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73414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8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涉及环境保护装置领域,主要由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实时在线自动测量系统、放射性气溶胶样品全自动采样测量系统、环境气象参数实时在线自动测量系统、数据采集、存储、加密、传输和分析系统;远程系统运行状态监测、故障报警和自动控制系统、智能电力监控及配电系统、自动空调系统、防雷系统和大板方舱一体化站房等九大系统组成,采用一体化集成式方舱结构,全部设备安装集成在方舱内外。解决了气溶胶样品长期依靠手动采样、手动测量的难题,实现了野外条件下气溶胶样品实时在线全自动采样测量、核素自动识别、放射性活度自动分析、数据自动采集传输等功能,并且实现了全自动实时在线预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装置领域,具体地指一种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
技术介绍
测量辐射环境剂量有时候并不是单单测量该环境下的γ剂量率,有时候还得考虑在该环境下的气候环境,比如温度、湿度、海拔等外部因素,另外为了更为准确地测量该环境下的核辐射还往往需要测量该环境下的产生辐射的核素的类别。现有技术中对于这些情况的测量往往需要人工采样、人工测量和人工分析,对于处在城市的环境来说,这样的情况还能满足测量人员的工作需求,但是对于气候环境恶劣地区的测量工作,靠人工作业显然是难以完成的。专利号为“CN202627584U”的一种名为“辐射环境监测站”的专利技术专利介绍了一种采用高压电离室作为辐射监测设备的技术方案,该监测站通过在舱体集成自动气象站、高压电离室等设备,既能快速检测所处环境下的气候,也能快速检测该环境下的辐射水平,但是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高压电离室只能测量该环境下的γ剂量率,难以判断核素的种类,而且数据较为单一,无法对比比较;没有数据处理设备,采集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处理;没有通讯设备,不能将数据传递出来,无法对该地区生活的人员产生预警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包括由大板构成的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舱体,舱体由舱顶、舱壁和舱底构成,舱底.上开设有地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象站,所述的气象站布置于舱顶.的上方,气象站下方连接有支杆,支杆的下端固定在舱壁.的外侧;γ剂量率仪,所述的γ剂量率仪固定在舱顶.的上端面;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的进气口穿过舱顶.布置于舱顶.的上方、排气口穿过舱底.与舱体外部相通;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行模块包括设置于舱体内的有线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和平板电脑;所述的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气象站、γ剂量率仪和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连接,输出端与通讯模块和平板电脑连接;供电单元,所述的供电单元包括外接市电、备用发电机、UPS电源主机和蓄电池;所述的UPS电源主机分别与平板电脑、数据采集器、Y剂量率仪和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电连接;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布置于舱体内靠近左侧舱壁.;所述的发电机布置于舱体内靠近右侧舱壁.的后方角落;所述的蓄电池、UPS电源主机、数据采集器、平板电脑依次叠加放置于舱体内靠近右侧舱壁.的前方角落的机柜上,机柜与发电机之间的舱体内设置有工作空间。进一步的所述的γ剂量率仪上罩有保温罩;所述的保温罩固定在舱顶.的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的通讯模块还包括与有线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的布置于机柜上的VPN加密机;所述的VPN加密机电连接于数据采集器和平板电脑。进一步的所述的工作空间包括设置于舱体内位于机柜和发电机之间的工作台和座椅。进一步的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包括机座和支架;所述机座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端的侧板以及固定在侧板上端的顶板,支架固定在底座的上端面,机座上设置有:采样装置,采样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智能抽气装置;所述的智能抽气装置上连接有采样头;所述的采样头与固定在顶板上的采样气室连通;所述的采样气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固定在底座的上端面;制样单元,制样单元包括滤膜和设置于支架上的样品封装膜装置;所述的滤膜一端连接于滤膜存储装置,并沿采样头和采样气室之间的间隙布置,另一端与测量装置连接,滤膜行进路线上设置有样品封装膜装置;所述的样品封装膜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位于采样气室的下方;样品回收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用于存储已被测量装置检测过的样品;张紧装置,布置于滤膜行进路线上,用于张紧滤膜。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样气室包括安装在顶板上的开设有进气口的采样斗和固定在采样斗下端的“V”型框架;所述的框架两侧分别对应两个采样头,框架面向采样头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滤膜布置于密封圈与采样头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采样气室上设置有驱动其上下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上端固定在采样斗上,下端固定在顶板上端面;所述的框架通过驱动装置向下运动使密封圈压紧滤膜并与采样头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框架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的顶板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固定在侧板上,其上端设置有与限位板对应的定位支撑;所述的定位支撑穿过限位板与限位板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溴化镧谱仪、围绕在溴化镧谱仪外侧的测量样品缠绕装置和布置在测量样品缠绕装置与壳体之间的铅室。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样品缠绕装置为围绕在溴化镧谱仪外侧的环形开口结构,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相对的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样品依次缠绕在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三滑轮布置于样品缠绕装置的内外两侧。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有:1、本装置能够实现自动采样、自动制样、自动测量及自动数据采集与传输多功能的集成,解决了长期以来需要用人工采样、人工制样、人工测量、人工处理数据的难题;2、在野外恶劣环境,人员无法正常作业时,本装置具有特别的优势,彻底解决了因野外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测量环节的干扰;3、本装置集成有定时采样、定量采样、连续采样、量化制样、及时测量并能在线实时数据处理和传输等功能,智能化程度高,采集的数据能够及时处理和传递,实现精确的环境监测模式;4、本装置具有双仪器测量γ剂量率的功能,两种仪器数据相互比较对比,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也能及时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5、本装置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软件,可自行处理采集数据,不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很高。另外,在需要人工操作时,还能在监测站内部进行人工数据处理分析,具有人工获取谱数据、峰型刻度、能量刻度、效率刻度、寻峰、核素识别、核素剂量率贡献百分比计算、活度计算等动能。【附图说明】图1:本监测站的轴视图;图2:本监测站的右视图;图3:本监测站的主视图;图4:本监测站的左视图;图5:本监测站的后视图;图6:本监测站的仰视图;图7:本监测站去除一侧舱壁的左视图;图8:本监测站去除一侧舱壁的主视图;图9:本监测站去除一侧舱壁的右视图;图10:本监测站去除舱顶的俯视图;图11:本监测站中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结构示意图(采样气室未与采样头贴紧);图12:本监测站中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结构示意图采样气室与采样头贴紧);图13:本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的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 一舱体;1.1一舱顶;1.2一舱壁;1.3一舱底;1.4一地漏;2—气象站;3—支杆;4一 γ剂量率仪;5—保温罩;6—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01—机座;602—支架;603—智能抽气装置;604—采样头;605—采样气室;606—封装膜;607—测量装置;608—滤膜;609—滤膜存储装置;610—采样斗;611—框架;612—壳体;613—溴化镧谱仪;614—测量样品缠绕装置;615—铅室;616—驱动装置;617—限位板;618—定位支撑;619—密封圈;620—封装膜转筒;621—第一主动轮;622—回收转筒;623—第二主动轮;624—齿轮驱动装置;625—第一从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集成式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包括由大板构成的辐射环境全自动监测站舱体(1),舱体(1)由舱顶(1.1)、舱壁(1.2)和舱底(1.3)构成,舱底(1.3)上开设有地漏(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象站(2),所述的气象站(2)布置于舱顶(1.1)的上方,气象站(2)下方连接有支杆(3),支杆(3)的下端固定在舱壁(1.2)的外侧;γ剂量率仪(4),所述的γ剂量率仪(4)固定在舱顶(1.1)的上端面;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的进气口(7)穿过舱顶(1.1)布置于舱顶(1.1)的上方、排气口(8)穿过舱底(1.3)与舱体(1)外部相通;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行模块包括设置于舱体(1)内的有线通讯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11)和平板电脑(12);所述的数据采集器(11)的输入端分别与气象站(2)、γ剂量率仪(4)和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连接,输出端与通讯模块和平板电脑(12)连接;供电单元,所述的供电单元包括外接市电、备用发电机(13)、UPS电源主机(9)和蓄电池(14);所述的UPS电源主机(9)分别与平板电脑(12)、数据采集器(11)、γ剂量率仪(4)和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电连接;所述的放射性气溶胶全自动监测仪器(6)布置于舱体(1)内靠近左侧舱壁(1.2);所述的发电机(13)布置于舱体(1)内靠近右侧舱壁(1.2)的后方角落;所述的蓄电池(14)、UPS电源主机(9)、数据采集器(11)、平板电脑(12)依次叠加放置于舱体(1)内靠近右侧舱壁(1.2)的前方角落的机柜(27)上,机柜(27)与发电机(13)之间的舱体(1)内设置有工作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刘玉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瑞核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