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713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7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箱,包括共同围设形成一前后贯通的箱体的上、下、左、右铁箱板,上、下铁箱板分别与箱体后端面形成的夹角均相等,左、右铁箱板分别与后端面形成的夹角均相等,上、下铁箱板分别与箱体前端面形成的夹角均相等,左、右铁箱板分别与前端面形成的夹角均相等;还包括夹设于左、右铁箱板之间的第一、第二组第一加强板;还包括至少三根穿墙螺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每一根穿墙螺杆两端的螺母。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建筑模板在孔洞和凹缺空间处的拆模难度较低,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好、尺寸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箱。【
技术介绍
】在建筑模板行业中,以木胶合板、木方背愣为主要支撑的传统施工,其施工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在这种粗放的模式下均存在大量不可控的因素,施工质量较差、施工效率较低和施工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比比皆是。而效率高、模数化、可反复使用的新型模板和支撑系统(如铝模板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有效节约施工现场工时成本的新型施工方法,把传统上发生在建筑工地的问题和许多由工地现场处理的工作,尽量放在工厂处理和完成。这也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发展方向。为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原本一些砖砌结构现在变为混凝土浇注结构,而原本这些砖砌结构里面的孔洞(消防栓、强弱电箱等)也需要一次成型;另外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无论是户型设计还是外观设计都精益求精,由此形成了一些狭小的凹缺空间。针对孔洞和凹缺空间,使用铝合金模板时由于铝合金模板刚性大而难以实现拆模,另外还有预埋硬度较高的泡沫和木模两种处理方式。由于混凝土的冲击力较大,泡沫表面凹凸不平,相应的,孔洞和凹缺空间处的成型效果也较差;另外在混凝土的冲击作用下,很容易使泡沫和木模偏离原有位置,结构尺寸及位置尺寸也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而,相关技术中的建筑模板在孔洞和凹缺处存在拆模难度较大,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差、尺寸精度较低的不足。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模板箱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模板在孔洞和凹缺空间处的拆模难度较低,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好、尺寸精度较高的建筑模板箱。本技术一种建筑模板箱,包括共同围设形成一前后贯通的箱体的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左铁箱板以及右铁箱板,所述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形成的夹角为a、a’,a = a’,所述左铁箱板、右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形成的夹角为C、c’,c = c’,a、a’、c、c’均为94?97°,所述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形成的夹角为b、b’,b = b’,所述左铁箱板、右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形成的夹角为 d、d’,b、、b’、d、d’ 均为 83 ?86。,a+b =180。,c+d =180。,a,+b’ = 180。,c,+d,=180。;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左铁箱板与右铁箱板之间的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以及位于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下方的第二组第一加强板,每组第一加强板均包括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块第一加强板;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一根穿墙螺杆、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二根穿墙螺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每一根所述穿墙螺杆两端的螺母,每一根所述穿墙螺杆的两端均延伸于所述箱体外。优选的,所述建筑模板箱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一根所述穿墙螺杆、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二组第一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二根所述穿墙螺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每一根所述穿墙螺杆两端的螺母。优选的,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通过焊接方式同时与所述上铁箱板和左铁箱板固定相连、同时与所述上铁箱板和右铁箱板固定相连、同时与所述下铁箱板和左铁箱板固定相连、同时与所述下铁箱板和右铁箱板固定相连的四根圆柱形加强筋。优选的,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垂直夹设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组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一块第二加强板。优选的,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上铁箱板的间距、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组第一加强板的间距、所述第二组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下铁箱板的间距均相等。优选的,所述三根穿墙螺杆在垂直于所述水平面的截面上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角度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拔模斜度,大大降低了在孔洞处和狭小凹缺空间处拆模的难度;通过设置两组第一加强板,增加了模板箱的强度,保证了拆模后,孔洞和凹缺空间的成型效果;通过夹设固定于每组第一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三根穿墙螺杆以及设于每一根穿墙螺杆两端的螺母,再与墙体的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相配合,模板箱通过螺栓方式紧固于内侧模板与外侧模板之间,避免混凝土浇注时,模板箱被冲离预定的位置,从而保证了结构尺寸和位置尺寸,因而,建筑模板在孔洞和凹缺空间处的拆模难度较低,拆模后成型效果较好、尺寸精度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建筑模板箱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建筑模板箱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建筑模板箱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建筑模板箱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建筑模板箱,包括上铁箱板11、下铁箱板12、左铁箱板13以及右铁箱板14,上铁箱板11、下铁箱板12、左铁箱板13以及右铁箱板14共同围设形成一前后贯通的箱体I,上铁箱板11、下铁箱板12分别与箱体I的后端面52形成的夹角为a、a’,左铁箱板13、右铁箱板14分别与箱体I的后端面52形成的夹角为c、c’,a、a’、c、c’均为94?97°,上铁箱板11、下铁箱板12分别与箱体I的前端面51形成的夹角为b、b’,左铁箱板13、右铁箱板14分别与箱体I的前端面51形成的夹角为d、d’,b、b’、d、d,均为 83 ?86°,a+b = 180。,c+d = 180。,a,+b’ = 180。,c,+d,= 180。;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于左铁箱板13与右铁箱板14之间的第一组第一加强板15以及位于第一组第一加强板15下方的第二组第一加强板16,每组第一加强板均包括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块第一加强板17 ;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固定于第一组第一加强板15的两块第一加强板17之间的至少一根穿墙螺杆18、夹设固定于第二组第一加强板16的两块第一加强板17之间的至少二根穿墙螺杆18以及分别设置于每一根穿墙螺杆18两端的螺母181,每一根穿墙螺杆18的两端均延伸于箱体I外。如图4所示,装模时,将建筑模板箱夹设于墙体的内侧模板3与外侧模板4之间,穿墙螺杆18的一端贯穿延伸于内侧模板3外,穿墙螺杆18的另一端贯穿延伸于外侧模板4夕卜,拧紧分别设置于穿墙螺杆18两端的螺母181,从而通过至少三根穿墙螺杆18、至少6个螺母以及内侧模板3和外侧模板4对建筑模板箱的夹持力对建筑模板箱进行固定限位。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中定义的前后方向为图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模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箱包括共同围设形成一前后贯通的箱体的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左铁箱板以及右铁箱板,所述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形成的夹角为a、a’,a=a’,所述左铁箱板、右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后端面形成的夹角为c、c’,c=c’,a、a’、c、c’均为94~97°,所述上铁箱板、下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形成的夹角为b、b’,b=b’,所述左铁箱板、右铁箱板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形成的夹角为d、d’,b、、b’、d、d’均为83~86°,a+b=180°,c+d=180°,a’+b’=180°,c’+d’=180°;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左铁箱板与右铁箱板之间的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以及位于第一组第一加强板下方的第二组第一加强板,每组第一加强板均包括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的两块第一加强板;所述建筑模板箱还包括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一组第一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一根穿墙螺杆、夹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两块第一加强板之间的至少二根穿墙螺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每一根所述穿墙螺杆两端的螺母,每一根所述穿墙螺杆的两端均延伸于所述箱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