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9959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其特点是,包括一同步整流管Q3、一同步续流管Q1、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和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3、电阻R2和稳压管D4;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1和稳压管D2;整流管Q3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异名端,续流管Q1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同名端;三极管Q4和Q2的发射极分别接MOSFET管Q3和Q1的栅极,三极管Q4和Q2的基极分别接稳压管D4和D2的阴极,三极管Q4和Q2的集电极分别接二极管D3和D1的阴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由分立器件组成,能够实现专用同步整流驱动芯片的功能,工作于宽范围的输入电压,同时降低了电路的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功耗,各种高性能微处理器的供电电压越来越低,因此低压大电流DC/DC 变换器日益成为重要的研宄方向。由于次级输出大电流,整流损耗成为影响效率的主要因 素。传统的肖特基二极管导通电阻大,不能满足高效率变换器的设计要求;而采用低导通电 阻的MOSFET管可以有效地降低损耗,即为同步整流电路。同步整流器可以大幅提高变换器 的转换效率,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变换器的设计。不同于常规的整流二极管,同 步整流管需要设计专门的驱动电路,以控制MOSFET管的导通和关断。 同步整流器的驱动电路可以分为自驱动和外驱动两种方式。自驱动方式利用变压 器次级绕组或辅助绕组的电压进行驱动,如图1所示为变压器次级绕组驱动电路。通过控 制MOSFET管Q1和Q2的导通,降低了输出的整流损耗。Q2为正向整流管,Q1和二极管D1 并联,起到续流二极管的作用。初级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电压,正向整流管 Q2导通;初级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的复位电压在Q2的栅源极施加负电压导致Q2关断,而 在Q1的栅源极施加正电压使Q1导通续流。由图1可见,自驱动方式电路简单,成本低。但 MOSFET栅源可允许的最大电压限制了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针对宽范围的输入电压必须 调节电路以保护栅极。而且自驱动方式还具有以下缺点:存在死区,驱动波形差,驱动电压 时序无法控制等。 外驱动工作方式采用专用的同步整流器驱动芯片搭建驱动电路,输出随变压器次 级电压相应时序的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电压幅值恒定,不随变压器次级电压幅值变化,驱动 波形好。外驱动方式可以弥补自驱动方式的缺点,提供高质量的输出驱动电压,但是专用驱 动芯片的采用提高了电路的设计成本。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分立器件的方案来替代专 用驱动芯片,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宄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包 括一同步整流管、一同步续流管、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和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同步整流管包括MOSFET管Q3。所述同步续流管包括MOSFET管Q1。所述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3、电阻R2和稳压管D4。 所述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1和稳压管D2。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续流管Q1的漏极 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同名端。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续流管Q1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整流管Q3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接稳 压管D4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阴极。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续流管Q1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稳 压管D2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 进一步,所述二级管D3的阳极接整流管Q3的栅极;所述二级管D1的阳极接续流 管Q1的栅极。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采用N沟道MOSFET管;所述续流管Q1采用N沟道MOSFET 管。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4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采用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稳压管D2采用5. IV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管D4采用5. IV稳压二极 管。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由分立器件搭 建组成,可以工作于宽范围的输入电压。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基于分立器件的方案可以 实现专用同步整流驱动芯片的功能,同时降低了电路的设计成本。【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变压器次级绕组自驱动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实 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包括一同步整流管、一同步续流管、整流管 栅极驱动电路和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同步整流管包括MOSFET管Q3。 所述同步续流管包括MOSFET管Q1。 所述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3、电阻R2和稳压管D4。 所述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1和稳压管D2。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续流管Q1的漏极 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同名端。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的源极接地;所述续流管Q1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整流管Q3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接稳 压管D4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阴极。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续流管Q1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接稳 压管D2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的阴极。 进一步,所述二级管D3的阳极接整流管Q3的栅极;所述二级管D1的阳极接续流 管Q1的栅极。 进一步,所述整流管Q3采用N沟道MOSFET管;所述续流管Q1采用N沟道MOSFET 管。 进一步,所述三极管Q4采用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2采用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稳压管D2采用5.IV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管D4采用5.IV稳压二极 管。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由分立元件搭建而成,可以适应宽范围的输入电压。 初级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次级输出正电压,基极电流流经R2,三极管Q4导通,驱动整流管 Q3开启,变压器初级输入能量传输到次级并储存在磁化电感中。二极管D4将栅极驱动电压 限制在5V左右,防止栅极电压超出额定值。初级开关管关断时,变压器次级输出负电压,整 流管Q3关闭,变压器初级能量到次级的传输中断,续流管Q1开启,维持负载所需的输出功 率。二极管D1和D3起保护作用。整流管和Q3续流管Q1具有很小的栅极电感,开启和关 断之间的转换非常迅速。对于更大功率的M0SFET,一般采用PNP晶体管对绕组进行栅极电 容去親以提尚开关速度。 变换器转换效率的一般表达式为:【主权项】1. 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步整流管、一同步续流 管、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和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管包括MOSFET管Q3 ;所述 同步续流管包括MOSFET管Ql ;所述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3、电阻R2 和稳压管D4 ;所述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l和稳压管D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管Q3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 绕组的异名端;所述续流管Ql的漏极接变压器次级绕组的同名端;所述整流管Q3的源极 接地;所述续流管Ql的源极接地。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整流管Q3 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接稳压管D4的阴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 阴极。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续流管Ql 的栅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成本的同步整流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步整流管、一同步续流管、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和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所述同步整流管包括MOSFET管Q3;所述同步续流管包括MOSFET管Q1;所述整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4、二极管D3、电阻R2和稳压管D4;所述续流管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2、二极管D1、电阻R1和稳压管D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