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矿热炉的限流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省煤器、汽包、蒸汽过热炉、汽轮机、发电机、闪蒸器以及冷凝器,在所述的发电机7内部还设置有余热发电控制系统。所述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由变压器T1,串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线圈上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串接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的电源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电路中的限流电路组成,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的两端组成输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个能够进行余热回收的余热发电系统来充分对余热进行回收与处理,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矿热炉的限流式余热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矿热炉大多为半封闭电炉,它不仅解决了冶炼的工艺操作问题,而且为有效的解决炉气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创造了条件;半封闭电炉产生的烟气量为全封闭烟气量的10?15倍,在生产过程中大约近50%的能耗都是以低温烟气的显热形式排入大气,既浪费热能又污染环境。然而,目前的矿热炉烟气余热基本上没有回收,主要是由于烟气温度低,余热回收所需的投资高。所以现今需要提供一个能够进行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来充分对余热进行回收与处理,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余热未能很好的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矿热炉的限流式余热发电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基于矿热炉的限流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主轴与发电机的转轴联接的汽轮机,带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装在所述余热锅炉中的省煤器和蒸发受热面,与省煤器的出口端连通的汽包,饱和蒸汽进口与汽包的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过热蒸汽输出端与汽轮机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接的蒸汽过热炉,输入端与汽轮机的蒸汽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省煤器的输入端相连的冷凝器,以及连接在省煤器输入端与输出端上的闪蒸器,所述闪蒸器的输出端还与汽轮机相连接;所述蒸发受热面的入口端与汽包的水空间连通、出口端与汽包的汽空间连通,在所述的发电机内部还设置有余热发电控制系统,该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由变压器Tl,串接在变压器Tl的副边线圈上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串接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的电源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电路中的限流电路组成,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两端组成输入端;所述限流电路由三极管VTlOl,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三极管VT106,N极与三极管VTlOl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lOl后与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感L101,正极与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lOl,与电容ClOl并联的电阻R102,串接在三极管VT104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04,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7后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102,P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3,P极经电阻R103后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5,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6后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滑片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01,与电阻R107并联的电阻R109,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8,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07和电感L10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2组成;其中,三极管VTlOl的基极还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lO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lOl的P极与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6的基极相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电源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正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正输出端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l,一端与电容Cl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l,与电阻Rl并联的电容C2,N极与三极管VTl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负极与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正极与电容Cl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3,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4,与电容C4并联的电容C5,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2,以及P极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N极经电容C6后与电容Dl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组成;其中,电容Cl的负极还与三极管VTl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电容C6的负极组成输出端。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TlOl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lOl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104的正极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再进一步的,上述功率放大电路由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一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正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9,串接在三极管VT4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7,一端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正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6,P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二极管D4后与三极管VT7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I后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1,一端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以及负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二极管D6后与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7组成;其中,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4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7的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正输出端相连接,三极管VT7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7的负极还与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l的负输出端相连接,电容C7的负极还与三极管VT5的基极以及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7的正极还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三极管VTlOl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4和三极管VT105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7和三极管VT106为PNP型三极管。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提高汽轮机进口蒸汽参数,充分利用矿热炉的余热烟气,最大限度地转化成电能,余热发电能力强,不但能降低能耗、促进资源节约,而且保护了环境。(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余热控制系统,能够很好的对发电机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矿热炉的限流式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发电机(7),主轴与发电机(7)的转轴联接的汽轮机(6),带有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的余热锅炉(1),装在所述余热锅炉(1)中的省煤器(3)和蒸发受热面(2),与省煤器(3)的出口端连通的汽包(4),饱和蒸汽进口与汽包(4)的饱和蒸汽出口连通、过热蒸汽输出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入端相连接的蒸汽过热炉(5),输入端与汽轮机(6)的蒸汽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省煤器(3)的输入端相连的冷凝器(9),以及连接在省煤器(3)输入端与输出端上的闪蒸器(8),所述闪蒸器(8)的输出端还与汽轮机(6)相连接;所述蒸发受热面(2)的入口端与汽包(4)的水空间连通、出口端与汽包(4)的汽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发电机(7)内部还设置有余热发电控制系统,该余热发电控制系统由变压器T1,串接在变压器T1的副边线圈上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串接在二极管桥式整流器U1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的电源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以及串接在电源电路中的限流电路(10)组成,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的两端组成输入端;所述限流电路(10)由三极管VT101,三极管VT102,三极管VT103,三极管VT104,三极管VT105,三极管VT106,N极与三极管VT101的基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1后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感L101,正极与三极管VT106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与电容C101并联的电阻R102,串接在三极管VT104的基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104,一端与三极管VT10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7后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感L102,P极与三极管VT104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3,P极经电阻R103后与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2,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05,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106后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滑片与三极管VT103的基极相连接的滑动变阻器RP101,与电阻R107并联的电阻R109,一端与三极管VT105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108,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10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07和电感L102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2组成;其中,三极管VT101的基极还与三极管VT103的集电极以及三极管VT10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101的P极与三极管VT106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T10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106的基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