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611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以使用两个不同动力源为特点的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在后轴总成一端设有支承轴套,传动套经轴承固定在支承轴套上和壳体内,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轮毂采用端链联接,壳体经支承轴套、后车叉和后轴总成固定在车后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很容易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以使用两个不同动力源为特点的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众所周知,现有内燃机动力输出以轴传动方式的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普遍采用西德生产的SACHS301/A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结构是从动齿轮经两个滚针轴承安装在车后轴中间部分,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车轮的轮毂采用花键联接,其不足之处是结构不紧凑,维修不方便,使用特制的车后轴和特制的整体车轮,不易于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易于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使用的助力自行车动力传递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特征是在自行车后轴总成一端设有支承轴套,传动套经轴承固定在支承轴套上和机壳内,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传动套另一端与轮毂采用端键联接,壳体经支承轴套、后车叉及后轴总成固定在车后轴上。本技术由于采用支承轴套、传动套输出端与轮毂采用端键联接,使助力自行车动力传递装置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很容易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使用。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也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1中的标记是主动齿轮1、发动机2、从动齿轮3、后车叉4、轴总成5、支承轴套6、轴承7、传动套8、壳体9、轴承10、轮毂11、链轮12。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自行车后轴总成5左端设有支承轴套6,支承轴套6由后车叉4压靠在后轴总成5上的台阶上,传动套8经两个滚针轴承7、10固定在支承轴套6上和壳体9内,传动套8一端与从动齿轮3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轮毂11采用端键联接,壳体9经支承轴套6、后车叉4和后轴总成5固定在车后轴上。使用时,当发动机2工作,主动齿轮1带动从动齿轮3旋转,从动齿轮3经棘轮机构带动传动套8旋转,传动套8经其输出端的端键带动轮毂11旋转,以驱动自行车前进;当发动机2不工作,由人力驱动自行车,经链条、链轮12带动轮毂11旋转以驱动自行车前进,此时轮毂11带动传动套8旋转,由于传动套8与从动齿轮3采用棘轮机构联接,从动齿轮3不旋转。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设有发动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壳体、后轴总成、轮毂、轴承、油封、后车叉、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轴总成一端设有支承轴套,传动套经轴承固定在支承轴套上和壳体内,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轮毂采用端键联接,壳体经支承轴套、后车叉及后轴总成固定在车后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自行车以使用两个不同动力源为特点的动力传递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是在后轴总成一端设有支承轴套,传动套经轴承固定在支承轴套上和壳体内,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轮毂采用端链联接,壳体经支承轴套、后车叉和后轴总成固定在车后轴上,本技术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很容易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使用。文档编号B62M23/02GK2181471SQ9323205公开日1994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沛蕃, 刘润钧, 吴文涛 申请人:荣成市内燃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自行车的动力传递装置,设有发动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壳体、后轴总成、轮毂、轴承、油封、后车叉、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轴总成一端设有支承轴套,传动套经轴承固定在支承轴套上和壳体内,传动套一端与从动齿轮采用棘轮机构联接,另一端与轮毂采端键联接,壳体经支承轴套、后车叉及后轴总成固定在车后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沛蕃刘润钧吴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市内燃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