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当转弯行驶自动二轮车时,充分确保车架和发动机的一体感,并进一步降低自发动机传至车架的行驶振动。自动二轮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如下,后轮支撑用摇臂和后轮一起上下摆动,并通过设置于发动机(16)的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103)、(103)夹住设置于车架(11)的车体侧托架(126)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通过弹性部件(135)、(135)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侧托架上。车架具有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151)、(151),其具有间隔地配置在车体侧托架两侧,由这些辅助托架夹住左右的发动机侧托架。发动机支撑螺栓(136)贯穿车体侧托架、左右发动机侧托架以及左右的辅助托架,从而连接各托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方面涉及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二轮车中,将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将后轮支撑用摇臂安装在该发动机上且使其可上下摆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特开2002-79983公报(图5-6)上述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现有的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如下所述,在车架中,在左右一对的车架构件间架设横梁,在该横梁的大致中间部分设置车体侧托架,用设于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夹住该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并且通过发动机支撑螺栓以及弹性部件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侧托架上,并将后轮支撑用摇臂安装在该发动机上且使其可上下摆动。当自动二轮车行驶时,后轮会相应于路面状况产生振动,该振动(以下称为“行驶振动”。)将通过摇臂自后轮传至发动机。该行驶振动能够通过弹性部件得以缓和,所以不易自发动机传至车架。在该种构成中,为进一步降低自发动机向车架传动的行驶振动,可考虑降低弹性部件的硬度。然而,在自动二轮车转弯行驶等情况下,要求确保车架和发动机的一体感。因此,单纯地降低弹性部件的硬度是有限度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技术,其可达到下述两者的要求(1)在转弯行驶自动二轮车等情况下充分确保车架和发动机的一体感;(2)进一步降低自发动机向车架传动的行驶振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其后轮与后轮支撑用摇臂同时上下摆动,并通过设于发动机的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夹住设于车架的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通过弹性部件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侧托架上,其特征在于车架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并通过这些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夹住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该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具有间隔地配置在车体侧托架两侧,通过使发动机支撑螺栓贯穿车体侧托架、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从而连接这些托架。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中的至少一方分别由下列部件构成设置于车架的托架基部半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托架基部半体的托架前端部半体,并且通过发动机支撑螺栓将该托架前端部半体连接在发动机侧托架。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车架在不同于车体侧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的位置上,并且在后轮支撑用摇臂的摆动中心上方,设置左右一对的车体侧上部托架,上述后轮支撑用摇臂安装于发动机上且可摆动,而发动机在不同于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的位置上,并且在摆动中心上方设置发动机侧上部托架,通过左右一对的车体侧上部托架夹住发动机侧上部托架,从而可通过上部弹性部件将发动机上部安装在左右一对的车体侧上部托架。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在车架上设有配置于发动机的汽缸盖下方并且在车体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梁,使车体侧托架自该横梁向后上方延伸,而另一方面,使左右一对的托架基部半体自横梁向上方延伸,使左右一对的托架前端部半体自这些左右一对的托架基部半体向车体侧托架侧延伸,并由发动机支撑螺栓连接,从而使得当自车体侧观察时,车体侧托架、托架基部半体以及托架前端部半体配置为大致三角形。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的托架基部半体在自前端侧观察时为大致L字状。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左右一对的托架前端部半体用各上下两点结合于左右一对的托架基部半体,并且用基于发动机支撑螺栓的一个连接点结合于发动机。本专利技术之七的特征在于在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和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之间中至少左右一方,安装有通过发动机支撑螺栓的带有法兰的轴环,使法兰朝向安装有带有法兰的轴环一方的发动机侧托架的端面。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由于在车架上除设置车体侧托架以外,还设置具有间隔地配置在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因而进一步通过左右的辅助托架夹住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并使发动机支撑螺栓贯穿于这些各托架之间,从而连接这些托架,上述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夹住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其结果,不论将发动机安装在车体侧托架的弹性部件的硬度如何,都能控制相对于车架的发动机振动。因此,在转弯行驶自动二轮车的情况等,能够充分确保车架和发动机的一体感,并且降低弹性部件的硬度,从而进一步降低自发动机向车架传递的行驶振动。因此,可更加提高在发动机上安装有后轮支撑用摇臂的自动二轮车的乘坐舒适度。进而,在本根据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由于通过车架所具有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夹住发动机侧托架,因此在自动二轮车行驶中,能够控制相对于车架发动机向车体宽度方向相对变化的情形。因此,可以更加提高自动二轮车的乘坐舒适度。进而,由于通过车架所具有的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夹住发动机侧托架,因此,可以抑制车架和发动机在车体宽度方向的安装精度的偏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通过变更可从托架基部半体拆卸的托架前端部半体的刚性(通过改变例如形状、板厚、材质而变更刚性),从而可易于将通过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支撑发动机的支撑刚性调整为最佳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由于在车架中不同于车体侧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的位置,并且在可摆动地安装于发动机的后轮支撑用摇臂的摆动中心上方,通过左右一对的车体侧上部托架夹住发动机侧上部托架,因而可以通过上部弹性部件将发动机的上部安装在左右的车体侧上部托架上。位于摆动中心上方的左右的车体侧上部托架的上部弹性部件,也可吸收并缓和通过摇臂自后轮向发动机传递的行驶振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自动二轮车的乘坐舒适度。进而,左右的车体侧上部托架单独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部分的支撑刚性小于车体侧托架以及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协动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部分的支撑刚性。这样,可控制通过位于摇臂摆动中心上方的、左右的车体侧上部托架支撑发动机的支撑部分的负担。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由于发动机支撑部分构成为自车体侧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因此可以更进一步提高支撑刚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自前端侧观察左右一对的托架基部半体时,其呈大致L字状,从而可以以简单的构成提高支撑刚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由于自车体侧观察托架前端部半体时,托架前端部半体以大致三角形的三点结合于设在车架上的车体侧托架以及托架基部半体,因此可以提高托架前端部半体的结合刚性以及支撑刚性。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在发动机侧托架和辅助托架之间,组装有通过发动机支撑螺栓的带有法兰的轴环。其结果,在左右的辅助托架间,可以设置仅为轴环长度的部分的空间。而当将发动机组装于车架时,最后组装带有法兰的轴环即可。由于空出仅为轴环的轴向长度的部分的空间,因此在发动机侧托架和左右的辅助托架之间,易于对准左右的发动机侧托架的位置。因此,不受如下复杂构成的影响,组装性良好,即进而通过左右的辅助托架夹住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使发动机支撑螺栓贯通于这些各托架之间,并将其连接,上述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夹住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另外,由于使轴环的法兰朝向发动机侧托架的端面组装,因此可以更充分地阻止来自发动机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的荷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二轮车的左侧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左侧面图。图3是图2中的3-3线剖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的左侧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车架的后部、发动机以及动力传递机构的左侧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安装部分的平面图。图7是发动机的第3安装结构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发动机安装结构,在后轮上下摆动的同时,后轮支撑用摇臂也上下摆动,并且由设置于发动机的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夹持设置于车架的车体侧托架的车体宽度方向两侧,通过弹性部件将上述发动机安装在上述车体侧托架上,其特征在于:上述 车架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并通过这些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夹住上述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该左右一对的辅助托架具有间隔地配置在上述车体侧托架两侧,使发动机支撑螺栓贯穿上述车体侧托架、上述左右一对的发动机侧托架以及上述左右一对的 辅助托架,从而使这些托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冈洋,野尻了,佐佐木典彦,高桥博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