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网络下移动终端切换时备用AP的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52598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SDN网络下,当移动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进行切换时,如何提前选好备用的AP,以达到快速切换目的同时又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移动终端切换之前,提前把要准备切换的备用AP选好,并且把该AP到目的结点的链路通过SDN控制器建立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SDN控制器来获取链路的一些参数信息,同时SDN控制器还要保证建立一条源到目的的路径,根据链路的丢包率以及时延等链路参数信息,由SDN控制器计算出一条最优的传输路径,该路径中所包含的AP就是所要选择的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SDN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进行快速切换的 一种方法。用于解决在移动终端在进行切换时,控制器如何决策选择一个最优的AP进行接 入,并且将转发路径建立好的方法。属于移动终端切换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流量的急剧增长,移动用户需要像固定 桌面用户一样稳定的接入网络,共享网络资源。在无线网络中,移动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 切换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切换是一个程序,当移动终端想要改变无线AP时,或者终端移 出了 AP的覆盖范围时就会发生切换。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的TCP/IP设计时没有将移动性作 为一个关键技术考虑在内,为了维护在TCP/IP下移动终端通信的不中断,出现了许多协议 或者规范来解决在TCP/IP下移动终端的切换问题,例如移动IP技术。但是移动IP会有一 些问题,例如信令开销大,传输时延长以及三角路由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了在TCP/IP网络架构下无线通信的发展。 传统的因特网将控制与转发紧耦合在网络的设备上,这一特点导致了控制管理网 络变得复杂,也使得新的技术很难在现有网络中部署。SDN网络是由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个 未来网络的一个框架,它的主要思想是将控制模块从转发设备中分离,形成一个单独的控 制器来控制全网的信息,包括网络信息的获取、转发路径的建立等。而转发设备只负责简单 的转发任务。网络的控制、决策等全交由控制器来控制,网络管理者可以在控制器中根据需 要编写程序灵活的控制网络。 现在基于移动主机的切换也提出了很多的方案,但是许多的方案都需要对现有的 网络设备进行改进,同时服务质量也不能很好的得到保证。同时现在一些新的针对无线网 络的项目已经提出,但这些项目现在大多都处于研宄阶段,目前还没有部署的实例,但是已 经表明了,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网络的一个方向,而终端的切换是未来网络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在移动终端进行通信时,提前将要切换到的AP选择好同时将该AP到目的结点的 路径建立好,移动终端进行切换时,直接接入到所选择的AP,这样可以降低切换时的开销和 时延,可以有效的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在众多的AP中如何选出一个最优的AP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利用SDN网络的控制器来进行选择,由于控制器可以获得整个网 络链路的参数信息,例如带宽、时延等,本专利技术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AP,通过计算出每个AP 到目的结点的链路代价,选出一个链路代价最小的,同时链路还要满足一定的时延要求,选 出的链路所包含的AP就是本专利技术所选的AP,通过该AP接入网络,能达到较好的传输效果, 同时有能满足快速切换的目的,降低了拥塞发生的概率,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并且提高了网 络链路的传输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利用SDN架构,提供一 种对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从多个AP中选出一个最优的AP以备切换的方法。通过本发 明,可以有效的降低切换时延实现快速切换,并保证切换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链路的利用 效率,充分利用网络带宽。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在SDN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 在不同的AP之间进行快速切换机制,假设一个虚拟的源节点,并且假设从该源节点到每一 个AP都有一条所有参数都相同的链路,这样,就可以把选择最优的AP的问题就转为选出一 条最优的传输路径的问题。将在终端移动方向上的AP组成一个集合,并且该集合中所有的 AP都是移动终端能感知到信号强度的AP,最后所选的AP就是集合中的一个。所述的获得 AP的方法其过程如下: 步骤一:假定一个虚拟源节点s,从该源节点s到达每一个集合中的AP都有一个 虚拟链路,所有虚拟链路的参数全部相同。 步骤二:控制器获取集合中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带宽T、时延d,同时设定链 路的最大带宽B。 步骤三:根据获得的带宽T以及设定的最大带宽B,计算每条链路的丢包率1,然后 再计算整个路径的丢包率loss。通过获取到的带宽T以及设定的链路的最大带宽B,来计 算链路的丢包率其计算公式如下:【主权项】1. 一种在SDN网络架构下移动终端在AP之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AP中, 计算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代价,选出最优的一个AP以备切换。具体步骤如下: 假设备选的AP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AP全部位于终端的移动方向上,并且集合中的 AP都是终端能感知到信号强度的AP ; 步骤一:假定一个虚拟源节点s,从该源节点s到达每一个集合中的AP都有一个虚拟 路径,所有虚拟链路的参数全部相同; 步骤二:控制器获取集合中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带宽T、时延d,同时设定链路的 最大带宽B ; 步骤三:根据获得的带宽T以及设定的最大带宽B,计算每条链路的丢包率1,然后再计 算整个路径的丢包率loss,其计算公式如下:步骤四:设定约束条件,同时要满足路径的最小代价c,时延约束如下: d (ρ) Δ delay 其中d(p)是路径上的时延,Δ delay是路径上时延的约束; 步骤五:根据代价c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P。,检验P。的时延是否 满足Λ delay,满足则P。就是所选的路径,该路径中所包含的AP就是所选AP,否则进入步 骤六; 步骤六:再根据时延d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Pd,如果路径Pd的时 延大于Λ delay,则没有最优的AP,否则重新定义代价c λ (ρ),进入步骤七,其公式如下所 示: C λ (P) = C (P) + λ d (P) 步骤七:根据重新定义的代价C λ (P)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代价C λ (P)最 小的路径P(CA),如果路径P(CA)的时延小于约束的时延,则返回路径p(cA), p(cA)就 是所选的路径;否则,重新设定λ的值,循环步骤五,直到找到最优路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假定一个虚拟源节点s,从该源节点s到达每一个集合中的AP都 有一个虚拟路径,则本专利技术中选择AP的问题就转化为选择一条从该源节点到目的结点代 价最小的路径问题,选出的路径中所包含的AP就为本专利技术要选择的ΑΡ。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多个AP中,计算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代价,选出最优的 一个ΑΡ,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利用每条路径的链路代价,求一条路径代价最小的路径,代 价由路径的时延和丢包率共同决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c(p) = d (ρ) + a loss (ρ)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取集合中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带宽T、时延d,同时设定 链路的最大带宽B,其特征在于:链路的带宽T是通过控制器观察到的流的数量来确定的, 控制器发送FEATURE_REQUEST消息,交换机会回复FEATURE_REPLY消息,该消息中包含链路 的流的数量,通过获取到的带宽T以及设定的链路的最大带宽B,来计算链路的丢包率,公 式如下所示:如果当前链路的带宽超过最大带宽的65%,链路就会发生丢包,若没有超过,则不会丢 包。时延本专利技术通过路径的跳数来决定时延d。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代价c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P。,其特 征在于:根据代价c,利用最短路径算法,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SDN网络架构下移动终端在AP之间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多个AP中,计算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代价,选出最优的一个AP以备切换。具体步骤如下:假设备选的AP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AP全部位于终端的移动方向上,并且集合中的AP都是终端能感知到信号强度的AP;步骤一:假定一个虚拟源节点s,从该源节点s到达每一个集合中的AP都有一个虚拟路径,所有虚拟链路的参数全部相同;步骤二:控制器获取集合中每个AP到目的结点链路的带宽T、时延d,同时设定链路的最大带宽B;步骤三:根据获得的带宽T以及设定的最大带宽B,计算每条链路的丢包率1,然后再计算整个路径的丢包率loss,其计算公式如下:l(e)=T(e)-0.65×B(e)T(e)0.65×B(e)<T(e)00.65×B(e)≥T(e)]]>loss(p)=1-Πe∈p(1-l(e))]]>步骤四:设定约束条件,同时要满足路径的最小代价c,时延约束如下:d(p)≤Δdelay其中d(p)是路径上的时延,Δdelay是路径上时延的约束;步骤五:根据代价c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Pc,检验Pc的时延是否满足Δdelay,满足则Pc就是所选的路径,该路径中所包含的AP就是所选AP,否则进入步骤六;步骤六:再根据时延d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Pd,如果路径Pd的时延大于Δdelay,则没有最优的AP,否则重新定义代价cλ(p),进入步骤七,其公式如下所示:cλ(p)=c(p)+λd(p)步骤七:根据重新定义的代价cλ(p)求一条从源节点s到目的结点的代价cλ(p)最小的路径p(cλ),如果路径p(cλ)的时延小于约束的时延,则返回路径p(cλ),p(cλ)就是所选的路径;否则,重新设定λ的值,循环步骤五,直到找到最优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红燕孙茂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