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旱地区的芒草大规模种植方法,从而提高苗期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该方法包括育苗和移栽,4月中旬开始进行芒草大田种子育苗,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60%-80%,每平方米育苗700-1000株;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进行芒草幼苗大田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广大的干旱地区这种不利于芒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在最大限度提高水利用效率的情况下,提高芒草出苗速度、成活率和成苗质量,并且提高芒草成苗的移栽速度,实现芒草在干旱地区的大面积的种植和大规模的推广,为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同时在生态脆弱地区,起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旱地区的芒草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是一种生物质能源作物芒草(Miscanthus)在干旱地区的大规模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芒草(Miscanthus)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物质产量高,纤维素含量丰富,可供炼制燃料乙醇等生物基产品,是世界关注的新一代生物质能源和新材料作物。芒草在中国种类丰富、分布广,被视为最适合于在中国北方大规模种植生产的能源作物;芒草根系发达,有助于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抗逆性强,对水、肥依赖小,适合在干旱、瘠薄的边际土地上生产,不与粮争地;收割储藏容易,适宜大规模推广种植。但是,在干旱地区并不利于芒草生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芒草出苗速度慢,成活率和成苗质量差,移栽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芒草(Miscanthus)大规模种植方法,从而提高苗期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旱地区的芒草种植方法,包括步骤:育苗,4月中旬开始进行芒草大田种子育苗,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60%-80%,每平方米育苗700-1000株;移栽,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进行芒草幼苗大田移栽,株行距控制在(0.5m-0.7m)×(0.5m-0.7m),每亩移栽幼苗1361-2668棵。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芒草育苗应在4月中旬进行,过早温度太低,过晚耽误种植季节;育苗时间为2-3个月,有利于在干旱地区雨季时节进行大规模移栽,提高移栽成活率、降低种植成本。干旱地区十年九旱,雨水相对集中在6-9月份,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之间进行大规模移栽,不仅节约浇水量和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移栽成活率。作为优选的方案,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蒸发量大,地表水极易散失,采用低畦苗床育苗,能够有效提高苗床保湿效果。育苗前制作低畦苗床,畦面制作平整,畦面宽1-2m,畦面间做高于畦面10-20㎝的畦埂,便于日常管理和移栽起苗。作为优选的方案,由于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少雨,4月份温度较低,为了能及时移栽,育苗时搭建大棚,大棚长20-40m、宽7m、高2m,亦可根据实际育苗地块大小性状和育苗需求来确定大棚的规格。用镀锌钢管弯曲并焊接成半圆弧,将半圆弧两头插入定好的大棚边线上,每隔1m插1根半圆弧,半圆弧保持重合,然后两头的半圆弧分别用1根2.8m的木棒顶住钢管中间处、2根2m的木棒向外斜顶住被分隔出的两边钢管中间处,两头对齐;大棚骨架搭好后,覆盖上塑料薄膜,大棚两边开渠并用土埋住塑料薄膜两边,大棚两头开好门。大棚能更好的保证北方干旱地区育苗过程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温度25℃,湿度75%),每平方米育苗700-1000株,每个大棚能育苗17-24万株左右。作为优选的方案,播种育苗时,先用水浇透苗床,使苗床表面湿润,轻轻抖动芒草花序,使芒草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根据种子的结实率和发芽率,撒种后用细土覆盖在种子表面,最后用水喷洒湿透苗床,保证温度和湿度,7-10天出苗,中途每隔2-3天补喷水1次。作为优选的方案,育苗管理期间要及时浇水、追肥,干旱地区水资源有限,为最大限度提高育苗用水效率,每个大棚采用2根40.5m长的N45型5孔喷灌带分别平铺在大棚内距两条边线2m处,外面使用N80主水管将所有的大棚串联在一起,主水管一头接上水泵,另一头堵死,通过关闭水泵控制浇水时间,每个大棚喷水0.5-1h,每隔2-5天喷水一次,每次早上或傍晚浇水,喷灌式浇水不但节约了大量人工,而且容易操作、浇水均匀。出苗后2个星期和移栽前2个星期宜各追肥1次,出苗初期以施氮肥为主,移栽前期以施磷钾肥为主。作为优选的方案,北方干旱地区早春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育苗过程中当棚内温度较长时间低于12℃时容易出现幼苗冻害或沤根的现象,幼苗症状表现为叶片变紫,然后慢慢死亡。育苗管理期间出现幼苗冻害或沤根现象时,兑水喷打中保喷旺或碧护等生长调节剂,每20克生长调节剂兑水20公斤,每亩喷施90-110克。这样可以缓解冻害或沤根对幼苗的危害。作为优选的方案,移栽时使用旱地移栽机。每天每台移栽机移栽20-50亩,大大提高移栽效率。本专利技术针对广大的干旱地区这种不利于芒草生长的气候条件,在最大限度提高水利用效率的情况下,提高芒草出苗速度、成活率和成苗质量,并且提高芒草成苗的移栽速度,实现芒草在干旱地区的大面积的种植和大规模的推广,为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同时在生态脆弱地区,起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其有益效果主要在于:(1)采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芒草的大规模种子育苗有性繁殖和移栽技术,填补在该类地区大规模种植芒草的技术空白,为在我国北方广袤的边际性土地上种植能源作物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前景。(2)本专利技术采用大棚育苗、低畦苗床和喷灌带浇水等一系列芒草育苗技术,简单、实用,易于推广。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使芒草育苗温度保持日温25℃-35℃夜温15℃-25℃,棚内空气湿度维持在70%左右,芒草种子一般7-10天即可快速出苗,比传统育苗技术提早15-20天,而且出苗整齐,易于苗期管理。育苗节水效果明显,水分利用率达到90%,比传统漫灌育苗水分利用率提高40%。(3)本专利技术设计出适时育苗和适时移栽技术,并辅以低温冻害处理及病虫害治理等技术,对提高苗期成活率和保证成苗质量具有关键作用。(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芒草机械化旱地移栽技术是现有芒草移栽效率的3-5倍,并且移栽成活率高,适宜大规模种植应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反复、深入的试验,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育苗时间:干旱地区芒草育苗应在4月中旬进行,温度适宜育苗,移栽季节合适。育苗地选择:为了方便育苗操作和移栽,育苗地应选择在离移栽地较近、交通便利、向阳背风、水源充足、便于管理的地方。施肥整地:旋耕土地前,每亩施入底肥约40-80公斤,一般干旱地区宜施含磷高的复合肥或有机肥。施入底肥后,旋耕松碎土壤,确保地块平整且没有大土块,便于育苗。制作苗床:低畦苗床制作要求:畦面要制作平整,畦面宽1-2m,畦面间做高于畦面10-20㎝的畦埂,便于日常管理和移栽起苗。搭建大棚:进行育苗之前搭建大棚,大棚长20-40m、宽7m、高2m,亦可根据实际育苗地块大小性状和育苗需求来确定大棚的规格。可以自行购买镀锌钢管弯曲并焊接成半圆弧,将半圆弧两头插入事先定好的大棚边线上,每隔1m插1根半圆弧,半圆弧保持重合,然后两头的半圆弧分别用1根2.8m的木棒顶住钢管中间处、2根2m的木棒向外斜顶住被分隔出的两边钢管中间处,两头对齐。大棚骨架搭好后,覆盖上塑料薄膜,大棚两边开渠并用土埋住塑料薄膜两边,大棚两头开好门,保证育苗过程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播种育苗:先用水浇透苗床,使苗床表面湿润,轻轻抖动芒草花序,使芒草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根据种子的结实率和发芽率,撒种后用细土轻轻覆盖在种子表面,最后用水喷洒湿透苗床,保证温度和湿度,一般7-10天即可出苗,中途可每隔2-3天补喷水1次。苗期管理:育苗管理期间要及时浇水、追肥、除草和打药。每个大棚采用2根40.5m长的N45型5孔喷灌带分别平铺在大棚内距两条边线2m处,外面使用N80主水管将所有的大棚串联在一起,主水管一头接上水泵,另一头堵死,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旱地区的芒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育苗,4月中旬开始进行芒草大田种子育苗,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60%‑80%,每平方米育苗700‑1000株;移栽,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进行芒草幼苗大田移栽,株行距控制在(0.5m‑0.7m)X(0.5m‑0.7m),每亩移栽幼苗1361‑2668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旱地区的芒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育苗前制作低畦苗床,畦面制作平整,畦面宽1-2m,畦面间做高于畦面10-20㎝的畦埂;育苗,4月中旬开始进行芒草大田种子育苗,日温控制在25℃-35℃,夜温控制在15℃-25℃,湿度控制在60%-80%,每平方米育苗700-1000株;播种育苗时,先用水浇透苗床,使苗床表面湿润,轻轻抖动芒草花序,使芒草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根据种子的结实率和发芽率,撒种后用细土覆盖在种子表面,最后用水喷洒湿透苗床,保证温度和湿度,7-10天出苗,中途每隔2-3天补喷水1次;育苗管理期间要及时浇水、追肥,每隔2-5天喷水一次,每次早上或傍晚浇水;出苗后2个星期和移栽前2个星期各追肥1次,出苗初期以施氮肥为主,移栽前期以施磷钾肥为主;移栽,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进行芒草幼苗大田移栽,株行距控制在(0.5m-0.7m)×(0.5m-0.7m),每亩移栽幼苗1361-2668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地区的芒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克攀,张琴,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杰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