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三潜专利>正文

〃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5041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够助力、省力、提高车速数倍的“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它是在三轮车上加装“拨浪钻”(作往复旋摆的老式木工钻)式驱动装置,利用其往复旋摆的惯性,由它来传力驱动链传动系而制成的三轮车。按其原理可制成单速、双速;脚踏、手拉;单人座、三人座等多种形式。其中单速三人座手拉式三轮车可作残疾人车和协力车用;双速脚踏式三轮车则能拥有很好的起动、低速性能和很高的车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它是在三轮车上加装“拨浪钻”(一种作往复旋转摆动的老式木工钻)式驱动装置总成,利用其往复旋摆的惯性,由它来传力驱动链传动系而制成的有显著的助力、省力、提速功效的“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也是对本人专利技术的“往复旋摆式驱动双速三轮车”的改进。(申请号98115900.1)目前,公知的三轮车是只有一套链传动装置,没有助力装置,骑行时作整圈旋转蹬踏,速度较慢,蹬踏较吃力,加之座椅窄小,身体不舒适、不自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轮车,它不仅能使身体舒适自由,还能有助力作用,而使蹬踏省力,速度得到很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三轮车上加装“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由它来传力驱动链传动系,见附附图说明图1图1,在车架上固定有“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6,6由转轴6(a),转杆6(b),绞索6(c),飞轮6(d),轴承6(e),滚动轴承及滚套6(g)等主要零部件组成。转轴6(a),靠轴承6(e)固定在车架1上,转杆6(b)空套在转轴6(a)中,其两端卡套在固定在车架1上的导杆8中,靠绞索6(c)将6(b)和6(a)连接,6(a)的下端固装有飞轮6(d),车架1上还固装有链轮11,其与车飞10,链条9及张紧轮24构成了车的链传动系;踏拐7与链轮11固接成一体,用轴及轴承固定在车架上,转杆6(b)上固定有制成一体的滚动轴承及滚套6(g),踏拐穿在二者之间,其推动踏拐走过的行程由绞索6(c)的长度决定。工作时,先使转轴6(a)转动,将绞索6(c)绕轴绞绕,带动转杆6(b)沿导杆8上移至绞索劲力绞满处,(踏拐7也被带着上行),然后在转杆6(b)两端施加驱动力P,这样转杆6(b)下行,经滚动轴承6(g)推动踏杆7绕轴顺转,经链轮11,链条9,车飞10带动车轮转动,转杆6(b)下移过程中,通过绞索6(c)使转轴6(a)转动,至6(b)下行到位时,外力和绞索劲力都消失,但转轴在飞轮6(d)惯性作用下继续旋转,绞索6(c)被反向卷绕,拉着转杆6(b)上移,通过滚套6(g)带动踏拐7绕轴逆向旋转,逆转时,由于车飞10的单向传导性,不能带动车轮。转杆6(b)往复一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继续施加外力使转杆下移,绞索6(c)将使转轴6(a)和飞轮6(d)改变旋转方向,即每经一个工作循环,改变一次转向。所加外力越大,速度越快,飞轮质量越大,则转轴及飞轮旋转越快,惯性越大,转杆往复移动暨带动踏拐往复旋转的速度越快,所以当加力至转轴获得一定惯性后,即可保持转杆高速往复移动(作功)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人可以休息,待转速慢后再行施加力(间歇使力)从而达到助力、省力、提速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该车具有如下优点1、可采用带靠宽座,使身体舒适自由。2、骑行时,只需作单方向的使力动作,回程是靠飞轮惯性绞动转杆自行回移。3、采用悠着劲慢使力的方式能获得低速、高速则采用快速连续使力若干次,休息一段时间后再行使力的间歇使力方式。4、既便于采用一套传动装置,也便于同时采用二套不同速比的传动装置,采用二套传动装置,阻力大时用低速装置,至阻力小后,转用高速装置,可使速度提得更高,也可使骑行更省力。5、可作为一种较高速的交通工具使用,既不消耗能源,也不产生污染。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原理图。图2是“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总体构造图。图2(B)是转杆6(b)及其连在其上的滚动轴承滚套6(g)及皮带脚套6(h)的装配图。图3是“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总体构造图。图3(A)是转杆6(b)及其滚动轴承滚套6(g)、拉索20的装配图。图中1、车架;2、座椅;3、制动器总成;4、环形龙头;5、转轴制动带总成;6、“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7、踏拐;8、导杆;9、链条;10、车飞;11、链轮;12、13、14轮毂、轮毂轴、内轴;15、连接轴承总成;16、17、销轴及减震弹簧;18、低速传动车飞;19、滑轮;20、拉索;21、拉手杆;22、23、拉索及单个拉手;24、座椅;25、制有脚踏板的前叉;26、踏脚。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果用两套链传动及“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见附图2图2,图中,制动器总成3由制动手把3(a),手把定位卡3(b);可调节的连接拉杆3(c),回位弹簧3(d),制动带3(e)及固定在轮毂轴上的制动毂3(f)组成;转轴制动带总成5由制动带5(a),手柄拉杆5(b),回位弹簧5(c)组成,其作用是当不需要转杆自行移动时,拉动手柄拉杆5(b),使制动带5(a)将固定在转轴6(a)上的制动鼓6(f)抱紧而刹住,松放5(b)则在弹簧5(c)作用下5(a)回位;“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装置总成6由转轴6(a),转杆6(b),绞索6(c),轴承6(e),飞轮6(d),转轴制动毂6(f),摇手柄6(i),制成一体的滚动轴承及滚套6(g),及固定在转杆上的粘胶皮带脚套6(h)组成。转杆6(b)沿差不多整个转杆长度外侧制有脚踏板,脚踏板上铆有靠粘胶布搭接的皮带脚套6(h)。内侧靠转杆上制的镙栓孔,用两个镙栓连接有滚动轴承滚套6(g);摇手柄6(i)的作用是每当转轴6(a)停转而绞索6(c)处于松劲状态时,摇动手柄,使绞索劲力绞满后再行踏动;皮带脚套6(h)的作用则是将左右皮带靠粘胶布搭接在脚掌上,脚后根放在车厢上,刹死转轴6(a)。使绞索6(c)停在处于绞满劲的状态以利休息后再行踏动,这样便不用再行摇动手柄6(i)使绞索绞满劲;而滚动轴承滚套6(g)在装配时应先将其穿在踏拐7上,再用镙栓固定在转杆6(b)上,滚动轴承推动踏拐顺转,滚套则随转杆上移时拉动踏拐逆转;踏拐7与链轮制成一体,用轴和轴承固定在车架上;导杆8用镙帽上紧在车架1上;车飞10和链轮11在高速传动装置中,做成双联的;轮毂、轮毂轴、内轴12、13、14。轮毂12与车轮制成一体,靠方榫与轮毂轴13连接后,在其内穿上内轴14而连成一体;(结构同普通三轮车)在轮毂轴13上固定有高、低速链传动装置的车飞和制动鼓;轴承座总成15由轴承座15(a),向心球轴承15(b)组成,用来将车架1与轮毂轴13作连接;销轴、弹簧16、17,销轴的一端固定在车厢上,将弹簧套在其上,介于轴承座与车厢之间起减震作用。图3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可作残疾人车或协力车使用,该实施例只采用一套链传动装置,将转杆6(b)的运行平面与链条9,车厢底呈基本平行布置,在转杆6(b)靠近中部的前面连接有滚动轴承滚套6(g),6(g)穿在踏拐7上,在6(b)的两端固定有拉索20(拉索可采用一定宽度的平皮带)由两侧拉过固定在车架1前端的滑轮19上,然后固定在拉手杆21的两端,21上制有三个握手拉,中间的供残疾人使用,用于一手掌龙头4,一手拉拉手杆21;脚放在踏脚26上,两侧的握手位用于正常人使用,使用时脚蹬在前叉25上焊制的脚踏板上掌握方向;如制有后排座椅24,可供三人乘座时,可作协力车使用,只需在拉手杆21的两侧另外各装一条拉索22,拉到后座,在22上各接一个单个的拉手23,即可由后座上的两人各拉一条拉索(或由一人同时握两个拉手)作协力,可只在阻力大时帮助协力,要点是需协调一致的动作,这个实施例中,起动或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浪钻”式往复旋摆驱动三轮车,它是在三轮车上加装“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利用其往复旋摆的惯性,由它来传力驱动链传动系而制成的三轮车,其特征是:在三轮车的车架上见附图1图1,固装有“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6),(6)由转轴6(a)、转杆6(b)、绞索6(c)、飞轮6(d)、轴承6(e)、滚动轴承滚套6(g)等主要零部件组成,转轴6(a)靠轴承6(e)固定在车架(1)上,转杆6(b)空套在转轴6(a)中,其两端卡套在固定在车架(1)上的导杆(8)中,靠绞索6(c)将6(b)和6(a)连接,6(a)的下端固装有飞轮6(d),车架(1)上还固装有与链轮(11)制成一体的踏拐(7),其与链条(9)、车飞(10)、张紧轮(24)构成了车的链传动系,“拨浪钻”式驱动装置总成(6)与链传动系之间靠固定在转杆6(b)上的滚动轴承滚套6(g)套在踏拐(7)上,将二者作滚动连接,转杆6(b)往复移动暨踏拐(7)转动的行程由绞索6(c)的长度决定,在转杆6(b)的两端按需要可制成不同的施力装置(脚踏或手拉装置),链传动系和对应的驱动装置亦可根据需要按不同套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三潜赵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三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