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948 阅读:9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在零余子采收的当年,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零余子1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mg/L-100mg/L的水溶液;将消毒好的零余子放入平底容器中浸泡,溶液深度为零余子直径的2/3左右,置于25℃温度下进行处理,每周更换多效唑溶液一次,换新的溶液前先用流水冲洗零余子,清洗完毕晾干零余子表面水分,再放入平底容器中继续用多效唑溶液浸泡至发芽;该方法使零余子在收获的当年发芽率就达25%-50%,第二年1月下旬即可诱导90%以上的零余子发芽且生根,极大地提早了零余子的发芽期,解决了山药零余子休眠期长、发芽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生物
,特别是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技术背景: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其地下膨大的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精蛋白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口感好,是老少皆宜、百吃不厌的营养佳品。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山药性平味甘,入肺、脾、胃,有健脾、补肾、益精等功能,对中老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咳喘痰多,以及糖尿病、便秘均有一定疗效,是参苓白术丸、右归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零余子即珠芽,着生于山药茎蔓上叶腋处,呈圆形或椭圆形,是一种变态茎,休眠期结束后,会发芽形成新的植株。每株山药所产的零余子数量多,零余子作为繁殖器官繁殖系数高,有利于山药优良新品种的迅速推广。但是,零余子休眠期长,一般10月至11月收获,到翌年3月至4月萌芽后,播种方能出芽,休眠期长达4个月至6个月之久。零余子在休眠过程中,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其只能发出不定根,不能发芽及产生有效根。零余子休眠期长影响到适时栽培。《长江蔬菜》第11期公开了“山药零余子不同处理对出苗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是在春季4月份进行,用赤霉素处理休眠期结束的零余子,促进播种后早出苗。关于打破零余子休眠促使提前发芽的方法尚未见到公开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以解决山药零余子休眠期长、发芽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在零余子采收的当年用化学试剂进行处理,使零余子在收获的当年发芽率就达25%-50%,第二年1月下旬即可诱导90%以上的零余子发芽且生根,极大地提早了零余子的发芽期,为山药提早栽培及提早收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具体步骤如下:1、零余子消毒:选择无破损的零余子,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零余子1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2、化学试剂的配制: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mg/L-100mg/L的水溶液。3、化学试剂处理零余子:将事先消毒好的零余子放入平底容器中,注意零余子间不堆压,向容器中注入多效唑溶液浸泡零余子,溶液深度为零余子直径的2/3左右,置于25℃温度下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每周更换多效唑溶液一次,换溶液前先用流水冲洗零余子,去除零余子分泌出的粘稠物,以防零余子霉烂,清洗完毕晾干零余子表面水分,再放入平底容器中继续用多效唑溶液浸泡。4、将发芽的零余子及时播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或积极效果是:1)、缩短休眠期,促进发芽。传统种植方法是每年3、4月份零余子萌芽后,才进行播种,播种后要20多天甚至1个月后零余子才出土,形成幼苗,因此所需时间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处理,零余子在采收后的当年就可以发芽和产生有效根,可以提前山药的种植期。2)、便于根据发芽情况适时种植,提高植株生长整齐度,便于管理。传统种植方法中,零余子播种出苗不整齐,不便于栽培管理。用此方法,可根据零余子发芽和生根的时间分批种植,提高植株生长整齐度,便于管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2006年12月6日选择当年收获、无破损的零余子,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零余子1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2)、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mg/L的水溶液。3)、将零余子放入直径10cm的培养皿中,注入1mg/L的多效唑溶液,溶液深度为零余子直径的2/3左右,置于培养箱中在25℃温度下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每周更换1mg/L的多效唑溶液一次,换溶液前先用流水冲洗零余子,去除零余子分泌出的粘稠物,以防零余子霉烂,清洗完毕晾干零余子表面水分,再放入平底容器中继续用1mg/L的多效唑溶液浸泡。以清水浸泡零余子的处理-->设为对照。每个处理有50粒零余子,设三次重复。4)、观察零余子发芽情况,将发芽的零余子进行种植。2006年12月31日,1mg/L的多效唑溶液处理的零余子发芽率达30%,2007年1月21日,92%的零余子发芽,而用清水处理的对照最终发芽率只有8%。生根、发芽的零余子种于装有腐殖土的塑料盆中,放入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后96%的苗成活正常生长。实施例21)、同实施例1的步骤1。2)、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0mg/L的水溶液。3)、除所使用的多效唑浓度为10mg/L外,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的步骤3)。4)、观察零余子发芽情况,将发芽的零余子进行种植。2006年12月31日,用10mg/L的多效唑溶液处理的零余子发芽率达50%,2007年1月21日,96%的零余子发芽,而用清水处理的对照最终发芽率只有8%。发芽的零余子种于装有腐殖土的塑料盆中,放入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后97%的苗成活正常生长。实施例31)、同实施例1的步骤1。2)、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00mg/L的浓度。3)、除所使用的多效唑浓度为100mg/L外,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的步骤3)。4)、观察零余子发芽情况,将发芽的零余子进行种植。2006年12月31日,用100mg/L的多效唑溶液处理的零余子发芽率达25%,2007年1月21日,90%的零余子发芽,而用清水处理的对照发芽率只有6%。生根、发芽的零余子种于装有腐殖土的塑料盆中,放入25℃培养箱中培养,两周后95%的苗成活正常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零余子采收的当年,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零余子1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备用; 2)、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mg/L-100m g/L的水溶液; 3)、将经步骤1)消毒好的零余子放入平底容器中,向容器中注入1mg/L的多效唑溶液浸泡零余子,溶液深度为零余子直径的2/3,置于25℃温度下进行处理,每周更换多效唑溶液一次,换新的溶液前先用流水冲洗零余子,清洗完毕晾 干零余子表面水分,再放入平底容器中继续用多效唑溶液浸泡至发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零余子破除休眠促进发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零余子采收的当年,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零余子10分钟,捞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零余子表面的水分备用;2)、将40%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1mg/L-100mg/L的水溶液;3)、将经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春龙雯虹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