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8399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它包括水塔,水塔设有进水管,进水管设有水阀,水塔连有液体泵,液体泵连有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连有冷却塔,冷却塔设有进风管道,冷却塔设有出风管道A,出风管道A的另一端连有净化塔,净化塔设置有出风管道B,出风管道B的另一端连有除尘塔,除尘塔设有出风管道C,出风管道C设有风阀,出风管道C的另一端连有袋滤器,袋滤器连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有排风管道,排风管道设有排风口和排风管,排风口设有电磁阀A,电磁阀A连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检测装置连接,排风管设有电磁阀B,电磁阀B与控制器连接,排风管与净化塔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功能全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尾气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焚烧尾气中含的污染物主要有烟灰、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类,这是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厨余、橡胶等有机化工用品的废弃物,在焚烧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性气体,其中以氯化氢的含量最高,还有氧化硫和氟化氢等,垃圾中的废灯具、废电池等含量有汞和其他重金属元素,在焚烧过程中由于高温会变成气态存在于尾气或凝结附着在悬浮与尾气中的固态尘粒中,当垃圾中含有氯化物并且燃烧中有碳和氧等元素,焚烧过程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就会生成二恶英类物质,这些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至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程度才能排放到大气中,为了避免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产生的尾气中的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达到无害化,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功能全面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功能全面的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它包括水塔,所述的水塔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有水阀,水塔的下部连接有液体泵,所述的液体泵的出水口端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连接有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的上部设置有进风管道,冷却塔的下部设置有出风管道A,所述的出风管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净化塔,所述的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出风管道B,所述的出风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有除尘塔,所述的除尘塔设置有出风管道C,所述的出风管道C设置有风阀,所述的出风管道C的另一端连接有袋滤器,所述的袋滤器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的排风管道设置有排风口和排风管,所述的排风口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的电磁阀A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排风管设置有电磁阀B,所述的电磁阀B与控制器连接,排风管与净化塔连接。所述的喷雾装置设置在冷却塔内,且喷雾装置设置在冷却塔的顶部。所述的净化塔为消石灰净化塔。所述的出风管道A、出风管道B、出风管道C为相同材质的软管道。所述的除尘塔为活性炭除尘塔。所述的检测装置为气体检测装置,且为氧化硫和氯化氢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有水塔,水塔为焚烧尾气在冷却塔内降温提供水源,通过液体泵将水塔内的水以一定的速度从喷雾装置内喷出,喷雾装置的设置使喷出的水能够均匀散开,充分使水与焚烧尾气混合,达到降温的目的,由于喷雾装置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在给焚烧尾气降温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喷雾装置进行调节,达到彻底降温的作用,这种设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同时降温效果明显,降温后的焚烧尾气流入净化塔,净化塔为消石灰净化塔,焚烧尾气在经过净化塔内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与消石灰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除去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焚烧尾气的目的,这种设置能够清除焚烧尾气含有有害气体,得到清洁的尾气,而且运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除尘塔为活性炭除尘塔,由于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对大颗粒物质吸附效果好,当清洁的尾气进入除尘塔内时,活性炭吸附清洁的尾气中的大颗粒,将清洁的尾气中的杂质去除,另外由于活性炭只能吸附清洁的尾气中的大颗粒,而尾气中的微小颗粒不能吸附,因此袋滤器的设置可以将尾气中的微小颗粒吸附,从而将尾气中的微小颗粒去除,达到彻底得到清新空气的目的,最后空气从袋滤器内出来时设置的检测装置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经过控制器的转化、分析,当气体达到标准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打开,气体将沿排风口排出,当气体不达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B打开,气体沿排风管进入净化器,将气体再次进行净化,知道气体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才能排出,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功能全面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器控制原理图。图中: 1、水塔  2、进水管  3、水阀  4、液体泵  5、喷雾装置  6、冷却塔  7、进风管道  8、出风管道A  9、净化塔  10、出风管道B  11、除尘塔  12、出风管道C  13、风阀  14、袋滤器  15、检测装置  16、排风管道  17、排风口  18、排风管  19、电磁阀A  20、控制器  21、电磁阀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它包括水塔1,所述的水塔1设置有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设置有水阀3,水塔1的下部连接有液体泵4,所述的液体泵4的出水口端连接有喷雾装置5,所述的喷雾装置5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喷雾装置5连接有冷却塔6,所述的冷却塔6的上部设置有进风管道7,冷却塔6的下部设置有出风管道A8,所述的出风管道A8的另一端连接有净化塔9,所述的净化塔9的上部设置有出风管道B10,所述的出风管道B10的另一端连接有除尘塔11,所述的除尘塔11设置有出风管道C12,所述的出风管道C12设置有风阀13,所述的出风管道C12的另一端连接有袋滤器14,所述的袋滤器14连接有检测装置15,所述的检测装置15设置有排风管道16,所述的排风管道16设置有排风口17和排风管18,所述的排风口17设置有电磁阀A19,所述的电磁阀A19连接有控制器20,所述的控制器20与检测装置15连接,所述的排风管18设置有电磁阀B21,所述的电磁阀B21与控制器20连接,排风管18与净化塔9连接。本技术设置有水塔,水塔为焚烧尾气在冷却塔内降温提供水源,通过液体泵将水塔内的水以一定的速度从喷雾装置内喷出,喷雾装置的设置使喷出的水能够均匀散开,充分使水与焚烧尾气混合,达到降温的目的,由于喷雾装置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在给焚烧尾气降温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喷雾装置进行调节,达到彻底降温的作用,这种设置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同时降温效果明显,降温后的焚烧尾气流入净化塔,净化塔为消石灰净化塔,焚烧尾气在经过净化塔内尾气中的有害气体与消石灰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除去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焚烧尾气的目的,这种设置能够清除焚烧尾气含有有害气体,得到清洁的尾气,而且运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除尘塔为活性炭除尘塔,由于活性炭吸附能力强,对大颗粒物质吸附效果好,当清洁的尾气进入除尘塔内时,活性炭吸附清洁的尾气中的大颗粒,将清洁的尾气中的杂质去除,另外由于活性炭只能吸附清洁的尾气中的大颗粒,而尾气中的微小颗粒不能吸附,因此袋滤器的设置可以将尾气中的微小颗粒吸附,从而将尾气中的微小颗粒去除,达到彻底得到清新空气的目的,最后空气从袋滤器内出来时设置的检测装置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将检测得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经过控制器的转化、分析,当气体达到标准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A打开,气体将沿排风口排出,当气体不达标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B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它包括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塔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有水阀,水塔的下部连接有液体泵,所述的液体泵的出水口端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连接有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的上部设置有进风管道,冷却塔的下部设置有出风管道A,所述的出风管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净化塔,所述的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出风管道B,所述的出风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有除尘塔,所述的除尘塔设置有出风管道C,所述的出风管道C设置有风阀,所述的出风管道C的另一端连接有袋滤器,所述的袋滤器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的排风管道设置有排风口和排风管,所述的排风口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的电磁阀A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的排风管设置有电磁阀B,所述的电磁阀B与控制器连接,排风管与净化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它包括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塔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设置有水阀,水塔的下部连接有液体泵,所述的液体泵的出水口端连接有喷雾装置,所述的喷雾装置为可调节喷雾装置,喷雾装置连接有冷却塔,所述的冷却塔的上部设置有进风管道,冷却塔的下部设置有出风管道A,所述的出风管道A的另一端连接有净化塔,所述的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出风管道B,所述的出风管道B的另一端连接有除尘塔,所述的除尘塔设置有出风管道C,所述的出风管道C设置有风阀,所述的出风管道C的另一端连接有袋滤器,所述的袋滤器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的排风管道设置有排风口和排风管,所述的排风口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的电磁阀A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权势张淋河孔艳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新清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