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DMOS器件包括:栅端口、驱动电阻和若干DMOS单元,每个DMOS单元均包括栅极,所述栅端口与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DMOS单元的栅极分别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DMOS器件中设置栅端口的驱动电阻,降低了DMOS单元的开关速度,并抑制了高频振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涉及一种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DMOS器件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结构类似,也有源、漏、栅等电极,但是漏端击穿电压高。DMOS器件主要有两种类型,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VDMOSFET(verticaldouble-diffusedMOSFET)和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LDMOSFET(lateraldouble-diffusedMOSFET)。参照图1,DMOS器件是由成百上千的单一结构的DMOS单元所组成的,这些单元的数目是根据一个芯片所需要的驱动能力所决定的,DMOS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芯片的驱动能力和芯片面积,故而DMOS单元的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但DMOS单元处于高频状态时,由于输入阻抗降低,在某个频率范围内甚至变成负阻,导致开关速度过快,从而引发高频振荡。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DMOS单元的开关速度,抑制高频振荡。(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所述DMOS器件包括:栅端口、驱动电阻和若干DMOS单元,每个DMOS单元均包括栅极,所述栅端口与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DMOS单元的栅极分别连接。其中,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上表面设有栅氧化层,所述栅极为栅极多晶硅,所述驱动电阻和所述栅极多晶硅设于栅氧化层上表面。其中,所述外延层内设有体区,所述体区内设有N阱区和P阱区,所述N阱区为所述DMOS单元的源极,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源端口,所述源端口与每个DMOS单元的源极连接。其中,所述外延层下表面设有衬底,所述衬底为所述DMOS单元的漏极,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漏端口,所述漏端口与每个DMOS单元的漏极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所述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在衬底的上表面生长外延层;S2:在所述外延层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生长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层;S3:对所述多晶硅层上表面除待设置驱动电阻外的区域进行掺杂;S4:对掺杂后的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保留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并形成栅极多晶硅,所述栅极多晶硅为DMOS单元的栅极;S5:对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进行掺杂,以形成所述驱动电阻;S6:将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栅极多晶硅相连,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DMOS器件的栅端口连接。其中,步骤S6包括:S601:在上一步所形成的结构上表面淀积介质层,并在所述驱动电阻上方的介质层上开设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在所述栅极多晶硅上方的介质层上开设第三接触孔;S602:进行金属淀积和回刻,以使得所述驱动电阻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和第三接触孔相连接,所述驱动电阻通过第一接触孔与所述栅端口连接。其中,在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S101:在所述外延层上表面生长初始氧化层;S102:剥除所述初始氧化层,以打开有源区;步骤S2中,所述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层生长于所述有源区内。其中,步骤S4和S5还包括:S401:对所述外延层进行注入,以形成体区;步骤S5还包括:对除位于所述驱动电阻正下方以外的体区均进行注入掺杂,以形成N阱区,所述N阱区为DMOS单元的源极;步骤S5和S6之间还包括:在上一步所形成的结构的上表面淀积侧墙,利用所述侧墙向所述体区进行注入,以形成P阱区;步骤S601还包括:在所述源极之上开设第四接触孔;步骤S602还使得所述源极与所述DMOS器件的源端口连接。其中,步骤S6之后还包括:对所述衬底下表面进行减薄和金属沉积处理,所述衬底为DMOS单元的漏极,将所述漏极与所述DMOS器件的漏端口连接。其中,步骤S5还包括:通过调整对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的掺杂浓度,以调整所述驱动电阻的阻值。(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DMOS器件中设置栅端口的驱动电阻,降低了DMOS单元的开关速度,并抑制了高频振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DMOS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1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2步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3步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4步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5步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6步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7步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8步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9步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10步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中第11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述DMOS器件包括:栅端口、驱动电阻和若干DMOS单元,每个DMOS单元均包括栅极,所述栅端口与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DMOS单元的栅极分别连接。为保证驱动电阻的体积足够小,以节省电路的布线空间,优选地,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外延层,所述外延层上表面设有栅氧化层,所述栅极为栅极多晶硅,所述驱动电阻和所述栅极多晶硅设于栅氧化层上表面。优选地,所述外延层内设有体区,所述体区内设有N阱区(即图中的“N+”区域)和P阱区(即图中的“P+”区域),所述N阱区为所述DMOS单元的源极,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源端口,所述源端口与每个DMOS单元的源极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延层下表面设有衬底,所述衬底为所述DMOS单元的漏极,所述DMOS器件还包括:漏端口,所述漏端口与每个DMOS单元的漏极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所述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参照图3,所述方法包括:S1:在衬底的上表面生长外延层;S2:在所述外延层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生长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层;S3:对所述多晶硅层上表面除待设置驱动电阻外的区域进行掺杂;S4:对掺杂后的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保留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并形成栅极多晶硅,所述栅极多晶硅为DMOS单元的栅极;S5:对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进行掺杂,以形成所述驱动电阻;S6:将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栅极多晶硅相连,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DMOS器件的栅端口连接。为便于实现步骤S6,优选地,步骤S6包括:S601:在上一步所形成的结构上表面淀积介质层,并在所述驱动电阻上方的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MOS器件包括:栅端口、驱动电阻和若干DMOS单元,每个DMOS单元均包括栅极,所述栅端口与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DMOS单元的栅极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集成驱动电阻的DMOS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OS器件包括:栅端口、驱动电阻和若干DMOS单元,每个DMOS单元均包括栅极,所述栅端口与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每个DMOS单元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制作方法包括:S1:在衬底的上表面生长外延层;S2:在所述外延层的上表面从下到上依次生长栅氧化层和多晶硅层;S3:对所述多晶硅层上表面除待设置驱动电阻外的区域进行掺杂;S4:对掺杂后的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保留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并形成栅极多晶硅,所述栅极多晶硅为DMOS单元的栅极;S5:对所述待设置驱动电阻的区域进行掺杂,以形成所述驱动电阻;S6:将所述驱动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栅极多晶硅相连,所述驱动电阻的另一端与DMOS器件的栅端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S601:在上一步所形成的结构上表面淀积介质层,并在所述驱动电阻上方的介质层上开设第一接触孔和第二接触孔,在所述栅极多晶硅上方的介质层上开设第三接触孔;S602:进行金属淀积和回刻,以使得所述驱动电阻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和第三接触孔相连接,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远飞,何昌,姜春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