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苏钦专利>正文

自力踏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07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力踏板车,它包括车支架(3)、前后车轮(2、4)、后轮驱动组件及设置在车支架上的双踏板(5、6)和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其主要特点是双踏板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在车支架上并呈一上、一下的相互连动;所述后轮驱动组件中设置有两组与车后轮同轴的线轮(10、11)和分别与其对应线轮连接的单向机构(12、13),双单向机构再与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为拉动式传动机构组件,包括与双踏板连接的拉索(17、18),其拉索与其对应的线轮传动连接,并且在动力传动机构组件中还可设置滑轮组或大、小线轮组变速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折叠和携带,是集环保、代步、休闲运动于一身的户外运动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靠人体重力或踏力自行的踏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双踏板上、下相互连动方式拉动双单向机构驱使后车轮行走,并实现踏板和拉索自动回位的踏板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二至三轮滑板车,主要是靠人的一只脚蹬地获得动力后利用惯性行走的,它需要单脚频繁蹬地才行,不太方便。在公告的专利文献中,专利ZL01222047.7和ZL02202242.2文献披露了利用踏板直接传动连杆(齿条),再驱使齿轮组变速传动的踏板车装置。这些装置虽能解决利用踏板动力驱使后车轮转动行走,但因其是靠齿轮组变速,一则结构繁杂、笨重;二则安装精度要求高;再有踏板只能靠弹簧实现回位。专利ZL02234418.7、ZL200320105635.5和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05597.8文献都公开或实质公开了一种利用踏板(或踏板连杆)拉动链条,链条再驱使齿轮组变速传动的踏板车装置,这类装置也同样采用了弹簧回位机构,且在采用双踏板时,也无法实现双踏板之间的互动回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踏板拉动双单向机构驱动后车轮行走,并在双踏板互动中实现踏板和拉索自动回位的踏板车。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踏板车包括车支架(3)、前后车轮(2、4)、后轮驱动组件(A)及设置在车支架上的双踏板(5、6)和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B);其中,双踏板通过连接组件(如连为一体的挠板式双踏板通过铰链与连接座配合组件或由连接杠杆与平衡连杆配合组件等)活动连接在车支架上并呈一上、一下的相互连动,在后轮驱动组件中设置有两组与车后轮同轴的线轮(10、11)和分别与其对应线轮连接的单向机构(12、13),双单向机构(采用棘轮或滚子离合器结构等)再与后车轮传动连接;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为拉动式传动机构组件,包括连接在双踏板上的拉索(17、18)和与之对应的导向轮(19、20),其拉索又与其分别对应的线轮传动连接。当一只脚压踏于某一踏板上并使其向下位移时,另一踏板便自动向上位移,向上位移踏板一侧的拉索传递动力于相应线轮后驱动车后轮转动,而向下位移踏板上的拉索也自动得到回位;反之亦然。上述分别连接在双踏板中某一踏板上的拉索(17或18)分别经对应的导向轮后,直接缠绕在对应的线轮(10或11)上,从线轮(10或11)上引出的回位拉索(48或49)再经对侧导向轮后连接在另一踏板上(参见图16-17)。这是本专利技术可涉及的最简单动力传递方式之一。一踏板上的拉索拉动线轮,并经单向机构单向传动车后轮转动的同时,另一踏板上的同侧回位拉索即在该线轮上得到回位。在该方案中,其钢绳拉索可直接用链条替代,此时相应导向轮和线轮则采用齿轮结构;其中一链条的一段也可以采用拉索(51)结构并在拉索段设置导向轮(52)(参见图18-20),采用拉索段的目的是进一步确保链条能错位安装。在上述方案中,在踏板上的拉索(17、18)经对应导向轮后,直接缠绕对应的线轮(10、11)上,其线轮上引出的两条回位拉索也可直接连接在同一的回转线导轮(55)上(参见图23)。在双踏板一上、一下的互动中,两条回位拉索直接经该回转线导轮后在对应的线轮上回位。本专利技术在其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中设置有变速传动机构,其变速传动机构可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其中包括滑轮组变速机构和大、小线轮组变速机构。滑轮组变速机构又包括两种基本方式,其一是在与踏板连接的拉索上均连接一个滑轮组,两个滑轮组上的两条动力拉索(30、31)分别缠绕在相应的线轮(10、11)上,分别从两线轮(10、11)引出的两条回位拉索(32、33)再连接在同一的回位线导轮(35)上(参见图8)。其二,在与踏板连接的拉索上均连接由2~6个滑轮组构成的变速机构,踏板上的拉索的另一端直接与滑轮组的动滑轮组轴(23)传动连接,而该动滑轮组轴又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如通过滑槽滑轨配合组件或摆臂摆臂轴配合组件等)活动连接在车支架的底架(25)上(参见图2-5),动滑轮组轴(23)随踏板上的拉索(17、18)的拉动而位移;从滑轮组引出的两条动力拉索(30、31)又分别缠绕在对应的线轮(10、11)上,两线轮(10、11)引出的两条回位拉索(32、33)分别经对应动滑轮后固接在车支架上的底板上。经滑轮组变速后,能大幅增大车后轮的转速,提高脚压踏一次踏板带来的踏板车行走距离。大、小线轮组变速机构由同轴的大、小线轮(36、37)构成,其大、小线轮组轴(38)连接在车支架(3)上(参见见9~11),与踏板连接的拉索(17、18)分别缠绕在小线轮(36)上,两个大线轮(37)上的两条动力拉索(30、31)又分别缠绕在后车轮轴上的对应线轮(10、11)上,从两线轮(10、11)引出的两条回位拉索(32、33)又与对应大线轮(37)传动连接。该变速机构的变速速度主要取决于大、小线轮的直径比和大线轮与(后轮轴上的)线轮的直径比。本专利技术解决前述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本方案踏板车包括车支架(3)、前后车轮(2、4)、后轮驱动组件(A)及设置在车支架上的双踏板(5、6)和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B);其中双踏板也是通过活动连接组件活动连接在车支架上并呈一上、一下的相互连动,在后轮驱动组件中设有与后车轮传动连接的驱动轮(39);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包括分别与双踏板连接的链条(40、41)和设置在车支架(3)上的导向轮(42)和双单向齿轮(43、44),并在单向齿轮轴(45)上连接有动力输出轮(46),其中链条(40、41)均与对应的单向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由单向齿轮单向传动的动力输出轮(46)与车后轮轴上的驱动轮(39)之间再通过链条、皮带或齿轮箱传动连接(参见图12-14)。本方案的双踏板上、下连动即可带动链条(40、41)驱使单向齿轮转动并同时实现链条的自动回位,传动机构中的增速可以通过对动力输出轮与驱动轮的齿比或直径大小安排来解决。上述方案中,其踏板上的链条(40、41)可由钢绳拉索(17、18)替代,单向齿轮(43、44)相应由带单向机构的线轮(74、75)替代,与踏板连接的拉索(17、18)直接缠绕在线轮(74、75)上(参见图15)。当踏板拉索拉动线轮并驱使动力输出轮单向转动后,其动力即可传递到驱动轮上,后者再驱动车后轮转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专利技术踏板车的各种方案中均可在踏板上连接一个动滑轮(50),其钢绳拉索或链条的一端经该动滑轮后固接在车支架(3)上(参见图18-19)。增加该动滑轮,能提高脚压踏一次踏板后的车行程。本专利技术自力踏板车具有如下积极效果首先,由于它采用直立踏动和钢绳拉索拉动,故它可做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折叠和携带,符合目前踏板自行车向轻巧、小轮、折叠式发展方向;其次,它具有站立式结构特点,使得使用时重心低,且上下车方便、容易,故而安全性高,比自行车更容易避险;同时可克服目前长期使用自行车带来的影响青少年骨骼、肌肉发育的问题;再次,所有的动力传递、变速都可以采用滚动传动方式来进行,阻力小;变速机构能够选择简单的滑动组或大、小线轮组来实现,可以不需要较复杂、笨重且加工要求高、阻力较大的齿轮变速机构;最后,它整体结构简单、合理、牢固(尤其是采用链条时),利用双踏板互动拉动方式,再配以变速机构和单向机构,即可完成变速、变向、动力传递与回位的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力踏板车,包括车支架(3)、前后车轮(2、4)、后轮驱动组件(A)及设置在车支架上的双踏板(5、6)和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B),其特征在于双踏板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在车支架上并呈一上、一下的相互连动;所述后轮驱动组件中设置有两组与车后轮同轴的线轮(10、11)和分别与其对应线轮连接的单向机构(12、13),双单向机构再与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踏板动力传动机构组件(B)为拉动式传动机构组件,包括连接在双踏板上的拉索(17、18)和对应导向轮(19、20),其拉索又与其对应的线轮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群
申请(专利权)人:林苏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