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置物装置,该置物装置包含一下承座、一上架座及衔接下承座与上架座间之衔接调整组件,于下承座内形成置物空间,而藉由衔接调整组件可使上架座可呈收合于下承座顶端面,或可调整其倾斜角度,因此,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置物装置设置于各式家具上后,于上架座收合于下承座上时,系呈现平整的台面,使物品可放置于上架座顶端处,另藉由下承座内容置空间之设置,可将物品收纳于下承座内,并藉由覆盖于下承座上之上架座,使物品适当收藏,另藉由可呈多种倾斜角度之上架座,使物品得以摆置于上架座处,即可利于阅读或作为其它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供物品作多种用途使用的置物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人们会依各种用途而添购各式的家具,如桌子可供放置物品,如置物柜可供容置物品,因此于坊间即有各式之家具可供消费者依需求而选购。然随着居住空间越趋于小型化及经济上之考虑,越多的家具设计已从多用途来考虑,使消费者选购单一家具后,可同时供多用途使用,例如附有抽屉的桌子,即可供放置及容置物品,使消费者得以因家具的多用途设计,增加更多的生活空间。但目前所见及之多用途家具均是具有一特定的用途,再藉由构件之附加而具备其它的功能,因此制造者于设计时须顾及基本用途,而使结构的设计上有所局限,而无法提供一通用型的多用途对象以广泛应用于各式家具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用途置物装置,该置物装置可固设于各式具有平台面之家具上,例如桌子或柜子等等,置物装置包含了一可旋转并可呈多种倾斜角度之上架座及一具有多个置物空间之下承座,于上架座收合于下承座上时,系呈平整之台面,而得以置放物品于上架座顶端处,如桌子或柜子之台面型态,且可将物品收纳于下承座内,藉由覆盖于下承座上之上架座使物品隐密收藏,再藉由可呈多种倾斜角度之上架座,使书籍、平板计算机等类的物品得以摆置于上架座处,以利于阅读,因此,藉此通用型之置物装置,即可具备多种用途,使制造者可广泛应用于各式的家具上,消费者也可获得一多用途的家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置物装置,该置物装置包含一下承座、一上架座及衔接下承座与上架座间之衔接调整组件;下承座周缘形成凸部,凸部上环设数定位孔,于凸部内周缘形成往上延伸之框部,于框部内形成置物空间,另于下承座两侧中央处形成通槽;上架座对应下承座之形状,于两侧形成往下延伸之凸片,凸片内形成长孔,下承座前端枢设于两侧凸片之长孔间;衔接调整组件包含了枢设于上架座底端之支撑片,位于下承座通槽内并与支撑片枢设之移动片及位置下承座底端之锁定片,其中下承座底端固设一底盖,移动片位于下承座与底盖之间,并于通槽内前后移动,下承座之底端面均布横向之斜槽,另锁定件枢设于底盖底端处,锁定件前顶端形成斜卡块,斜卡块以弹性组件抵靠而保持于往上作动,并于底盖上对应斜卡块处形成贯通之穿槽,于移动片移至斜卡块处时,斜卡块将移动片定位。藉由上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于下承座内即提供一可放置物品之空间,且藉由衔接调整装置,可使上架座调整倾斜角度,也可收合呈平面状态。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上架座前端缘面枢设一旋盖。藉由上架座前端旋盖之设置,使上架座呈倾斜状时,可藉旋盖而供物品放置并定位于上架座上。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上架座前端缘面形成凹陷之长槽,长槽前端处形成往下再延伸枢转槽,另于旋盖前底端形成往下延伸之枢座,并于旋盖后端形成弧凹槽,旋盖之枢座与上架座之枢转槽间并以梢杆枢接。藉由上述上架座与旋盖间之枢接型态,易于旋动旋盖。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上架座底端形成往下延伸之枢接片,而于衔接调整装置之支撑片上端形成对应可枢设之上枢接部,另支撑片下端形成下枢接部,而移动片上端则形成对应可枢设下枢接部之凸座。藉由衔接调整装置之支撑片与移动片间之枢接关系,使上架座可以枢点而呈倾斜状态。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下承座之通槽上端两侧各形成宽径加大之限位缘面,另移动片之凸座下端形成宽度与下承座通槽宽度相同之上定位部,上定位部底端延伸宽径加大之下限位部,使移动片位于底盖与下承座间。藉由移动座之上定位部与下限位部之设置,使移动片可定位于下承座与底盖之间。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下承座通槽后端之槽道内两侧各形成弧凸部,另于衔接调整组件之移动片后端形成斜向延伸之二弹性部,弹性部后端外侧形成凸面。藉由移动片之弹性部与通槽之弧凸部配合,于上架座收合时呈定位状态。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衔接调整组件之锁定件后端形成凸粒,并于凸粒与底盖间设有弹性组件。藉由弹性组件之设置,使锁定件之斜卡块保持于穿过穿槽之状态。前述之多用途置物装置,其中下承座之框部内部以隔条区隔数呈凹陷状之置物空间,于框部前端缘形成横向延伸之前挡边,并于框部两侧于前挡边的上端处形成横向之螺孔,以与上架座之长孔对应并以固结组件枢接,且于框部两侧自螺孔处往后延伸之外侧端边形成突出状之挡缘;另于通槽后端域之框部两侧各形成往前延伸之定位框,定位框顶端面固设一上盖。藉由下承座内部数置物空间及两侧前挡边之设置,使下承座确实可供容纳更多物品,且供上架座旋转调整倾斜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立体组合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立体俯视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立体仰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局部构件的立体仰视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组合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局部俯视平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平面动作图(一)。图8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平面动作图(二)。图9为本技术的置物装置的平面动作图(三)。图中附图标记为:10下承座;11凸部;111定位孔;12框部;121隔条;122置物空间;123前挡边;124螺孔;125挡缘;13通槽;131弧凸部;14限位缘面;15定位框;151凹槽;152穿孔;16上盖;161凸梢;17底盖;171凹槽;172固结组件;173凸框部;174耳部;175穿槽;20上架座;21台面;22补强肋;23凸片;231长孔;24固结组件;241螺孔;25旋盖;251枢座;252通孔;253弧凹槽;26长槽;261枢转槽;262枢孔;27梢杆;28枢接片;281旋动空间;282枢接孔;29卡梢;30衔接调整组件;31支撑片;311上枢接孔;312下枢接孔;32移动片;321凸座;322穿梢;323上定位部;324下限位部;325斜槽;326弹性部;327凸面;33锁定件;331枢座;332枢轴;333斜卡块;334弹性组件;335凸粒;40家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参看图1所示,本技术之置物装置包含了下承座10及上架座20,于下承座10与上架座20间设有衔接调整组件30。请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下承座10呈框架型态,于下承座10周缘形成凸部11,于凸部11上环设数定位孔111,可藉由固结组件将下承座10固设于各式家具顶端之台面上,例如桌子或柜子等型式之家具,于凸部11内周缘形成往上延伸框部12,于框部12内部即以隔条121区隔数呈凹陷状之置物空间122,于框部12前端缘形成横向延伸之前挡边123,并于框部12两侧于前挡边123的上端处形成横向之螺孔124,且于框部12两侧自螺孔124处往后延伸之外侧端边形成突出状之挡缘125。另于下承座10两侧中央处形成贯穿之通槽13,该通槽13系由前挡边123处往后延伸下承座10后端处,于通槽13后端之槽道内两侧各形成弧凸部131,且于通槽13上端之两侧各形成宽径加大的限位缘面14,两侧之限位缘面14与通槽13两侧呈平行,且同样由下承座10前端往后延伸,另于通槽13后端区域之框部12两侧处,也各形成形往前延伸之定位框15,两侧之定位框15之顶端面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下承座、一上架座及衔接下承座与上架座间之衔接调整组件;下承座周缘形成凸部,凸部上环设数定位孔,于凸部内周缘形成往上延伸之框部,于框部内形成置物空间,另于下承座两侧中央处形成通槽;上架座对应下承座之形状,于两侧形成往下延伸之凸片,凸片内形成长孔,下承座前端枢设于两侧凸片之长孔间;衔接调整组件包含了枢设于上架座底端之支撑片,位于下承座通槽内并与支撑片枢设之移动片及位置下承座底端之锁定片,其中下承座底端固设一底盖,移动片位于下承座与底盖之间,并于通槽内前后移动,下承座之底端面均布横向之斜槽,另锁定件枢设于底盖底端处,锁定件前顶端形成斜卡块,斜卡块以弹性组件抵靠而保持于往上作动,并于底盖上对应斜卡块处形成贯通之穿槽,于移动片移至斜卡块处时,斜卡块将移动片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全,
申请(专利权)人:吴耀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