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171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68,能够提供与车辆运行状态相应的适当大小的助动力以改进行驶感觉。该控制装置包括向驱动轮32作用踏板力的人力驱动系统,从电机44把助动力供给驱动轮的电力驱动系统40,以及起助动力控制装置作用的CPU70,控制装置根据作用在曲轴46上的人力扭矩和车速可变地调节助动力。CPU70可用作确定起动还是处于重新加速状态的起动-重新加速确定装置,并且还可以用作电力驱动系统的助动力控制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向驱动轮供应踏板力的人力驱动系统;一个用于从电机把助动力供应给该驱动轮的电力驱动系统;以及用于根据作用在曲轴上的人力扭矩和车辆速度可变地调节助动力的助动力控制装置。近些年来,提出了由电机根据作用在踏板上的踏板力和车辆速度来提供助动力的助动车。这类助动车的构成应能在从停止状态起动时提供较大的助动力,因为此时需要很大的踏板力并且车速几乎为零。此外,踏板力和车速的检测通常通过检测曲轴输入扭矩和曲轴转速来进行,以避免未经许可的变化的发生并且当下坡运行时可通过停止电机来节省能源消耗。但是,像在常规结构中那样,如果用曲轴的输入扭矩和曲轴转速来代替踏板力和车速的话,当车辆在滑行时,由于曲轴不转动,车速被测定为零,车辆将被确定为停止状态。结果,当车辆的运行状态从滑行状态改变为动力运行状态时,就会产生提供大的助动力问题。从而使行驶时的感觉受到损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常规结构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运行状况供应适当大小的助动力,从而改进了行驶时的感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用于向驱动轮供应踏板力的人力驱动系统;一个用于从电机把助动力供应给该驱动轮的电力驱动系统;以及用于根据作用在曲轴上的人力扭矩和车辆速度可变地调节该助动力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设有用来确定和检测该车辆是处于起动状态或处于滑行以后的动力运行的重新加速状态的起动-重新加速确定装置,以及该助动力控制装置控制该电力驱动系统使得该助动力供应状态根据该车辆是处于起动或重新加速状态而不同。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1的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助动力控制装置控制着该助动力与该踏板力之比(助力比)使得重新加速时的助力比小于起动时的助力比。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2的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助动力控制装置在经过一个规定的时间周期以后使重新加速过程中的助力比逐渐地增加到与起动时的助力比相等。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助动力控制装置使重新加速的助动力供应起动扭矩小于起动时的助动力供应起动扭矩。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起动-重新加速确定装置当该踏板力(人力扭矩)到达规定值T时,如果该曲轴转速等于或低于规定值V就确定该车辆处于起动状态,而当该踏板力达到规定值T时,如果该曲轴转速等于或高于规定值V就确定该车辆处于重新加速状态。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是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起动-重新加速确定装置在该踏板力(曲轴输入扭矩)达到规定值T以后,该曲轴转速达到规定值V时就确定该车辆处于起动状态,而在该曲轴转速达到规定值V以后,该踏板力达到规定值T时就确定该车辆处于重新加速状态。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至7描述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助动力自行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图1是装有本专利技术的助动力控制装置的自行车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上述控制装置的结构;图3示出了用于自行车中的另一种电池的构造;图4是示出自行车起动时的人力扭矩、曲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图5是示出自行车重新加速时的人力扭矩、曲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特性曲线图;图6是用来说明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在自行车重新加速过程中助力比的一个逐渐增加的系数特性曲线图。图1示出了一个电力助动的自行车1,该自行车的车身机架10包括一根上管12、一根从上管12向后下方倾斜地延伸的下管14、一根从下管14的后部上升的座管16、从下管14的后端向后延伸的左右成对的后臂20、20以及将后臂20、20的后端连接到其上端的右左成对的座撑22、22。前叉24被支承成能围绕上管12的轴线自由地向左和向右转动。前轮28用轴承支承在前叉24的下端。操纵把手26连接在前叉24的上端。座柱30a插入座管16中。后轮32可转动地连接在后臂20、20的后端之间。后轮32具有一个其中包含变速传动装置的轮毂34。作为电力助动自行车的电源的动力装置(电力驱动系统)40包括一个动力箱42和一个从动力箱42倾斜地向前上方延伸并且被设置在车罩41中的永磁式直流电机44。动力箱42被固定在下管14后部的下部。电机44与下管14的后部14a相平行。曲轴46沿该车的宽度方向穿过动力箱42。曲轴46的两端都设置有曲柄48(图中只示出一个)。曲柄的踏板50固定在曲柄48上。人力驱动系统75应这样构成,以使得作用在踏板50上的踏板力可通过链条52传递到后轮32上。作用在曲柄踏板50上的踏板力可以通过设置在动力箱42内的踏板力传感器73(示于图2)测定。电机44的输出功率(助动力)由一个控制器54根据踏板力和曲轴转动速度来进行控制。踏板50上的踏板力和电机44的助动力在动力箱42中合成在一起,该合成力通过链条52传递给后轮32。另外,用来控制电机44的输出功率的控制器54固定在车罩41内下管14的前部14b下面的一个位置上。在车身机架10与上管12相连接处的附近,设置有一个主开关56和一个从在车罩41上形成的开口41a面朝外的插入槽63。一个存储有与骑车人的体力等相应的助动力的供应比例的存储卡插入槽63中。镍-镉电池64是动力装置40的电源,它包括装在一个蓄电池箱中大量串联的电池66,如图2所示。电池64可拆卸地设置在蓄电池箱60内,该蓄电池箱设置在座管16与后轮32的前缘之间的空间内。另外,蓄电池箱60的上端开口位于左和右成对座撑22、22之间并且向上伸出。镍-镉电池64可以通过在左和右成对座撑22、22之间的空间中取出。镍-镉电池64的电池箱的外侧底面上形成有正极和负极接线端64a、64b和用来确定畜电池类型的测定接线端64c。另外,该测定接线端64c也可以连接在一个靠近蓄电池66的负极接线端的某个位置上。在蓄电池箱60的内侧底面上设置有与镍-镉电池64一侧的接线端64a、64b和64c相对应的正极接线端60a,负极接线端60b和测定接线端60c。当镍-镉电池64插入蓄电池箱60内后,这些接线端被设置成能自动地相结合。蓄电池箱60底面上的接线端60a、60b和60c都通过电缆67与控制器54相连接。这样就组成了电源控制装置68,该控制装置确定电池的类型,把该电池类型显示在显示器69上,并且根据该电池类型调节输到动力装置40的电机44上的电功率的大小。控制器54上设置有电池类型检测装置和一个CPU70来作为助动力控制装置。CPU70的接线端T1被连接在设置在正极接线端60a与电机44之间作为一个开关元件工作的晶体管71的基极上。接线端T2通过具有一个例如电阻之类的负载的IF72连接在测定接线端60c上。一个5伏电源连接在IF72上。负极接线端60b在控制器54的内部接地。这里,控制器54的电池类型测定功能是用来确定该电池是镍-镉电池64还是示于图3中的另一种电池65。为使这种测定成为可能,测定接线端65c是断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力助动车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用于向驱动轮供应踏板力的人力驱动系统; 一个用于从电机把助动力供应给该驱动轮的电力驱动系统,以及 用于根据作用在曲轴上的人力扭矩和车辆速度可变地调节所述助动力的助动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设有用来确定和检测该车辆是处于起动状态或处于滑行以后的动力运行的重新加速状态的起动-重新加速确定装置,以及所述的助动力控制装置控制该电力驱动系统使得该助动力供应状态随着该车辆是处于起动或重新加速状态而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彰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