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包括驱动装置、两组螺旋单元和两个壳体,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两组螺旋单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每个壳体与一组螺旋单元配合,螺旋单元的前部设置在壳体内,每个壳体内均充入磁流变抛光液,所述螺旋单元的前部上设有沿螺旋线排列的磁流变刷,两个壳体的前部通过连通器相通,两个壳体的后部也通过连通器相通,所述两个壳体之间设有磁场发生器,每个所述壳体或其中一个壳体上开有喂料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磁流变液结合抛光液组成磁流变抛光液,利用磁场发生器产生磁场,使磁流变刷能沾上磁流变抛光液,从而使位于壳体内的非导磁元件随螺旋单元带动不断在壳体内移动进行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
技术介绍
抛光机是一种电动工具,主要用来对元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由电动机、抛光室、抛光器等部件组成。主要有振动抛光机和滚桶抛光机,但是他们都主要针对较大的元件进行抛光,如果是小型或者微型元件,采用这些设备将难以对其表面细小的部位进行有效的抛光,影响了产品品质和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小型或者微型元件抛光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包括驱动装置、两组螺旋单元和两个壳体,所述驱动装置带动两组螺旋单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每个壳体与一组螺旋单元配合,螺旋单元的前部设置在壳体内,每个壳体内均充入磁流变抛光液,所述螺旋单元的前部上设有沿螺旋线排列的磁流变刷,两个壳体的前部通过连通器相通,两个壳体的后部也通过连通器相通,所述两个壳体之间设有磁场发生器,每个所述壳体或其中一个壳体上开有喂料器。优选的,每个所述壳体中部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磁流变刷运动轨迹相适配的螺旋槽;增强螺旋单元旋转时带动磁流变抛光液和元件的流动,提高抛光效率。优选的,每组螺旋单元均包括螺旋杆和与其相连的螺旋转子,所述螺旋转子为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螺旋杆上套有驱动套,所述驱动套与驱动装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驱动套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使螺旋单元能平稳的转动。优选的,所述螺旋转子与螺旋杆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两者同轴同步旋转,从螺旋转子的前端开始沿其弧形侧壁开有螺旋盲槽,所述螺旋盲槽内设有若干组磁流变刷,所述螺旋转子的前端设有将螺旋盲槽封闭的封头;方便磁流变刷与螺旋转子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旋盲槽的横截面为T形,每组所述磁流变刷包括刷体、第二轴承、套筒和导磁刷,所述套筒设置在螺旋盲槽内,所述第二轴承设在套筒内,所述刷体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轴承内,所述刷体的上部伸出螺旋盲槽,所述导磁刷固定在刷体的上部;磁流变刷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壳体靠近螺旋杆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螺旋转子穿过密封端盖进入壳体内,所述壳体远离螺旋杆的一端设有卸料端盖;密封端盖方便壳体与螺旋杆的连接,使用卸料端盖方便将加工好的元件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磁流变液结合抛光液组成磁流变抛光液,利用磁场发生器产生磁场,使磁流变刷能沾上磁流变抛光液,从而使位于壳体内的非导磁元件随螺旋单元带动不断在壳体内移动进行抛光处理,能够对微小的元件表面进行无死角的抛光,结构简单抛光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的主视图;图2为图1俯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的实施例,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包括驱动装置15、两组螺旋单元和两个壳体8,所述驱动装置15带动两组螺旋单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每个壳体8与一组螺旋单元配合,螺旋单元的前部设置在壳体8内,每个壳体8内均充入磁流变抛光液12,所述螺旋单元的前部上设有沿螺旋线排列的磁流变刷9,两个壳体8的前部通过连通器16相通,两个壳体8的后部也通过连通器16相通,所述两个壳体8之间设有磁场发生器17,每个所述壳体8或其中一个壳体8上开有喂料器18,每个所述壳体8中部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磁流变刷9运动轨迹相适配的螺旋槽。如图2所示,每组螺旋单元均包括螺旋杆1和与其相连的螺旋转子5,所述螺旋转子5为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螺旋杆1上套有驱动套4,所述驱动套4与驱动装置15通过皮带14传动,所述驱动套4通过第一轴承3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转子5与螺旋杆1的前端固定连接,且两者同轴同步旋转,从螺旋转子5的前端开始沿其弧形侧壁开有螺旋盲槽51,所述螺旋盲槽51内设有若干组磁流变刷9,,所述螺旋转子的前端设有将螺旋盲槽封闭的封头10。如图3所示,所述螺旋盲槽51的横截面为T形,每组所述磁流变刷9包括刷体91、第二轴承92、套筒93和导磁刷94,所述套筒93设置在螺旋盲槽51内,所述第二轴承92设在套筒93内,所述刷体91的下端固定在第二轴承92内,所述刷体91的上部伸出螺旋盲槽51,所述导磁刷94固定在刷体91的上部,所述壳体8为圆柱形且两端开口,所述壳体8靠近螺旋杆1的一端设有密封端盖6,密封端盖6与壳体8之间还设有密封圈7,所述螺旋转子5穿过密封端盖6进入壳体8内,所述壳体8远离螺旋杆1的一端设有卸料端盖11。磁流抛光液由磁流变液和抛光颗粒组成,将磁流变抛光液12和非导磁元件13混合后通过喂料器18加入到壳体8内,磁场发生器17通电产生磁场,由导磁材料制作的导磁刷94将具有磁性,磁流变抛光液12在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到导磁刷94上,壳体8也采用导磁材料制作也具有磁性,使壳体8的内壁上也聚集磁流变抛光液12。启动驱动装置15,驱动装置15可以为电动机通过皮带14带动驱动套4旋转,图2中位于上方的螺旋单元中螺旋转子5成右旋状态,螺旋转子5带动磁流变刷9向左进给,将上方壳体8尾端的磁流变抛光液12和非导磁元件13进给到壳体8的前端,使上方壳体8尾端产生空腔,同时图2中位于下方的螺旋单元中螺旋转子5成左旋状态,螺旋转子5带动磁流变刷9向右进给,将下方壳体8前端的磁流变抛光液12和非导磁元件13进给到壳体8的尾端,由于连通器16的作用,图2中上方壳体8前端的磁流变抛光液12和非导磁元件13将通过连通器16进入下方的壳体8前端,而下方壳体8尾端的磁流变抛光液12和非导磁元件13将通过连通器16进入上方壳体8的尾端。当上方壳体8的前端和下方壳体8的尾端被压缩到极限时,控制驱动装置15反转,做回程运动。通过驱动装置15的正反转带动磁流变刷9进给的同时也会形成自转,使非导磁元件13进行无死角抛光,当抛光结束打开卸料端盖11,将非导磁元件13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5)、两组螺旋单元和两个壳体(8),所述驱动装置(15)带动两组螺旋单元以相反的方向旋转,每个壳体(8)与一组螺旋单元配合,螺旋单元的前部设置在壳体(8)内,每个壳体(8)内均充入磁流变抛光液(12),所述螺旋单元的前部上设有沿螺旋线排列的磁流变刷(9),两个壳体(8)的前部通过连通器(16)相通,两个壳体(8)的后部也通过连通器(16)相通,所述两个壳体(8)之间设有磁场发生器(17),每个所述壳体(8)或其中一个壳体(8)上开有喂料器(18)。
【技术特征摘要】
1.非导磁元件用螺旋式磁流变刷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5)、两组螺旋单元和两个壳体(8),所述驱动装置(15)带动两组螺旋单元以相同的方向旋转,每个壳体(8)与一组螺旋单元配合,螺旋单元的前部设置在壳体(8)内,每个壳体(8)内均充入磁流变抛光液(12),所述螺旋单元的前部上设有沿螺旋线排列的磁流变刷(9),两个壳体(8)的前部通过连通器(16)相通,两个壳体(8)的后部也通过连通器(16)相通,所述两个壳体(8)之间设有磁场发生器(17),每个所述壳体(8)或其中一个壳体(8)上开有喂料器(18);每个所述壳体(8)中部的内壁上均设有与磁流变刷(9)运动轨迹相适配的螺旋槽;每组螺旋单元均包括螺旋杆(1)和与其相连的螺旋转子(5),所述螺旋转子(5)为非导磁材料制成,所述螺旋杆(1)上套有驱动套(4),所述驱动套(4)与驱动装置(15)通过皮带(14)传动,所述驱动套(4)通过第一轴承(3)与支撑架(2)转动连接;所述螺旋转子(5)与螺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云,毕成,高春甫,孙明礼,孟国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