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包括:车轴(1)、飞轮(3)、辐条轮毂(4)、(5)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由制动毂(12)与制动带(13)构成,其制动毂(12)外圈与释能圈盘(9)固接,制动盘(11)与释能圈盘(9)动配合,其内孔与车轴(1)动配合,其制动盘(11)为“]”形,其内依次固接无齿飞轮(16)、蓄能筒轴(8),发条弹簧(10)内外接头分别固接蓄能筒轴(8)、释能圈盘(9);所述的释能圈盘(9)外缘设有至少2个弹子(902)与幅条轮毂(5)内圈的棘槽动配合,所述的幅条轮毂(5)设有主动棘齿圈(6)与蓄能筒轴(8)的被动棘齿圈(7)啮合,与幅条轮毂(5)固接的轴套(25)伸出端与飞轮(3)固接,蓄能筒轴(8)与轴套(25)之间形成空间环槽,其内设回位弹簧(19),弹簧垫圈(21)与空间环槽动配合;制动盘(11)右端的轴(1)为丝杠轴(17)与丝杠母(1501)啮合;丝杠母(1501)与蓄能离合柄(15)固接,制动带罩(14)套于制动带外与轴(1)螺接;蓄能离合器柄(15)通过制动带罩(14)的孔(1401)伸出罩外。(*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装置,即自行车刹车蓄能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刹车装置,由内胀式和外抱式及闸皮式几种,上述几种都是通过加大磨擦力使自行车的惯性力能转变成热能全部消耗而使自行车停止行驶的,虽然这种方式广泛采用,但存在的问题是惯性力能被损失遗尽也是能源的一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刹车装置不节能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它不仅能制动,还能将自行车切断动力后,刹车时车的惯性力能蓄存起来,停止刹车后还能将蓄存的惯性力能以发条弹簧的弹力释放到车轮上,使其车轮又开始旋转,自行车也就在不蹬的情况下也能起步行驰。本技术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包括车轴、飞轮、辐条轮毂和制动器,所述的制动器由制动毂与制动带构成,其制动毂外圈与释能圈盘固接,制动盘与释能圈盘动配合,其内孔与车轴动配合,其制动盘为“]”形,其内依次固接无齿飞轮、蓄能筒轴,发条弹簧内外接头分别固接蓄能筒轴、释能圈盘;所述的释能圈盘外缘设有至少2个弹子与幅条轮毂内圈的棘槽动配合,所述的幅条轮毂设有主动棘齿圈与蓄能筒轴的被动棘齿圈啮合,与幅条轮毂固接的轴套伸出端与飞轮固接,蓄能筒轴与轴套之间形成空间环槽,其内设回位弹簧,弹簧垫圈与空间环槽动配合;制动盘右端的轴为丝杠轴与丝杠母啮合;丝杠母与蓄能离合柄固接,制动带罩套于制动带外与轴螺接;蓄能离合器柄通过制动带罩的孔伸出罩外。所述的弹子通过槽内斜面滚出与制动毂的棘槽配合。所述的制动盘与制动带罩之间设有联接杆与其孔动配合。所述的轴套通过两端轴承与轴联接。所述的无外齿飞轮与套管之间设有间隙α≥主动棘齿与被动棘齿的间隙β。本技术装在自行车原后轮毂位置上。本技术可实现刹车制动时可蓄能,同时制动又可快捷,松开刹车又开始释能,节约动力能,起步轻便省力。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A向示意图;图3本技术主动棘齿圈为四个棘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释能圈盘与辐条轮毂结合状态示意图。附图编号1.轴 2.轴承3.飞轮4、5.辐条轮毂6.主动棘齿圈 7.被动棘齿圈8.蓄能筒轴 9.释能圈盘10.发条弹簧11.制动盘12.制动毂 13.制动带14.制动带罩 15.蓄能离合柄 16.无外齿飞轮(止推轴承)17.丝杠轴18.联接杆 19.回位弹簧20.轴承 21.弹簧垫圈 22、23、24.螺母25.套管501.棘齿 901.滚子1501.丝杠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其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包括车轴1、飞轮3、辐条轮毂4、5和制动器,所述的制动器由制动毂12与制动带13构成,其制动毂12外圈与释能圈盘9固接,制动盘11与释能圈盘9动配合,其内孔与车轴1动配合,其制动盘11为“]”形,其内依次固接无齿飞轮16、蓄能筒轴8,发条弹簧10内外接头分别固接蓄能筒轴8、释能圈盘9;所述的释能圈盘9外缘设有至少2个弹子902与幅条轮毂5内圈的棘槽动配合,所述的幅条轮毂5设有主动棘齿圈6与蓄能筒轴8的被动棘齿圈7啮合,与幅条轮毂5固接的轴套25伸出端与飞轮3固接,蓄能筒轴8与轴套25之间形成空间环槽,其内设回位弹簧19,弹簧垫圈21与空间环槽动配合;制动盘11右端的轴1为丝杠轴17与丝杠母1501啮合;丝杠母1501与蓄能离合柄15固接,制动带罩14套于制动带外与轴1螺接;蓄能离合器柄15通过制动带罩14的孔1401伸出罩外。所述的弹子通过槽内斜面滚出与制动毂5的棘槽配合。所述的制动盘11与制动带罩14之间设有联接杆18与其孔动配合。所述的轴套25通过两端轴承2、20与轴1联接。所述的无外齿飞轮16与套管之间设有间隙α≥主动棘齿与被动棘齿的间隙β。所述的主动棘齿圈6由螺栓与辐条轮毂5固定在一起,其辐条轮毂外边圈通过滚子901与释能圈盘9联接,自行车正常行驶,滚子不甩出,释能圈盘9不旋转。当制动蓄能结束,蓄能离合柄松开后,释能圈盘9的滚子甩出与幅条轮毂5的外圈壳结合为一体。发条弹簧内圈头折成“”卡入蓄能筒轴5中部凹槽内,其外圈头由两螺钉固定在释能圈盘9内圈上。所述的主、被动棘齿圈可以采用至少四个棘齿的棘轮圈,如图3所示,也可以采用锥齿圈。所述的幅条轮毂棘槽为滚子数目的1-3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停车时,握紧手刹、闸线拉动蓄能离合柄15和制动带柄,使丝杠母推动制动盘11左移,从而压缩回位弹簧19,使被动棘齿圈9与主动棘齿圈6啮合;制动带抱紧制动毂13使其不转动,在辐条轮毂5转动惯性力作用下,从而使蓄能筒轴8也转动,因制动盘为静止状态,因此发条弹簧被一卷卷卷紧在蓄能筒轴8上,其卷得越紧其反作用力越大,迫使辐条轮毂停止旋转,自行车很快停止下来。当自行车再继续行驶时,松开蓄能离合柄,在回位弹簧的弹力推动下,被动棘齿圈7与主动棘齿圈6分离,制动带13离开制动毂12发条弹簧10开始松驰则旋转使滚子901在离心力作用下,进入辐条轮毂5的棘槽内,使释能转盘9带动辐条轮毂5一起旋转,停止的自行车又行驶了,从而使起步省力。本技术特点是制动、蓄能、释能三种功能同时具备。本技术制成各种型号,广泛用在不同结构的自行车上,它起步轻、省力。适于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包括车轴(1)、飞轮(3)、辐条轮毂(4)、(5)和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器由制动毂(12)与制动带(13)构成,其制动毂(12)外圈与释能圈盘(9)固接,制动盘(11)与释能圈盘(9)动配合,其内孔与车轴(1)动配合,其制动盘(11)为“]”形,其内依次固接无齿飞轮(16)、蓄能筒轴(8),发条弹簧(10)内外接头分别固接蓄能筒轴(8)、释能圈盘(9);所述的释能圈盘(9)外缘设有至少2个弹子(902)与幅条轮毂(5)内圈的棘槽动配合,所述的幅条轮毂(5)设有主动棘齿圈(6)与蓄能筒轴(8)的被动棘齿圈(7)啮合,与幅条轮毂(5)固接的轴套(25)伸出端与飞轮(3)固接,蓄能筒轴(8)与轴套(25)之间形成空间环槽,其内设回位弹簧(19),弹簧垫圈(21)与空间环槽动配合;制动盘(11)右端的轴(1)为丝杠轴(17)与丝杠母(1501)啮合;丝杠母(1501)与蓄能离合柄(15)固接,制动带罩(14)套于制动带外与轴(1)螺接;蓄能离合器柄(15)通过制动带罩(14)的孔(1401)伸出罩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子通过槽内斜面滚出与制动毂(5)的棘槽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蓄释能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盘(11)与制动带罩(14)之间设有联接杆(18)与其孔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25)通过两端轴承(2)、(20)与轴(1)联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蓄释能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外齿飞轮(16)与套管之间设有间隙α≥主动棘齿与被动棘齿的间隙β。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刹车蓄能轴,包括车轴、飞轮、辐条轮毂和制动器,制动器由制动毂与制动带构成,其制动毂外圈与释能圈盘固接,制动盘与释能圈盘动配合,其内依次固接无齿飞轮、蓄能筒轴,蓄能筒轴、释能圈盘之间设有发条弹簧;释能圈盘外缘设有弹子与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惠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