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180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包括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中梁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连接在底座的两侧,底座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中梁内套嵌有支板,前支架上设有夹杆和定位螺栓,后支架上设有压臂和丝杠,压臂上也设有夹杆。设计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组合成可调节的,能夹持各种尺寸复杂箱型风道模型的台架工装。使用时,通过垂向支撑进行支承和调节;接着使压臂压紧风道模型。各个部位都可以灵活的调整,使得一台装置就能满足各种形状风道模型的夹持需要,使用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适用性,缩短了实验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车
,尤其是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通风系统实验能力对内燃机车相关性能优化设计至关重要。内燃机车的风道模型都为不规则复杂箱型,现有的实验台都为固定不可调结构,不同模型需配备不同夹持台,不但增加了实验成本,而且延长了实验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风道模型实验台使用不灵活,成本高,实验周期长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包括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中梁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连接在底座的两侧,底座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中梁内套嵌有支板,前支架上设有夹杆和定位螺栓,后支架上设有压臂和丝杠,压臂上也设有夹杆。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中梁的两端滑动架设在导轨上,通过纵向螺栓调节与定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支板滑动连接在中梁内,通过横向螺栓调节与定位。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支板上设有垂向支撑。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前支架的下部通过上下两只定位螺栓固定在底座前部的横梁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后支架呈“L”形,中部通过夹块旋转连接在底座后部的上横梁上,上下两端分别与压臂和丝杠旋转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丝杠的下端通过夹块旋转连接在底座后部的下横梁上,上端套有螺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组合成可调节的,能夹持各种尺寸复杂箱型风道模型的台架工装。使用时,先根据被实验风道模型的结构形状选用相应数量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纵向螺栓和横向螺栓分别调整中梁和支板的位置;再将风道模型放置在支板的上方,通过垂向支撑进行支承和调节;然后分别通过定位螺栓和夹块调节前支架和后支架在底座上的位置;接着旋转螺母,驱动后支架以夹块为支点进行旋转,根据杠杆原理,使压臂压紧风道模型;最后微调前支架和后支架上的夹杆,对风道模型进行最后的固定。各个部位都可以灵活的调整,使得一台装置就能满足各种形状风道模型的夹持需要,使用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适用性,缩短了实验周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中梁,3.前支架,4.后支架,5.导轨,6.支板,7.夹杆,8.定位螺栓,9.压臂,10.丝杠,11.纵向螺栓,12.横向螺栓,13.垂向支撑,14.夹块,15.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包括底座1、中梁2、前支架3和后支架4,中梁2安装在底座I的顶部,前支架3和后支架4分别连接在底座I的两侧,底座I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5,中梁2内套嵌有支板6,前支架3上设有夹杆7和定位螺栓8,后支架4上设有压臂9和丝杠10,压臂9上也设有夹杆7。中梁2的两端滑动架设在导轨5上,通过纵向螺栓11调节与定位。支板6滑动连接在中梁2内,通过横向螺栓12调节与定位。支板6上设有垂向支撑13。前支架3的下部通过上下两只定位螺栓8固定在底座I前部的横梁上。后支架4呈“L”形,中部通过夹块14旋转连接在底座I后部的上横梁上,上下两端分别与压臂9和丝杠10旋转连接。丝杠10的下端通过夹块14旋转连接在底座I后部的下横梁上,上端套有螺母15。设计底座1、中梁2、前支架3和后支架4,组合成可调节的,能夹持各种尺寸复杂箱型风道模型的台架工装。使用时,先根据被实验风道模型的结构形状选用相应数量的前支架3和后支架4,通过纵向螺栓11和横向螺栓12分别调整中梁2和支板6的位置;再将风道模型放置在支板6的上方,通过垂向支撑13进行支承和调节;然后分别通过定位螺栓8和夹块14调节前支架3和后支架4在底座I上的位置;接着旋转螺母15,驱动后支架4以夹块14为支点进行旋转,根据杠杆原理,使压臂9压紧风道模型;最后微调前支架3和后支架4上的夹杆7,对风道模型进行最后的固定。各个部位都可以灵活的调整,使得一台装置就能满足各种形状风道模型的夹持需要,使用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适用性,缩短了实验周期。【主权项】1.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底座(I )、中梁(2)、前支架(3)和后支架(4),中梁(2)安装在底座(I)的顶部,前支架(3)和后支架(4)分别连接在底座(I)的两侧,底座(I)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5),中梁(2)内套嵌有支板(6),前支架(3)上设有夹杆(7)和定位螺栓(8),后支架(4)上设有压臂(9)和丝杠(10),压臂(9)上也设有夹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中梁(2)的两端滑动架设在导轨(5)上,通过纵向螺栓(11)调节与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支板(6)滑动连接在中梁(2 )内,通过横向螺栓(12 )调节与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支板(6)上设有垂向支撑(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前支架(3)的下部通过上下两只定位螺栓(8)固定在底座(I)前部的横梁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后支架(4)呈“L”形,中部通过夹块(14)旋转连接在底座(I)后部的上横梁上,上下两端分别与压臂(9 )和丝杠(10 )旋转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丝杠(10)的下端通过夹块(14)旋转连接在底座(I)后部的下横梁上,上端套有螺母(1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内燃机车
,尤其是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包括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中梁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连接在底座的两侧,底座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中梁内套嵌有支板,前支架上设有夹杆和定位螺栓,后支架上设有压臂和丝杠,压臂上也设有夹杆。设计底座、中梁、前支架和后支架,组合成可调节的,能夹持各种尺寸复杂箱型风道模型的台架工装。使用时,通过垂向支撑进行支承和调节;接着使压臂压紧风道模型。各个部位都可以灵活的调整,使得一台装置就能满足各种形状风道模型的夹持需要,使用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适用性,缩短了实验周期。【IPC分类】B25B11-00【公开号】CN204585055【申请号】CN201520282790【专利技术人】徐培武, 何勇, 朱小波, 杨帆, 史秋萍, 丁雪萍 【申请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申请日】2015年5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车通风实验用风道模型夹持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中梁(2)、前支架(3)和后支架(4),中梁(2)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前支架(3)和后支架(4)分别连接在底座(1)的两侧,底座(1)的横梁为槽形轨道结构,端梁上设有导轨(5),中梁(2)内套嵌有支板(6),前支架(3)上设有夹杆(7)和定位螺栓(8),后支架(4)上设有压臂(9)和丝杠(10),压臂(9)上也设有夹杆(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培武何勇朱小波杨帆史秋萍丁雪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