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包括喷头本体、进墨管、循环管、主墨腔、压力腔、数个喷孔、泵、脱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墨腔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喷孔开设在压力腔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墨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泵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可以将供墨压力控制在一个需要的压力值,并实现墨水在墨腔内的全流动内循环,大大提高了喷头连续工作时间,降低了喷头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喷墨打印机中常用的喷头容易出现喷孔堵塞的情况,例如喷孔容易被气泡、杂质等堵塞,而喷头一旦被堵塞,就会影响打印机的正常运行,降低打印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喷孔一旦出现堵塞的情况,就需要停止喷头的运行,疏通喷孔,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工作量。现代工业喷头均采用“按需喷射”的工作方式。当平时没有接收到喷射指令时,喷头不喷射墨滴,而是依靠自身内部与外部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将墨水保持在喷头喷孔内部;当喷头接收到需要喷射墨滴的指令时,即在内部产生一个压力波将喷孔内的一些墨水喷射出去;当压力波消失,同样由于内外压力差的作用,剩余墨水仍保留在喷头内,直到接收到下次喷射指令。由此可见必须保证喷头内部墨水与外部大气之间有一个相对恒定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是由喷头的供墨系统产生的。如果供墨系统的压力太高,则在喷头内部压力波消失后,墨水不能保持在喷头内而继续喷射甚至连续流出,导致打印质量低劣甚至报废;如果供墨系统的压力太低,则喷头内部的压力波不能克服内外压力差,则墨水无法喷射出,导致打印出现空白。在陶瓷上喷印图案会使用陶瓷墨水,所谓陶瓷墨水就是含有某种特殊陶瓷粉体的悬浊液或乳浊液,通常包括陶瓷粉体、溶剂、分散剂、结合剂、表面活性剂及其它辅料。陶瓷墨水的分散性不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墨水保持在流动状态,不然墨水会出现分层现象,技术人员将喷头的一个进墨口改成了出墨口,使得墨水在喷头内部循环流动,如图1所示。虽然墨水开始了流动,但并不是喷头内的所有墨水都开始流动,由于喷头本身流道的设计导致流动只能在主墨腔内流动,与喷孔连接的压力腔内的墨水并不会完全流动,所以陶瓷粉体还是会沉淀在压力腔内,日积月累就会改变压力腔内的体积或者完全堵塞压力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墨水可以在喷头墨腔内全流动的可调压的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将供墨压力控制在一个需要的压力值,并使墨水在管路内实现内循环,有效防止喷孔堵塞。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包括喷头本体、进墨管、循环管、主墨腔、压力腔、若干个喷孔、泵、脱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墨腔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喷孔开设在压力腔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墨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循环泵相连。作为优选,所述主墨腔顶部设置有墨水进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墨水进口和进墨管相连通,所述循环出口和循环管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泵安装在所述循环管上,所述循环管与进墨管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脱气装置安装在进墨管上,所述脱气装置位于进墨管与循环管之间。所述脱气装置能够有效脱除进入主墨腔中的墨水的气泡,防止出现喷孔被气泡堵塞的情况,提升了喷头的整体性能。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可以将供墨压力控制在一个需要的压力值,并实现墨水在墨腔内的全流动内循环,大大减少了陶瓷粉体的沉淀机率,提高了喷头的使用寿命。因为实现了墨腔内全部墨水的流动,墨水中引起喂'孔堵塞的杂质和气泡也会因为流动而被带走,大大提高了喷头连续工作时间,降低了喷头的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包括喷头本体1、进墨管2、循环管3、主墨腔4、压力腔5、若干个喷孔6、循环泵7、脱气装置8、精密压力传感器9和控制器10,所述主墨腔4与所述压力腔5连接,所述喷孔6开设在所述压力腔5底部,所述精密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所述进墨管2上,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所述精密压力传感器9和循环泵7相连。所述主墨腔4顶部设置有墨水进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墨水进口和所述进墨管2相连通,所述循环出口和所述循环管3相连通。所述泵7安装在所述循环管3上,所述循环管3 —端与所述进墨管2相连通。所述脱气装置8安装在所述进墨管2上,所述脱气装置8位于所述进墨管2与循环管3之间。工作原理:一种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工作时,墨水通入进墨管2,脱气装置8对通入的墨水进行脱气处理,墨水通过进墨管2进入主墨腔4,再分流到各压力腔5,然后根据需要从相应的喷孔6喷出,多余的墨水继续流出压力腔5,循环泵7工作使多余墨水通过循环管3实现内循环,实现了墨水在喷头墨腔流道内的全流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设置在进墨管2上的精密压力传感器9检测管道内的墨水压力,并传输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采用了负反馈控制原理,再将信号传输至循环泵7,控制循环泵7的运转速度,使进墨管2和循环管3内的压力维持在需要的稳定值。【主权项】1.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喷头本体、进墨管、循环管、主墨腔、压力腔、若干个喷孔、循环泵、脱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墨腔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喷孔开设在所述压力腔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墨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循环泵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墨腔顶部设置有墨水进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墨水进口和所述进墨管相连通,所述循环出口和所述循环管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循环管上,所述循环管与进墨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装置安装在进墨管上,所述脱气装置位于进墨管与循环管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包括喷头本体、进墨管、循环管、主墨腔、压力腔、数个喷孔、泵、脱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墨腔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喷孔开设在压力腔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墨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泵相连。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可以将供墨压力控制在一个需要的压力值,并实现墨水在墨腔内的全流动内循环,大大提高了喷头连续工作时间,降低了喷头的维护成本。【IPC分类】B41J2-175【公开号】CN204586129【申请号】CN201520204852【专利技术人】李明之 【申请人】杭州爱数凯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压的喷头墨腔流道内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喷头本体、进墨管、循环管、主墨腔、压力腔、若干个喷孔、循环泵、脱气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主墨腔与压力腔相连通,所述喷孔开设在所述压力腔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墨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循环泵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数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