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飞机的推进组件(1),包括:涡轮风扇发动机(7);包围涡轮风扇发动机(7)的机舱(2),包括包围涡轮风扇发动机(7)的下游腔室的内部结构(17),其由两个环形半部件(19a,19b)构成;用于使所述环形半部件运动的装置(27,29),包括轨道/引导组件并且例如设置成使环形半部件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运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推进组件其特征在于,轨道/引导组件(27)例如设置成在环形半部件(19a,19b)平移运动期间使得环形半部件(19a,19b)相对于机舱纵向轴线径向间隔开,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连杆(29),该连杆与环形半部件(19a,19b)和涡轮风扇发动机(7)连接,并且例如设置成使所述环形半部件绕着轨道(37)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飞机的推进组件,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和包围着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更准确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机舱的内部结构的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由几个均容纳在机舱中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该机舱还装有与其操作相关并且在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或停机时确保各项功能的一组附属驱动装置。具体地说,这些附属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推力反向器的机械系统。机舱通常为管状结构,包括在涡轮喷气发动机上游的进气口、用来包围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风扇的中间部分和容纳推力反向器装置并且用来包围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的下游部分,该机舱通常终止于喷气喷嘴,其出口位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下游。现代机舱旨在容纳涵道(bypass)涡轮喷气发动机,其能够借助旋转风扇的叶片产生来自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的热气流(也被称为主气流)和通过也被称为气流通路的环形通道在涡轮喷气发动机外面循环的冷气流(次气流)。这种发动机的机舱通常具有外部结构,被称为外部固定结构(OFS),它与被称为内部固定结构(IFS)的同心内部结构一起限定了用来引导在发动机外面循环的冷气流的气流通路,所述内部结构包围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它实际上为该发动机在风扇后面的结构。主气流和次气流从机舱后面从发动机喷射出。因此,飞机的每个推进组件由机舱和涡轮喷气发动机形成,并且悬挂在飞机的固定结构上,例如通过紧固在发动机或机舱上的支架或支柱悬挂在机翼下面或机身上。机舱的内部结构通常由在机舱的纵向垂直对称面的任一侧上的两个基本上为半圆柱形的半壳体形成。构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核心”区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需要定期维护检查。实际上,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还包围着紧邻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压缩机设置的附件传动箱或附件齿轮箱。通常,该传动箱或附件齿轮箱包括借助压缩机轴可转动驱动的一个或若干个传动系,在该轴上连接有不同的附件例如发电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核心”区域在压缩机的出口处还包围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在其中进行空气/燃料混合,燃料由燃料喷嘴导入到该燃烧室中。这种设备应该经常检查,由此需要能够方便快捷进入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中。为此,这些半壳体可拆卸安装以便能够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部署,在工作位置其中这些半壳体形成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的壳体,在维护位置,能够进入该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工作位置中,这些半壳体通过沿着位于下部处的联结线设置在“6点钟”位置处的锁紧件保持在关闭位置中。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这些半壳体围绕着形成铰链的纵向轴线枢转,在“12点钟”的位置处安装在推力反向器的上部处。为了对涡轮喷气发动机进行维护操作,需要打开外部结构以便能够打开这些半壳体。在外部结构(OFS)为“C形管道”型结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所述结构由枢接安装在设置在机舱上部处的铰链上的两个半罩壳构成的情况下,通过打开外部结构的这些半罩壳然后打开机舱内部结构的半壳体来实现进入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在推力反向器的罩壳为“D形管道”型时,也就是说,在外部结构的半罩壳通过连接岛部与内部结构的相应半壳体连接时,打开机舱的外部结构导致同时打开内部结构。在“O形管道”型外部结构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推力反向器的罩壳包括在其上引入机舱和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动机支架的任一侧上延伸的一个单环形罩壳时,其中内部结构的半壳体围绕着铰链枢转的上述解决方案是不兼容的。当外部结构被固定或由“O形管道”型的罩壳制成时,为了能打开机舱的内部结构,已知有现有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在美国专利号为4920744中描述了该第一技术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借助伸缩式连杆通过目的在于使得半壳体朝着机舱下游移动以便清除机舱的固定外部结构的半壳体的第一操作然后通过目的在于驱动半壳体围绕着与机舱纵向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的第二操作来确保能够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该技术方案的缺点在于安装以及打开动作复杂以及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需要经常维护的区域所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在以序号07/01059登记并且属于本申请人的法国专利申请中所描述的另一个技术方案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中的一部分。该申请所披露的机舱包括布置成形成次气流的流动通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包围着涡轮喷气发动机并且配备有用于沿着与机舱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的轨道/滑动系统(rail/slide system)平移移动的装置,并且能够清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很有利,因为它限制了内部结构的打开动作。然而,这种结构的缺陷例如在机舱的外部罩壳是固定的时很明显。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内部结构向下游移动不能方便进入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核心”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出一种机舱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该机舱能够实现方便快捷地进入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同时限制了从工作位置切换到维护位置所需的接口数量,而且简化了机舱内部结构的打开和关闭动作。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能够实现在用于“C形管道”型或“O形管道”型机舱的机舱内部结构的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交替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推进组件,包括:一涵道式祸轮喷气发动机(bypass-type turbojet engine);一包围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机舱,所述机舱包括具有外部结构的下游结构,所述外部结构与包围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的同心内部结构一起限定环形气流通道,所述内部结构以两个环形半部的形式构成;一用于使得至少一个半部移动的装置,其设置成使得所述半部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交替移动,在工作位置中所述半部形成围绕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的壳体,在维护位置中所述半部至少部分未覆盖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轨道/滑动系统,用来确保所述半部在所述机舱的上游和下游之间交替平移移动,所述推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滑动系统设置成在所述半部从所述机舱的上游朝着下游平移运动期间使得所述半部相对于所述机舱的纵向轴线径向运动离开,并且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杆,它一方面连接至所述半部并且另一方面连接至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其设置成在所述半部沿着所述轨道平移移动期间同时驱动所述半部围绕着所述轨道转动。因此,通过提供用于使得每个半部移动的装置,该装置结合有轨道/滑动系统和用于将每个半部连接至涡轮喷气发动机上的连杆并且设置成驱动每个半部围绕着所述轨道转动,从而同时实现了这些半部的平移和转动,由于系统设计简单,所以这能够有利地允许显著减少从工作位置切换到维护位置所需的时间。轨道/滑动系统确保了内部结构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上游位置朝着下游位置的移动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飞机的推进组件(1),包括:-涵道式涡轮喷气发动机(7);-包围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7)的机舱(2),所述机舱包括具有外部结构(12)的下游结构(11),所述外部结构与包围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7)的下游腔室(18)的同心内部结构(17)一起限定环形气流通道(15),所述同心内部结构(17)以两个环形半部(19a,19b)的形式构成;-用于使得至少一个半部(19a,19b)移动的装置(27,29,51,57,59),其设置成使得所述半部(19a,19b)在工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间交替移动,在工作位置中所述半部(19a,19b)形成围绕着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18)的壳体,在维护位置中所述半部(19a,19b)至少部分未覆盖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下游腔室,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轨道/滑动系统(27,51),用来确保所述半部在所述机舱的上游和下游之间交替平移移动,所述推进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滑动系统(27,51)设置成在所述半部(19a,19b)从所述机舱的上游朝着下游平移运动期间使得所述半部(19a,19b)相对于所述机舱的纵向轴线(43)径向运动离开,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杆(29),所述至少一个连杆(29)一方面连接至所述半部(19a,19b)并且另一方面连接至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7),所述至少一个连杆(29)设置成在所述半部沿着所述轨道平移移动期间同时驱动所述半部围绕着所述轨道(37)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特里克·波瓦洛,皮埃尔·卡吕埃勒,卡门·安库塔,布鲁诺·伯坦,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塞乐公司,斯奈克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