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该检测仪主要由外壳、内框、提手、液晶显示屏、微处理器、齿轮泵、粘度传感器、阀块、电源模块、接口模块、风扇、控制面板组成。粘度传感器安装在检测仪的内部油路中,当外部油液样品在齿轮泵作用下自动流入内部油路后,传感器探头与油液样品发生接触并进行粘度参数的检测,检测后的油液样品继续随着内部油路流出检测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油液样品的粘度参数进行多次循环自动检测,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检测精度高等优点,在油液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液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
技术介绍
粘度是油液的一个重要指标,粘度的测定无论对润滑油还是发动机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应用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润滑油方面,粘度的大小会影响机械润滑、设备供油和发动机启动的难易程度。粘度过大,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增大燃料消耗,若粘度过大,会造成起动困难;若粘度过小,会降低油膜的支撑能力,使摩擦面之间不能保持连续的润滑层,增加设备的磨损。因此,粘度是设备用油中的首选因素和油品牌号划分的重要依据。在发动机燃料方面,粘度直接关系到燃料在发动机中的雾化程度、雾化分布的均匀性以及燃烧效果,因而粘度也是发动机燃料性能的一项重要评定指标。目前,测量油液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血管方法、旋转粘度测量方法、落体式粘度测量方法、振动粘度测量方法等。采用上述测量方法需要严格遵照方法标准中所规定的仪器和试验条件来开展测量试验,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或者超出误差范围,对操作人员和测试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上述方法不适用于现场工作环境,需要事先采集油液样品再将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此外,上述测量方法的设备或仪器普遍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安装和使用复杂、携带不便等缺点,进一步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设计一种携带方便、体积小、使用简单、测量准确并且具有高环境适应性的油液粘度检测仪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与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在多种场合均可实现对油液粘度参数的快速检测。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所述检测仪包括由穿板接头1、阀块、齿轮泵、穿板接头II和液压附件构成的内部油路、以及粘度传感器、接口模块、液晶显示屏、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控制面板;其中穿板接头I和穿板接头II分别为检测仪的入油口和出油口,粘度传感器安装在阀块上;齿轮泵、粘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屏、控制面板均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检测仪还包括外壳、内框、提手和风扇。内框与外壳之间为滑套式安装,通过两侧的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其中内框被区域隔板、底板、微处理器板、液晶顶板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接口模块、电源模块、齿轮泵、阀块、微处理器、液晶显示屏均安装在内框中,控制面板安装于内框前端外侧。外壳上安装有提手,提手可沿固定轴线多角度旋转,便于检测仪的携带和工作姿态的调整。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使用和操作简单,通过控制面板4即可对其进行控制,包括启动、暂停、停止操作,同时还可以设置油液样品检测时间、检测间隔、检测次数等参数,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编号存档,相应的操作页面均在液晶显示屏5中进行显示。除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油液样品进行检测之外,检测仪还可在现场环境对设备中的油液进行检测。检测时仅需将PU管与穿板接头I 6和穿板接头II 19连接,并将PU管伸入至设备的油液中,不需要事先准备好外部油液样品,可大幅度降低油液粘度检测的时间和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提式油液检测仪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手提式油液检测仪内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手提式油液检测仪整体安装示意图。图中:1.外壳2.接口模块3.提手4.控制面板5.液晶显示屏6.穿板接头I 7.内框8.区域隔板9.微处理器10.微处理器板11.安装板12.齿轮泵13.液晶顶板14.底板15.阀块16.粘度传感器17.电源模块18.风扇19.穿板接头II 20.电源接口 21.电源开关22.通讯接口【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所示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及其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2,本技术所述的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由外壳1、内框7、提手3、液晶显示屏5、微处理器9、穿板接头I 6、穿板接头II 19、齿轮泵12、粘度传感器16、阀块15、电源模块17、接口模块2、风扇18、控制面板4组成,接口模块2与电源模块17相连,电源模块17与微处理器9、液晶显示屏5、粘度传感器16、齿轮泵12以及风扇18相连,齿轮泵12、粘度传感器16、液晶显示屏5、控制面板4与微处理器9相连。参见附图2、3,内框7上固定安装有区域隔板8、底板14、液晶顶板13和控制面板4,其中与区域隔板8、底板14与内框7相连,液晶顶板13与底板14和内框7相连,控制面板4固定安装于内框7前端外侧。微处理器板10与区域隔板8和底板14相连。区域隔板8、底板14、微处理器板10和液晶顶板13将内框7的内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接口模块2、电源模块17、阀块15、齿轮泵12、微处理器9、液晶显示屏5分别安装于各功能区域中,其中电源模块17固定安装在底板14上,接口模块2和阀块15直接固定安装在内框7上,微处理器9固定安装在微处理器板10上,液晶显示屏5固定安装在液晶顶板13上,齿轮泵12通过安装板11固定安装在底板14上。参见附图3,微处理器板14上加工有多个通风孔,风扇18安装在微处理器板14上,用于微处理器9的散热。参见附图1、3,内框7滑套安装于外壳I内部,通过两侧的螺纹连接进行固定,外壳I两侧安装有提手3,提手3可沿其轴线多角度旋转,便于检测仪的携带和工作姿态的调整。参见附图2、3,所述内部油路主要由穿板接头I 6、穿板接头II 19、齿轮泵12和阀块15组成,其中阀块15上固定安装有粘度传感器16。穿板接头I 6和齿轮泵12的入口端之间、齿轮泵12的出口端与阀块15的入口端之间、阀块5的出口端与穿板接头II 19之间均通过管相连。外部油液样品通过穿板接头I 6进入内部油路,并依次流经齿轮泵12、阀块15和穿板接头II 19,并最终流出内部油路。当油液流经阀块15时粘度传感器16的探头与油液发生接触进而实现对油液粘度数据的采集。参见附图2、3,接口模块2固定安装于内框7内部右后侧,集中安装有电源接口20、电源开关21、通讯接口 22,其内藏式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各元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磨损和碰撞而损坏。所述接口模块2上的电源接口 20、电源开关21为串联连接,其中电源接口 20与外界220V交流电源连接,电源开关21与电源模块17相连,用于控制检测仪电源的通断,通讯接口 22与微处理器9相连,用于检测仪与外接设备之间的信息通讯。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将电源接口 20与外界220V交流电源相连,启动电源开关21,交流电源给电源模块17供电,电源模块17同时给微处理器9、液晶显示屏5、粘度传感器16、齿轮泵12以及风扇18供电,检测仪处于工作准备状态。此时,通过控制面板4启动检测程序时,齿轮泵12开始运转,将外部油液样品吸入至内部油路中,粘度传感器16的探头与油液接触后采集粘度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微处理器9中,微处理器9将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后传递至液晶显示屏5中,进而实现对油液的粘度检测,检测后的油液样品从出油口流出内部油路。【主权项】1.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由穿板接头I (6)、阀块(15)、齿轮泵(12)、穿板接头II (19)和液压附件构成的内部油路、以及粘度传感器(16)、接口模块(2)、液晶显示屏(5)、微处理器(9)、电源模块(17)和控制面板⑷;其中穿板接头I (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提式油液粘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包括由穿板接头Ⅰ(6)、阀块(15)、齿轮泵(12)、穿板接头Ⅱ(19)和液压附件构成的内部油路、以及粘度传感器(16)、接口模块(2)、液晶显示屏(5)、微处理器(9)、电源模块(17)和控制面板(4);其中穿板接头Ⅰ(6)和穿板接头Ⅱ(19)分别为检测仪的入油口和出油口,粘度传感器(16)安装在阀块(15)上;齿轮泵(12)、粘度传感器(16)、液晶显示屏(5)、控制面板(4)均与微处理器(9)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材,傅璐,赵一超,李帅,李亚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中航高科智能测控有限公司,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