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822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包括一螺纹套管与一塑料内芯管,此塑料内芯管嵌固于螺纹套管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进水管脚设置为螺纹套管与塑料内芯管的分体结构,再进行组装形成一体,不仅有效降低龙头管脚的材料成本,而且实现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环保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水龙头,特别是指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浴缸龙头进水管脚大多采用铜合金锻造成型,由于铜资源相对较少,用全铜的进水管脚成本较高。另外,铜合金中铅含量较高,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材料成本低,且具环保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的龙头进水管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中:包括一螺纹套管与一塑料内芯管,此塑料内芯管组合于螺纹套管中;所述塑料内芯管的上端凸伸于螺纹套管之外,并且凸伸于螺纹套管上部的塑料内芯管上形成环形凹槽。所述螺纹套管采用金属材料成型,其外表面设置配合外螺纹。所述金属材料为铜、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所述塑料内芯管的外径与螺纹套管内径相适配,其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凸筋,以便与螺纹套管形成嵌固配合。所述塑料内芯管的上端凸伸于螺纹套管之外,并且凸伸于螺纹套管上部的塑料内芯管上形成环形凹槽。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将进水进水管脚设置为螺纹套管与塑料内芯管的分体结构,再进行组装形成一体,不仅有效降低龙头管脚的材料成本,而且实现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环保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于龙头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包括一螺纹套管I与一塑料内芯管2,此塑料内芯管2嵌固于螺纹套管I中。所述螺纹套管I是采用金属锻造成型,其外表面设置配合外螺纹11,金属材料可采用铜、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此螺纹套管I可满足龙头管脚的配合与龙头本体A的配合扭力及接合力,并且其锻造成型工艺简单,机加工工艺简单,同时节省铜材料的用量,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所述塑料内芯管2是采用无毒性材质,且具有抗候性与抗压性之塑材,以降低金属成本支出及避免金属物释放出的有害分子,而且注塑成型工艺简单。此塑料内芯管2的外径与螺纹套管I内径相适配,其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凸筋21,以便与螺纹套管I形成嵌固配合;此塑料内芯管2的上端凸伸于螺纹套管I之外,并且凸伸于螺纹套管I上部的塑料内芯管上形成环形凹槽22以便配合密封件与龙头本体A形成密封配合。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龙头进水管脚设置为螺纹套管I与塑料内芯管2的分体结构,再进行组装形成一体,不仅有效降低龙头管脚的材料成本,而且实现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环保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主权项】1.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螺纹套管与一塑料内芯管,此塑料内芯管组合于螺纹套管中;所述塑料内芯管的上端凸伸于螺纹套管之外,并且凸伸于螺纹套管上部的塑料内芯管上形成环形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采用金属材料成型,其外表面设置配合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为铜、铝合金或者不锈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内芯管的外径与螺纹套管内径相适配,其外表面设置有纵向凸筋,以便与螺纹套管形成嵌固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包括一螺纹套管与一塑料内芯管,此塑料内芯管嵌固于螺纹套管中。本技术通过将进水管脚设置为螺纹套管与塑料内芯管的分体结构,再进行组装形成一体,不仅有效降低龙头管脚的材料成本,而且实现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环保功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IPC分类】F16L9-147【公开号】CN204592602【申请号】CN201420755391【专利技术人】何永强, 林荣发, 尤齐川 【申请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头进水管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螺纹套管与一塑料内芯管,此塑料内芯管组合于螺纹套管中;所述塑料内芯管的上端凸伸于螺纹套管之外,并且凸伸于螺纹套管上部的塑料内芯管上形成环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强林荣发尤齐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