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济荣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781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摇臂(3)、变挡杠杆(5)和连杆(6),摇臂(3)与电机输出轴(2)相连接,变挡杠杆(5)一端与摇臂(3)相触接,另一端与连杆(6)相铰接,变挡杠杆(5)的中部通过支点(12)铰接在车架(11)上,所述的连杆(6)与变挡杆(8)相铰接,变挡杆(8)与发动机的变挡轴(9)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动力传递损耗小、传动功率大、效率高、变挡过渡平稳、操作灵活简便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摩托车变速装置一般采用以下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手控凸轮轴,操纵湿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系统,通过脚踩变挡臂控制变速毅拨叉来拨动齿轮,改变传动比来实现变速(如CB 125,CG125发动机)。另一种是利用自动离心离合器,通过CVT机构或二级离合器强制分离、同步变挡来实现所谓的“自动变挡”或无级变速(如GY6,DY 100发动机)。根据整车的设计和消费群体的差别来选择上述两种变速装置,一般来讲,跨骑式车大多采用手控凸轮轴、湿式离合器,脚踩变挡臂来实现变挡;踏板式车一般采用CVT机构来实现无级变速。但由于手控离合、脚踩变挡的操控较复杂,而CVT机构传动的效率低,因此现有的摩托车变速装置有待改进。公开号为CN160894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手控电动变挡装置,包括摩托车蓄电池、电机、减速齿轮组、四连杆机构、变挡臂及变速毅行程控制开关系统,利用摩托车蓄电池为动力源,所述电机连接减速齿轮组减速后通过四连杆机构,驱动变挡臂工作。该专利技术改变了的传统有档摩托车采用机械式脚踩变挡的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操控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两种形式变速系统操控较复杂,效率低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动力传递损耗小、传动功率大、效率高、变挡过渡平稳、操作灵活简便的用于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包括摇臂、变挡杠杆和连杆,摇臂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变挡杠杆一端与摇臂相触接,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变挡杠杆的中部通过支点铰接在车架上,所述的连杆与变挡杆相铰接,变挡杆与发动机的变挡轴相连接。上述的摇臂在与变挡杠杆相触接的端头可以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变挡杠杆相触接。上述的连杆可以为软轴,软轴套在软管内,软管固定在车架上。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动力传递损耗小、传动功率大、效率高、变挡过渡平稳、操作灵活简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包括摇臂3、变挡杠杆5和连杆6,摇臂3与电机输出轴2相连接,在摇臂3一端在与变挡杠杆5相触接的端头设有轴承4,轴承的外圈与变挡杠杆5相触接。变挡杠杆5另一端与连杆6相铰接,中部通过支点12铰接在车架11上,所述的连杆6与变挡杆8相铰接,变挡杆8与发动机10的变挡轴9相连。接连杆6可以为软轴,软轴套在软管7内,软管7固定在车架11上。在变挡的时候,由电机输出轴输出动力,摇臂3则将变挡杠杆5一端压下,变挡杠杆5另一端拉动软轴,软轴带动变挡杆8实现变挡。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摇臂(3)、变挡杠杆(5)和连杆(6),摇臂(3)与电机输出轴(2)相连接,变挡杠杆(5)一端与摇臂(3)相触接,另一端与连杆(6)相铰接,变挡杠杆(5)的中部通过支点(12)铰接在车架(11)上,所述的连杆(6)与变挡杆(8)相铰接,变挡杆(8)与发动机的变挡轴(9)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摇臂(3)在与变挡杠杆(5)相触接的端头设有轴承(4),轴承(4)的外圈与变挡杠杆(5)相触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6)为软轴,软轴套在软管(7)内,软管(7)固定在车架(11)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变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包括摇臂(3)、变挡杠杆(5)和连杆(6),摇臂(3)与电机输出轴(2)相连接,变挡杠杆(5)一端与摇臂(3)相触接,另一端与连杆(6)相铰接,变挡杠杆(5)的中部通过支点(12)铰接在车架(11)上,所述的连杆(6)与变挡杆(8)相铰接,变挡杆(8)与发动机的变挡轴(9)相连接。本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动力传递损耗小、传动功率大、效率高、变挡过渡平稳、操作灵活简便的目的。文档编号B62M25/00GK2878190SQ20052011727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胡九献, 张元久, 胡济荣 申请人:胡济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变挡机构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包括摇臂(3)、变挡杠杆(5)和连杆(6),摇臂(3)与电机输出轴(2)相连接,变挡杠杆(5)一端与摇臂(3)相触接,另一端与连杆(6)相铰接,变挡杠杆(5)的中部通过支点(12)铰接在车架(11)上,所述的连杆(6)与变挡杆(8)相铰接,变挡杆(8)与发动机的变挡轴(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九献张元久胡济荣
申请(专利权)人:胡济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