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包括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及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通过跨边界碾压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内设置有竖向排水管和水平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过渡解决了坝体变形协调问题,由于内部采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且碾压层厚由常规的30cm增加到50cm,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温控难度;同时克服了采用二级配防渗与内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材料结合部位的刚度变化过大与变形不协调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重力坝
,具体是涉及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碾压混凝土成熟的筑坝技术一般是采用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内部大体积混凝土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部分工程采用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例如,公开号为CN 202945579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断面三级配混凝土大坝结构,该结构由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变态混凝土层和排水管系统组成;变态混凝土层设置在碾压混凝土坝体的上下游不便碾压的部位,排水管系统设置在碾压混凝土坝体的内部靠近上游面的位置。现有碾压混凝土坝断面设置相比,该技术方案虽然取消了二级配防渗碾压混凝土设置,解决了多种级配混凝土输送转换带来的施工制约。但是由于大坝采用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因此水泥用量较多,二级配防渗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达170?180kg/m3,坝体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达150?160kg/m3,由于水泥用量较大,坝体水化热和坝体温升较高,温控防裂难度相对较大,同时,三级配碾压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为8cm,仓面碾压层厚30cm,施工进度相对较慢。因此现有二级配及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及全断面三级配混凝土大坝结构还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区结构水泥用量较多及温控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从而有效解决了坝体分区材料的刚度过渡与变形协调问题及水泥用量较多温控难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包括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及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通过跨边界碾压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内设置有竖向排水管和水平排水管。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采用四种连续级配的骨料搅拌制混凝土。所述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上游不便碾压的部位采用加浓浆振捣形成结构。所述竖向排水管和水平排水管相互连通形成排水网结构。所述竖向排水管及水平排水管的布置间距均为3?4m。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的碾压层厚为50cm。所述四种连续级配的最大骨料粒径为12?1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结构相比,具有碾压层厚增加大大提高其施工进度、水泥用量少、温控难度低的优点,克服了采用二级配防渗与内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材料结合部位的刚度变化过大与变形不协调的不足,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是筑坝技术的突破,可在碾压混凝土大坝结构
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2-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3-竖向排水管,4-水平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包括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及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内设置有排水管。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有效协调连接过渡形成重力坝结构,克服了采用二级配防渗与内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材料结合部位的刚度变化过大及变形不协调的不足,同时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每方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为130?140kg,每方水泥用量较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少20kg左右,绝热温升降低2度左右,克服了采用全断面三级配碾压混凝土仍需采取较严格的温控措施的不足,造价每方节省30?40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采用四种连续级配的骨料搅拌制混凝土 ;且四种连续级配的最大骨料粒径为12?15cm。所述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上游不便碾压的部位为采用加浓浆振捣形成的结构。以加强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的抗渗性能。所述竖向排水管3和水平排水管4相互连通形成排水网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四级配坝体的渗透压力;所述竖向排水管3及水平排水管4的布置间距均为3?4m。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的碾压层厚为50cm。与传统的碾压层厚30cm相比,大大提高其施工进度,且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温控难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是筑坝技术的突破。经过在沙沱大坝四级配碾压混凝土的研宄和应用表明,采用本技术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每方比三级配混凝土减少约20kg/m3,可降低坝体混凝土水化热和坝体温升2°C以上,大大简化温控措施;且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达12?15cm,仓面碾压层厚在50cm以上,大大提高了施工工效,每方可节约投资约20?30元,其防骨料分离等难题也得以解决,其首次成功应用是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的突破和发展。【主权项】1.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及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1),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通过跨边界碾压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内设置有竖向排水管(3)和水平排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采用四种连续级配的骨料搅拌制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I)上游不便碾压的部位采用加浓浆振捣形成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3)和水平排水管(4)相互连通形成排水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排水管(3)及水平排水管(4)的布置间距均为3?4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的碾压层厚为50cm。7.根据权利要求2—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连续级配的最大骨料粒径为12?15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包括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及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通过跨边界碾压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内设置有竖向排水管和水平排水管。本技术采取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过渡解决了坝体变形协调问题,由于内部采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且碾压层厚由常规的30cm增加到50cm,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温控难度;同时克服了采用二级配防渗与内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材料结合部位的刚度变化过大与变形不协调的不足。【IPC分类】E02B7-10【公开号】CN204589928【申请号】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级配碾压混凝土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连接的重力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的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及位于上游迎水面的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1),所述三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1)与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通过跨边界碾压协调连接过渡,并在四级配碾压混凝土坝体(2)内设置有竖向排水管(3)和水平排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成,郝鹏,彭成佳,张海超,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