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面粉漂白工艺,它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混合室内的混合机中,同时,将含臭氧80%以上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所述混合机中;面粉与臭氧在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进入打包机打包。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开创了一条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道路。(*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用面粉漂白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面粉加工领域,具体说是涉及食用面粉漂白工艺。
技术介绍
:食用面粉的主要成份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各种无机盐外,还含有核酸、酶和色素。为改善食用面粉的色泽,增加白度,食用面粉加工中常采用添加化学氧化剂进行漂白。最常用的氧化剂是过氧化苯甲酰,但经这类氧化剂漂白过的面粉往往会产生氧化剂残留物,即分解后生成苯甲酸残留在面粉中,并随制成的食品进入人体中。在人体内部,大部分苯甲酸于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生成马尿酸,而随尿液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辛酸化合而解毒。但上述二种苯甲酸的解毒都是在人体肝脏内进行的,因此,对肝功能衰弱人员身体损害较大。其次,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86》的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在食用面粉中的最大用量为60PPM,即0.06克/公斤面粉,而由于过氧化苯甲酰在食用面粉中的不均匀性,使得局部面粉超标,危害人的身体;更有甚者,一些厂家在利益驱使下,增大过氧化苯甲酰在食用面粉中的添加量,造成苯慢性中毒,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进行无毒漂白食用面粉工艺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诸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面粉漂白工艺,利用本工艺漂白的食用面粉无有害物质残留,且生产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食用面粉漂白工艺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混合室内的混合机中,同时,将含臭氧80%以上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所述混合机中;面粉与臭氧在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进入打包机打包。所述混合机为离心式混合机;所述面粉在反应仓滞留40分钟,在除味仓内-->滞留40分钟,当然,也可以在反应仓滞留60分钟;在除味仓内滞留60分钟,或更长时间;所述臭氧占空气重量比的90%,当然,臭氧的浓度越高越好;连通反应仓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管道内的风力温度为40℃,也可为60℃或更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以臭氧做氧化剂漂白食用面粉,其原理是氧化食用面粉中的呈色物质(类胡萝卜素及其含氧衍生物,也称叶黄素类色素)使呈色物质分子中的共轭体系破裂而退色,氧化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一些小分子醛酮和羧酸。由于是采用气体漂白,漂白后的面粉经除味后没有残留物滞留,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臭氧的制取是廉价的,使得按照本专利技术工艺生产的漂白食用面粉成本低,为我国取消食用面粉添加增白剂开创了一条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很好的经济效益的道路。通过对漂白后食用面粉萃取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了一些未知峰,但其含量甚微,约占油脂总量的1.5%;通过对漂白食用面粉的酸介测定,为脂肪酸。采用国标GB/T15684-1995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测定,同时进行水分测定,其脂肪酸含量为59.7KOHmg/100g,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值80KOHmg/100g;水分含量12.48%,完全符合食用标准。测定方法如下:1、方法原理:在室温下用无水乙醇提取小麦中的脂肪酸,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2、操作步骤:a、提取:称10±0.01g小麦粉于具塞三角瓶中,并用移液管加入50mL无水乙醇,置振荡器上镇摇10min。b、过滤:振荡后静置数分钟,在玻璃漏斗中放入滤纸过滤,弃去最初几滴滤液,用25mL比色管收集滤液25mL。c、滴定:将比色管收集的25mL滤液移入三角瓶中,并用5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分三次洗涤比色管,洗涤溶液一并倒入三角瓶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记下所耗用氢氧化钾-乙醇毫升数,同时作空白试验。实验结果如下: 样品 水分含量(%) 脂肪酸含量(KOHmg/100g)未经臭氧处理小麦粉 12.52 52.3经臭氧处理小麦粉 12.48 59.7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食用面粉漂白工艺的工艺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搅龙输送到设置在混合室上部的离心式混合机面粉入口,同时,将含臭氧80%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离心式混合机空气入口;面粉与臭氧在该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下部的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10分钟;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温度为40℃的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10分钟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通过搅龙输送进入打包机打包。实施例2: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搅龙输送到设置在混合室上部的离心式混合机面粉入口,同时,将含臭氧90%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离心式混合机空气入口;面粉与臭氧在该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下部的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40分钟;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温度为50℃的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40分钟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通过搅龙输送进入打包机打包。实施例3: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搅龙输送到设置在混合室上部的离心式混合机面粉入口,同时,将含臭氧95%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离心式混合机空气入口;面粉与臭氧在该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下部的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60分钟;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温度为60℃的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60分钟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通过搅龙输送进入打包机打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面粉漂白工艺,它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混合室内的混合机中,同时,将含臭氧80%以上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所述混合机中;面粉与臭氧在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进入打包机打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面粉漂白工艺,它包括前段制粉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前段制粉工艺制成的面粉通过输送设备输送到混合室内的混合机中,同时,将含臭氧80%以上重量比例的空气也输送到所述混合机中;面粉与臭氧在混合机中经过充分混合后,从混合机出口落入混合室内并自混合室底部的出口落入设置在混合室下方的反应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然后将反应仓内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提升输送到第一级气、粉分离器内,经分离后的面粉通过管道输送到该气、粉分离器下方的除味仓内滞留10分钟以上消除异味;经过除味的面粉经管道通过风力输送到第二级气、粉分离器进行气粉分离,分离后的面粉即可进入打包机打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崇旺,
申请(专利权)人:范崇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