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云清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56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飞轮,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自行车中轴设在箱体内,其两端分别从设在箱体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个曲柄相连,所述曲柄的末端设有脚踏,所述自行车中轴上固定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飞轮之间的变速箱中设有第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所述链轮与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二变速轮组、第二变速轮组与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个传动链轮的齿数不同,提高链轮之间的传动比,增加自行车后轮的转速,提高自行车的行车速度,变速系统为固定式,制造工艺简单,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减少,增加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的说是能够提高行驶速度的一种自行车。技术背景我国人口众多,自行车是人民日行出门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而我国的自 行车使用量也位居全球首位,目前巿场上的自行车种类很多,普遍的可以分为 变速自行车和不变速自行车,不变速自行车是由链轮带动单级飞轮,从而驱动 自行车后轮运转以一定的速度前进,这种自行车速度单一且较慢,而变速自行 车则是在单级飞轮的基础上,增加几片飞轮片,与中轴上的链轮结合,组成各 种不同的传递比,从而改变了自行车的速度,但是由于工艺比较复杂,给维修 和保养都造车不便,制造成本也较高,同时这些自行车体型大、重量大,为使 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体型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 较低、车速较快的一种自行车。为解决卜.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飞轮,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自行车中轴设在箱体内,其两端分别从 设在箱体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个曲柄相连,所述曲柄的末 端设有脚踏,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中轴上固定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飞轮之间的变速箱中设有第 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所述链轮与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变 速轮组、第二变速轮组与飞轮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链轮固定设置在自行车中轴上。所述自行车中轴的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箱体上。 所述第一变速轮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大链轮和第一小链轮,所述第一 大链轮和第一小链轮设在第一转动轴上,所述第一大链轮、第一小链轮与第一 转动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大链轮、第一小链轮固定设置在轴承上,所述 第一转动轴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所述第二变速轮组包括第二转动轴、第二大链轮和第二小链轮,所述第二 大链轮和第二小链轮设在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大链轮、第二小链轮与第二 转动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二大链轮、第二小链轮固定设置在轴承上,所述 第二转动轴固定设置在箱体上。所述链轮、第一大链轮与第二大链轮的齿数分别为28 32齿,所述第一小 链轮、第二小链轮与飞轮的齿数分别为1S 20齿。 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利用链条带动链轮进行传动,因为各个传 动链轮的齿数不同,提高了链轮之间的传动比,增加了自行车后轮的转速,提 高了自行车的行车速度也节省了体力,同时因为变速系统采用固定式,制造工 艺简单,链轮与链条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维修简单便于保养,增加了自行车 的使用寿命,该技术体型小、重量轻,车座和车把的高度可以随时调节, 适合各类人群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变速箱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各个链轮之间的传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l所示的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2、飞轮 13,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1,变速箱1包括箱体12,自行车中轴2设在箱 体12内,其两端分别从设在箱体12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 个曲柄4相连,曲柄4的末端设有脚踏5,自行车中轴2上固定设有链轮3,链 轮3与飞轮13之间的变速箱1中设有第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链轮3与 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二变速轮组、第二变速轮组与飞轮13之间通过 链条进行传动,链轮3固定设置在自行车中轴2上,自行车中轴2的两端设有 轴承、轴承座,轴承座固定设置箱体12上。如图2所示,第一变速轮组包括第一转动轴6、第一大链轮7和第一小链轮 8,第一大链轮7和第一小链轮8设在第一转动轴6上,第一大链轮7、第一小 链轮8与第一转动轴6之间设有轴承,第一大链轮7、第一小链轮8固定设置在 轴承上,第一转动轴6固定设置在箱体12上,第二变速轮组包括第二转动轴9、 第二大链轮10和第二小链轮11,第二大链轮10和第二小链轮11设在第二转动 轴9上,第二大链轮IO、第二小链轮11与第二转动轴9之间设有轴承,第二大 链轮10、第二小链轮11固定设置在轴承上,第二转动轴9固定设置在箱体12 上。如图3所示,链轮3转动,通过链条带动第一变速轮组中的第一小链轮8, 第一小链轮8与第一大链轮7固定在同一轴承上,第一大链轮7同步运转,第 一大链轮7通过链条带动第二变速轮组中的第二小链轮11,第二小链轮11与第 二大链轮10固定在同一轴承上,第二大链轮10同步运转,通过链条带动飞轮 13,链轮3、第一大链轮6与第二大链轮10的齿数分别为28 32齿,第一小链 轮8、第二小链轮11与飞轮13的齿数分别为18 20齿。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2)、飞轮(13),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1),所述变速箱(1)包括箱体(12),所述自行车中轴(2)设在箱体(12)内,其两端分别从设在箱体(12)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个曲柄(4)相连,所述曲柄(4)的末端设有脚踏(5),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中轴(2)上固定设有链轮(3),所述链轮(3)与飞轮(13)之间的变速箱(1)中设有第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所述链轮(3)与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二变速轮组、第二变速轮组与飞轮(13)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链轮(3)固定设置在自行车中轴(2)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自行车中轴(2) 的两端设有轴承、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箱体(12)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变速轮组包括第一转动轴(6)、第一大链轮(7)和第一小链轮(8),所述第一大链轮(7) 和第一小链轮(8)设在第一转动轴(6)上,所述第一大链轮(7)、第一小链 轮(8)与第一转动轴(6)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大链轮(7)、第一小链轮 (8)固定设置在轴承上,所述第一转动轴(6)固定设置在箱体(12)上。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变速轮组包括 第二转动轴(9)、第二大链轮(10)和第二小链轮(11),所述第二大链轮(10) 和第二小链轮(11)设在第二转动轴(9)上,所述第二大链轮(10)、第二小 链轮(11)与第二转动轴(9)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二大链轮(10)、第二小 链轮(11)固定设置在轴承上,所述第二转动轴(9)固定设置在箱体(12)上。6、根据权利要求l、 2、 3、 4、 5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其特征是 所述链轮(3)、第一大链轮(6)与第二大链轮(10)的齿数分别为28 32齿, 所述第一小链轮(8)、第二小链轮(11)与飞轮(13)的齿数分别为18 20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飞轮,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自行车中轴设在箱体内,其两端分别从设在箱体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个曲柄相连,所述曲柄的末端设有脚踏,所述自行车中轴上固定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与飞轮之间的变速箱中设有第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所述链轮与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自行车中轴(2)、飞轮(13),所述自行车车架上设有变速箱(1),所述变速箱(1)包括箱体(12),所述自行车中轴(2)设在箱体(12)内,其两端分别从设在箱体(12)两侧的中轴通孔伸出,分别与自行车的两个曲柄(4)相连,所述曲柄(4)的末端设有脚踏(5),其特征是: 所述自行车中轴(2)上固定设有链轮(3),所述链轮(3)与飞轮(13)之间的变速箱(1)中设有第一变速轮组和第二变速轮组,所述链轮(3)与第一变速轮组、第一变速轮与第二变速轮组、第二变速轮组与飞轮(13)之间通过链条进行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清
申请(专利权)人:宋云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