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59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3:49
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增设校准模块和小信号放大模块,校准模块和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MCU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校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校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小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MCU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校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MCU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可以实现在可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长期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自动校准的功能,解决了其在长期运行中的信号漂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检测电路
,涉及到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
技术介绍
近两年来由于消费者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逐渐加深,一部分空气净化器开始增加空气质量检测功能,如对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和甲醛等的检测,为消费者提供室内空气质量实时数据的同时,还进一步实现了空气净化器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空气净化器根据对污染程度的检测结果控制净化模式,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因此在智能空气净化器的工作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可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主要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或半导体传感器,此类型传感器在长时间运行中均会产生信号飘移,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进而导致智能空气净化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可以实现在可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的长期工作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自动校准的功能,解决了其在长期运行中的信号漂移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处理模块、MCU模块、检测模块、储存模块,检测模块包括可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模块和甲醛检测模块,MCU模块、检测模块和储存模块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的输入端连接,MCU模块的输出端与储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关键是:增设校准模块和小信号放大模块,校准模块和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MCU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校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校准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小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MCU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校准模块的第二输出端连接,MCU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设校准模块和小信号放大模块后,电路结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校准模式,校准模块释放洁净空气,MCU模块将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压值与浓度值的零点所对应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如果某个传感器所对应的这两个电压值不同则说明该传感器出现了信号漂移现象,MCU模块将检测到的实际电压值重新设置为浓度值的零点对应的电压值,然后才能再次进入检测模式,无需人工介入,可实现在长期运行中通过内部自动校准,解决传感器信号漂移的问题,确保仪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仪器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MCU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校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中检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中小信号放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中储存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中电源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附图中,I代表MCU模块,2代表储存模块,3代表可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模块,4代表甲醛检测模块,5代表校准模块,6代表小信号放大模块,VCCl代表第一直流电源,VCC2代表第二直流电源,VCC3代表第三直流电源,GND代表地,GNDA代表模拟地,Ul代表集成电路,U2代表串行FLASH存储器,U3A代表第一运算放大器,U3B代表第二运算放大器,U4代表微功耗电压基准二极管,U5代表降压型稳压电源,U6代表电压转换芯片,Pl代表SDW调试接口,Yl代表第一晶振,Y2代表第二晶振,Kl代表微动开关,Jl代表连接器,J2代表甲醛传感器,J3代表可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J4代表单排6P插针,Ql代表第一场效应晶体管,Q2代表第二场效应晶体管,Q3代表第三场效应晶体管,Cl代表第一电容,C2代表第二电容,C3代表第三电容,C4代表第四电容,C5代表第五电容,C6代表第六电容,C7代表第七电容,C8代表第八电容,C9代表第九电容,ClO代表第十电容,Cll代表第^^一电容,C12代表第十二电容,C13代表第十三电容,C14代表第十四电容,C15代表第十五电容,C16代表第十六电容,C17代表第十七电容,C18代表第十八电容,C19代表第十九电容,C20代表第二十电容,C21代表第二i^一电容,C22代表第二十二电容,C23代表第二十三电容,C24代表第二十四电容,C25代表第二十五电容,C26代表第二十六电容,Rl代表第一电阻,R2代表第二电阻,R3代表第三电阻,R4代表第四电阻,R5代表第五电阻,R6代表第六电阻,R7代表第七电阻,R8代表第八电阻,R9代表第九电阻,RlO代表第十电阻,1?11代表第^^一电阻,R12代表第十二电阻,R13代表第十三电阻,R14代表第十四电阻,R15代表第十五电阻,R16代表第十六电阻,R17代表第十七电阻,R18代表第十八电阻,R19代表第十九电阻,R20代表第二十电阻,Dl代表第一二极管,D2代表第二二极管,D3代表第三二极管,D4代表第四二极管,ECl代表第一电解电容,EC2代表第二电解电容,EC3代表第三电解电容,EC4代表第四电解电容,EC5代表第五电解电容,EC6代表第六电解电容,EC7代表第七电解电容,LI代表第一电感,L2代表第二电感,L3代表第三电感。【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处理模块、MCU模块1、检测模块、储存模块2,检测模块包括可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模块3和甲醛检测模块4,MCU模块1、检测模块和储存模块2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I的输入端连接,MCU模块I的输出端与储存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增设校准模块5和小信号放大模块6,校准模块5和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MCU模块I的第一输出端与校准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校准模块5的第一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输出端与MCU模块I的第一输入端连接,MCU模块I的第二输入端与校准模块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MCU模块I的第二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的MCU模块I包括集成电路U1、SDff调试接口 Pl,SDff调试接口 Pl的第一脚与地GND连接,SDff调试接口 Pl的第二脚与集成电路Ul的第三十七引脚连接,SDff调试接口 Pl的第三脚与集成电路Ul的第三十四引脚连接,SDW调试接口 Pl的第四脚与第一直流电源VCCl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一引脚与第一直流电源VCCl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二十三、第三十五、第四十七引脚都与地GND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八引脚与模拟地GNDA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九引脚与第一直流电源VCCl连接,同时集成电路Ul的第九引脚串联第十四电容C14后与模拟地GNDA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三引脚串联第五电容C5后与地GND连接,同时集成电路Ul的第三引脚依次串联第二晶振Y2和第八电容C8后与地GND连接,第二晶振Y2和第八电容C8的中点与集成电路Ul的第四引脚连接;集成电路Ul的第五引脚串联第二电容C2后与地GND连接,同时集成电路Ul的第五引脚依次串联第一晶振Yl和第四电容C4后与地GND连接,第一晶振Yl和第四电容C4的中点与集成电路Ul的第六引脚连接;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传感器自动校准功能的电路结构,包括电源处理模块、MCU模块(1)、检测模块、储存模块(2),检测模块包括可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模块(3)和甲醛检测模块(4),MCU模块(1)、检测模块和储存模块(2)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MCU模块(1)的输出端与储存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增设校准模块(5)和小信号放大模块(6),校准模块(5)和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电源端都与电源处理模块连接,MCU模块(1)的第一输出端与校准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校准模块(5)的第一输出端与检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输出端与MCU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MCU模块(1)的第二输入端与校准模块(5)的第二输出端连接,MCU模块(1)的第二输出端与小信号放大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厚马景金李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家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