有出口单向阀7。此外,转轴10在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I的下方还套设有螺旋甩油环8,当润滑油及油雾顺转轴10攀爬时,通过螺旋甩油环8的螺纹作用,阻止润滑油顺转轴10向上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轴承箱11内有油雾且沿着转轴10进入到环形密封座圈I的中间凹腔13内时,油雾过滤器6进行吸气过滤油雾,过滤后的油通过回油孔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雾综合治理装置,适用于旋转设备的轴承箱,所述的轴承箱活动连接有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雾综合治理装置包括:环形密封座圈、密封环、弹性元件、定位导向柱、弹簧、油雾过滤器、出口单向阀以及回油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套设于转轴伸出于轴承箱的部分,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的横截面呈h形,其具有第一端以及并列的第二端和第三端,第一端贴靠于轴承箱的箱盖上,而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贴靠于转轴上,第二端和第三端以及转轴之间的空间为中间凹腔;所述的第二端和第三端朝向转轴的一侧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径向顶抵于环形密封座圈的一侧具有两个环形槽,用于安装弹性元件;密封环的另一侧径向顶抵于转轴;所述密封环的下侧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的环形密封座圈对应所述阶梯孔设有圆孔,所述定位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且插设于阶梯孔以及圆孔内;所述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具有通孔,所述的油雾过滤器的入口通过所述的通孔而与中间凹腔相连通,所述油雾过滤器的底部设有回油孔,回油孔连通于轴承箱的内部,所述油雾过滤器还设有出口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何佳,
申请(专利权)人:李荣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