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炳大专利>正文

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505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自行车是用压力摩擦轮胎驱动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的电动自行车,与轮胎接触的驱动辊由托架部件支承,把托架部件可转动地轴设着并固定在自行车的车座管上,用弹簧使驱动辊与轮胎接触,通过车轮中心、驱动辊与轮胎的接触点、作为旋转中心的铰接点之间的力学配置,根据自行车的行驶条件,使驱动辊与轮胎间的压力自动调节为自行车车轮能转动的最小摩擦力,使驱动辊根据自行车的行驶条件自动地变化,以最小的摩擦压力驱动自行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装置,用该装置,在用压力摩擦轮胎而旋转驱动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的自行车中,根据车轮的旋转力和行驶条件,使驱动辊自动地变化,以最少的摩擦压力驱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不同于仅靠马达驱动的摩托车,它主要依靠人力行驶,马达驱动用于辅助行驶。即,其动力兼用人力和马达驱动力。电动自行车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将马达和减速器装在车身上、连接皮带或链子驱动的链驱动方式;马达和减速器装在车轮上驱动的直接驱动方式;用压力摩擦自行车轮胎而旋转驱动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等。对于电动自行车而言,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即,必须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在同一重量下,必须提高马达动力装置的效率。在马达不动作仅靠脚踏板行驶时,必须使行驶阻力最小,在成本方面必须经济。韩国技术公告94-5540(1994.8.18)号、94-8681(1994.12.17)号和96-2581(1996.3.27)号揭示了上述链驱动方式和直接驱动方式的电动自行车,其中,在马达的减速装置即马达的小齿轮与从动齿轮(或皮带轮)之间组装了多个减速齿轮进行驱动,因此,能量损失大,效率低,重量增加,成本也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用压力摩擦驱动旋转自行车轮胎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的电动自行车。该方式不采用减速器,而是将驱动辊直接用压力与自行车车轮接触。本专利技术属于这种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电动自行车的范围。但是,现有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电动自行车中,与轮胎接触的驱动辊是固定着的,由在轮胎与驱动辊之间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强制性摩擦力使自行车驱动,因此,当轮胎的空气压力减少时,轮胎与驱动辊之间的摩擦力也减少,在起动时或上坡行驶时驱动辊有时空转而不动作。而当轮胎的空气压力过高时,轮胎与驱动辊的摩擦力过大,在下坡或平地行驶时,因不必要的摩擦力而损失电能,脚踏行驶时阻力大。此外,为了提高旋转摩擦力,在驱动辊的表面上形成齿或突起,在行驶时容易使轮胎破损。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装置,用该装置,在用压力摩擦轮胎而旋转驱动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的自行车中,根据车轮的旋转力和行驶条件,使驱动轮自动地变化,以最少的摩擦压力驱动自行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辊的结合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具的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结合状态的底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动作时的向量分析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和作用效果。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辊的结合断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具的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结合状态的底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动作状态图。本专利技术基本上由作为驱动机构的马达(10)、被马达(10)驱动旋转的驱动辊(20)、支承马达(10)和驱动辊(20)的主托架(30)、可转动地支承在主托架(30)上的夹具托架(40)、与夹具托架(40)连接并安装在自行车车座管上的夹具(50)构成。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组装着小齿轮(12),在小齿轮(12)的安装面,通过旋转轴(11)中心的假想中心线之中的一条线上,以旋转轴(11)为对称一体地突设着一对弹簧垫圈(13a)(13b),该弹簧垫圈(13a)(13b)插入形成在后述主托架(30)上的马达支承槽(35a)(35b)内,被密封螺母(14a)(14b)固定。驱动辊(20)由齿轮(20a)和辊(20b)构成为一体,形成有贯通其两端面的轴槽(20c),齿轮轴(23)可插入该轴槽(20c)内。在该轴槽(20c)的两端部,形成口径比轴槽大的轴承槽(21a)(21b)。驱动辊(20)备有插入轴承槽(21a)(21b)内的轴承(22a)(22b)、插入于轴承(22a)(22b)中心孔之间且两端有垫圈部(24a)(24b)的齿轮轴(23)、供齿轮轴(23)插入的柱(25)、与齿轮轴(23)的垫圈部(24a)(24b)结合的密封螺母(26a)。标号(27a)(27b)(27c)表示环。主托架(30)由基板(31)和在该基板(31)两端垂直一体形成的2个侧板(32a)(32b)构成。在该2个侧板(32a)(32b)上,形成有用于结合后述夹具托架(40)的夹具托架结合孔(33a)(33b)。在2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上(32a)上,形成有用于插入并支承马达(10)的马达插入槽(34)、马达支承槽(34a)(34b)和用于支承驱动辊(20)的驱动辊支承槽(36)。在另一个侧板(32b)上,形成齿轮轴支承部(37),该齿轮轴支承部(37)与基板(31)平行地从侧板上端面一体地延长,然后该延长的端部与侧板(32b)平行地向下延伸。与侧板(32b)平行的齿轮轴支承部(37)的面和侧板(32b)上,分别形成可供齿轮轴(23)插入的齿轮轴插入孔(38a)(38b)。主托架(30)的底面部形成为稍稍倾斜。夹具托架(40)由基板(41)和在该基板(41)两端面垂直一体延伸的2个侧板(42a)(42b)构成。基板(41)上设有用于固定后述夹具的夹具固定孔(43)和夹具支承孔(44),夹具支承孔(44)供从夹具(50)伸出的支承突起(53)插入。将上述侧板(42a)(42b)再延长形成突起部,在该突起部上形成主托架结合孔(45a)(45b)。该结合孔(45a)(45b)与形成在主托架(30)上的夹具托架结合孔(33a)(33b)对应,由密配合螺栓(46)和密封螺母(47)插入该结合孔(45a)(45b)与主托架(30)结合。在一个侧板(42a)上形成与扭转弹簧(49)的一个部位结合的弹簧结合槽(49a),密配合螺栓(46)插入柱(48)和扭转弹簧(49)内。夹具(50)由平行配设的二个板形成为二层构造,各板上设有夹具托架固定孔(52a)(52b),将二个板的一侧弯曲成圆形,形成与自行车车座管结合的车座固定槽(51)。在一个板的一侧面上形成支承突起(53),该支承突起(53)与形成在夹具托架(40)上的夹具支持孔(44)结合。未说明的标号(54)是螺栓,(55)是螺母,用于夹具托架(40)与夹具(50)的结合。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造的本专利技术的结合关系。把轴承(22a)(22b)装入驱动辊(20)的两端轴承槽(21a)(21b)内,插入齿轮轴(23),把环(27a)插入驱动辊(20)的齿轮(20a)一侧后,将密封螺母(26a)与垫圈部(24a)结合。接着,一边把伸出于驱动辊(20)的辊(20b)一侧的齿轮轴(23)插入主托架(30)的齿轮轴支承部(37)的齿轮轴插入孔(38a)内,一边依次将环(27b)、柱(25)、环(27c)套在齿轮轴上。然后穿过齿轮轴插入孔(38b),垫圈部(24b)从侧板(32b)的面伸出后,用密封螺母(26b)结合在垫圈部(24b)并固定,驱动辊(20)就被设置在主托架(30)的驱动辊支承槽(36)内。这样,驱动辊(20)与主托架(30)结合。弹簧垫圈(13a)(13b)插入马达支承槽(35a)(35b),马达的旋转轴(11)插入马达插入槽(34)后,用密封螺母(14a)(14b)紧固,则马达(10)与主托架(30)结合。如上所述,把马达(10)和驱动辊(20)组装在主托架(30)上,把密配合螺栓(46)插入该主托架(30)的夹具托架结合孔(33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动自行车的电动装置,该电动装置由马达、驱动辊以及支承它们的托架构成,该自行车是用压力摩擦轮胎而驱动的轮胎直接接触方式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托架部件支承着与轮胎接触的驱动辊,将该托架部件可转动地轴设着并固定在自行车的车座管上,用弹簧将驱动辊与轮胎接触地支承着,通过车轮中心、驱动辊与轮胎的接触点、作为旋转中心的铰接点间的力学配置,根据自行车的行驶条件,驱动辊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压力自动地调节成为自行车车轮能旋转的最小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万泽
申请(专利权)人:林炳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