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7348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其包括埚体,改进在于:所述埚体内壁上套接有筒状内胆,内胆下端与埚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主要用途及优点:坩埚增加了“内胆”结构,可以抑制热蒸发过程中“爬锅”现象。新坩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使用新坩埚不仅金属化薄膜生长的量产化效率最佳,同时也能够确保热蒸发工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化薄膜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 构。
技术介绍
金属化薄膜生长中,热蒸发工艺是最传统、最稳定、最实惠的一道工艺。 热蒸发顾名思义就是将金属源置1于坩埚2 (容器)中,在真空环境下通过电极发 热,使固体金属源1熔化为液态,最终气化并以分子或离子团方式移动附着到目标材料表 面,逐渐累积,最后形成所需厚度的金属膜,即金属化薄膜生长。 在热蒸发工艺制作过程中,常出现行业内称之为"爬锅"的现象。即液化后的金属 源1会沿着坩埚壁(容器)向外溢出,严重时会导致加热器短路,损坏设备。为防止金属液 体溢出,若降低加热器温度,则金属源1不能充分液化;若减少金属源1投放量,则工艺质量 (薄膜厚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金 属源液体外溢的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 构,包括埚体,其改进在于:所述埚体内壁上套接有筒状内胆,内胆下端与埚体底部之间留 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埚体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埚体上部和下部的交界处形成台阶,内 胆套接在埚体下部的内壁中,内胆上端高于埚体上端面。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坩埚增加了"内胆"结构,可以抑制热 蒸发过程中"爬锅"现象。新坩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使用新坩埚不 仅金属化薄膜生长的量产化效率最佳,同时也能够确保热蒸发工艺质量。【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内胆与埚体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现有坩埚中液态金属源溢出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之一的坩埚防止液态金属源溢出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源;2、埚体;2-1、台阶;3、内胆;4、凸台;5、积液池。【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并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包括埚体2,所述埚体2内壁上套 接有筒状内胆3,内胆3下端与埚体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故内胆3的下端面形成凸台4, 当液态金属源1爬升到凸台4,由于凸台4改变其运动方向,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就有效抑制 了上窜的液态金属源1继续爬升。 埚体2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埚体2上部和下部的交界处形成台阶2-1,内胆3 套接在埚体2下部的内壁中,内胆3上端高于埚体2上端面。内胆3的外表面与埚体2内 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积液池5。那些通过内胆3溢出的液态金属源1在重力作用下,就会落入 积液池5中,则不会溢出到埚体2之外,这样就解决了常规坩埚液态金属源1外溢的弊端。 最为简便的办法就是内胆3采用锥形圆柱管,上大下小,直接放置在埚体2中即 可。坩埚材质保持不变,由氮化硼(BN)材料制成。 从已完成的工艺统计看,使用新型坩埚与旧坩埚工艺质量保持一致,个别参数如 "蒸发速率"相比旧坩埚有较大提升。新旧坩埚工艺制造比较见下面表1。 表 1 :【主权项】1. 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包括埚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埚体(2)内壁上套接 有筒状内胆(3),内胆(3)下端与埚体(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埚体(2)上部直径 大于下部直径,埚体(2)上部和下部的交界处形成台阶(2-1),内胆(3)套接在埚体(2)下部 的内壁中,内胆(3)上端高于埚体(2)上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其包括埚体,改进在于:所述埚体内壁上套接有筒状内胆,内胆下端与埚体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主要用途及优点:坩埚增加了“内胆”结构,可以抑制热蒸发过程中“爬锅”现象。新坩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使用新坩埚不仅金属化薄膜生长的量产化效率最佳,同时也能够确保热蒸发工艺质量。【IPC分类】C23C14-24【公开号】CN204589289【申请号】CN201520276064【专利技术人】王晓强, 钟奇志, 朱梦楠 【申请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蒸发用坩埚结构,包括埚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埚体(2)内壁上套接有筒状内胆(3),内胆(3)下端与埚体(2)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强钟奇志朱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