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藻增殖复合组件,包括依次通过拉绳相连的浮子、支撑架和配重块,支撑架包括中心杆、与中心杆滑动连接的滑套以及若干围绕中心杆圆周方向布置的扇形支撑板,扇形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海藻培养砖,中心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座,扇形支撑板与连接座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滑套和各个扇形支撑板上表面之间分别铰接有支撑杆,中心杆上在滑套上方设有相对中心杆滑动连接的辅助滑套,滑套和辅助滑套之间设有拉簧,辅助滑套和支撑杆之间铰接有辅助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海藻幼苗附着生长,对于生长初期的海藻幼苗提供较好保护,提高海藻成活率的同时便于集中投放和方便管理的海藻增殖辅助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洋藻类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藻增殖复合组件。
技术介绍
大型海藻在中、高玮度海域间潮间带下区和潮下带浅水区海底丛生,作为支撑植物与其他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以及与之共存的环境因子共同构成近岸生态系统。以大型海藻为支撑的海藻场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同时形成复杂动植物食物网能够富集N、P等富营养化盐,克制“赤潮”爆发,保护海洋环境。海藻场创造的经济价值很大,海藻本身有工业、食用、医用价值,海藻场更提供了鱼类索饵、避敌、产卵的场所。然而,根据最近观测结果显示,海藻场正在消失,同时海藻生物多样性下降。目前就海藻场的修复已有一些研宄,主要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活动的破坏;进行人工繁殖生物学的研宄和相关工作,如室内人工育苗和苗种中间培育。人工育苗时,多采集成熟种藻在实验室内进行精卵排放、合子萌发,附着在固着基上、长出幼苗,虽在贝壳、岩石等附着基上幼孢子体附着良好,但不易将之投放在海水中;维尼纶绳制成苗帘在海面挂养,但苗株生长不健壮,管理较为不便;直接在潮间带岩石上喷洒孢子水,孢子成功萌发并固着生长的概率太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海藻场内繁殖海藻时,对海藻幼苗的初期保护不足致使海藻存活率低下,管理不便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海藻幼苗附着生长,对于生长初期的海藻幼苗提供较好保护,提高海藻成活率的同时便于集中投放和方便管理的海藻增殖复合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海藻增殖复合组件,包括依次通过拉绳相连的浮子、支撑架和配重块,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中心杆、与中心杆滑动连接的滑套以及若干围绕中心杆圆周方向布置的扇形支撑板,扇形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海藻培养砖,所述中心杆的底部设有连接座,所述扇形支撑板与连接座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滑套和各个扇形支撑板上表面之间分别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滑套和连接座之间通过拉簧连接,相邻扇形支撑板相对应的侧边缘在滑套处于滑动行程上止点时相互紧贴,所述的浮子上设有放气阀,所述浮子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贮存筒,贮存筒内设有小浮球以及与小浮球连接的回收缆。浮子、支撑架和配种块通过拉绳连接,可以方便地投入到海水中,通过浮子和配重块作用,使得支撑架能处于悬浮状态,便于进行观察和管理,海藻培养砖处于海水中上层区域,便于海藻得到充足阳光和养分。滑套处于滑动行程上止点时,扇形支撑板相互靠拢紧贴,便于海藻幼苗在海藻培养砖上附着生长,提高海藻幼苗的存活率,起到较好保护作用。当海藻生长后重量不断增加时,扇形支撑板在重力作用下围绕连接座转动,使得滑套克服拉簧的弹性力向下移动,实现扇形支撑板的展开,扇形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增大,相互分离,支撑架内外的海水流动更为方便,进一步提高海藻的生长速度。通过放气阀作用将浮子内空气排出,支撑架可以下沉,同时贮存筒内的小浮球上浮,以便于管理者识别从而及时打捞。作为优选,所述的放气阀包括在浮子内竖直布置的导向套、可在导向套内腔中滑动的活塞以及作用于活塞的限位弹簧,与支撑架连接的拉绳其上端与活塞连接,导向套内腔顶部设有阀体,阀体内设有连通浮子内部和外界的放气通道以及控制放气通道开闭的阀芯,阀芯的下端设有可与活塞接触的帽沿以及阀芯复位弹簧。这样当出现恶劣天气,风浪较大时,活塞可以推动阀体,对浮子进行放气操作,实现支撑架的自动下沉从而躲避风浪,对海藻起到良好的保护。作为优选,所述的海藻培养砖在扇形支撑板上均匀布置,相邻的海藻培养砖之间设有间隔,所述扇形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与间隔位置对应的通水孔。设置通水孔可以提高扇形支撑板两侧水体流动,实现较好的水体循环。作为优选,所述贮存筒的底部设有用于缠绕回收缆的绕线筒,绕线筒的上方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贮存筒侧壁的底部设有排水孔。通过在隔板上设置通孔以及在贮存筒侧壁设置通水孔,可以方便将雨水或者溅入贮存筒的海水排出,浮子未下沉时小浮球能保持在贮存筒之中。作为优选,所述的海藻培养砖包括砖体和盖体,所述砖体上设有向上开口的凹槽,砖体顶部设有可盖合凹槽的盖体,盖体与砖体之间转动连接。在砖体内设置凹槽可以增加砖体的表面积,提高海藻的附着率,设置盖体也可以对凹槽内的海藻幼苗提供保护。海藻幼苗生长后悔将盖体打开,使得盖体也成为附着表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砖体的侧壁均设有流通孔,所述盖体至少有两个,相邻的盖体边缘之间设有间隙。设置流通孔和间隙可以提高砖体内外水体的流通。作为优选,所述的放气通道的开口处设有使放气通道单向朝外排气的单向阀。设置单向阀从而避免海水进入到放气通道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滑套定位座,所述滑套侧面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滑套定位座的上表面设有与滑套底部相配合的沉槽,所述沉槽的边缘设有偏心布置的旋转块,旋转块的侧面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卡接面,旋转块上设有可使卡接面与限位槽锁紧的扭簧,沉槽的底部设有可上下滑动的触发块以及与触发块配合的触发块复位弹簧,触发块上设有用于定位旋转块的旋转块定位销。当支撑架完全展开后,触发块可以对滑套进行定位,避免滑套反复滑移,保证海藻稳定生长。作为优选,所述的扇形支撑板向下凹陷,所述支撑架在扇形支撑板相互紧贴时其外表面呈球形。通过凹陷来提高扇形支撑板的表面积,海藻培养砖在扇形支撑板形成倾斜或者垂直的立面,模仿陡峭海底岩礁的环境,使藻株生长良好,同时能够构建相对稳定的小环境,对海藻幼苗起到良好保护。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方便进行海藻幼苗的集中投放,方便观察和管理;(2)实现幼苗的初期保护,提高存活率,保证海藻的增殖效果;(3)能在大风浪来袭时自动下沉从而躲避大风浪,降低海藻被破坏的损失,对海藻起到良好的保护;(4)下沉后小浮球浮出水面,通过回收缆方便进行打捞和回收;(5)回收并更换海藻培养砖之后即可投入下一轮的海藻养殖,便于海藻的采收以及整体的重新利用,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支撑架的半剖图;图3是本技术中浮子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海藻培养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扇形支撑板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浮子1,放气阀2,限位弹簧201,导向套202,活塞203,阀芯复位弹簧204,阀体205,小浮球206,贮存筒207,放气通道208,阀芯209,下密封盖210,支撑架3,拉簧301,中心杆302,滑套303,限位槽303a,支撑杆304,扇形支撑板305,连接座306,通水孔307,配重块4,滑套定位座5,沉槽5a,拉绳6,海藻培养砖7,盖体7a,砖体7b,间隙701,凹槽702,流通孔703,回收缆10,绕线筒11,隔板12,通孔12a,排水孔13,单向阀14,转轴15,旋转块16,把手16a,旋转块定位孔16b,扭簧17,触发块18,旋转块定位销18a,触发块复位弹簧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海藻增殖复合组件,包括浮子1、支撑架3和配重块4,三者通过拉绳进行连接,其中,支撑架3如图2所示,包括中心杆302、滑套303和若干扇形支撑板305,中心杆302竖直布置,滑套30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藻增殖复合组件,其特征是,包括依次通过拉绳相连的浮子(1)、支撑架(3)和配重块(4),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中心杆(302)、与中心杆(302)滑动连接的滑套(303)以及若干围绕中心杆(302)圆周方向布置的扇形支撑板(305),扇形支撑板(305)上设有若干海藻培养砖(7),所述中心杆(302)的底部设有连接座(306),所述扇形支撑板(305)与连接座(306)在竖直面上转动连接,滑套(303)和各个扇形支撑板(305)上表面之间分别铰接有支撑杆(304),所述的滑套(303)和连接座(306)之间通过拉簧(301)连接,相邻扇形支撑板相对应的侧边缘在滑套(303)处于滑动行程上止点时相互紧贴,所述的浮子(1)上设有放气阀(2),所述浮子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贮存筒(207),贮存筒(207)内设有小浮球(206)以及与小浮球(206)连接的回收缆(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旭,俞存根,毕耜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