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料口、第一转轴、第一螺杆、第一滤网、第二转轴、第二螺杆、第二滤网、外壳、背压环、出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安装在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双螺杆的结构设计使污泥在一次脱水过程中受到两次压缩,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污泥脱水的效果,该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廉,日常维护方便,适合在污水处理领域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泥脱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污水处理后的必然产物,未经过很好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将会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也将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各种污泥对脱水机的适应有一定的不同,目前国内污泥脱水机的常用机型有:离心式、滤带式、螺旋环牒式及板框式。离心式污泥脱水机:由转载和带空心转轴的螺旋输送器组成,污泥由空心转轴送入转筒,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下,产即被甩入转鼓腔内。由于比重不一样,形成固液分离。污泥在螺旋输送器的推动下,被输送到转鼓的锥端由出口连续排出;液环层的液体则由堰口连续“溢流”排至转鼓外靠重力排出。目前市场常用的污泥脱水机普遍工作效率较低,同时由于能耗较高,造成工作成本偏高以及由于高能耗带来的二次污染等问题,亟需技术人员做进一步研发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级过滤的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料口、第一转轴、第一螺杆、第一滤网、第二转轴、第二螺杆、第二滤网、夕卜壳、背压环、出水口和出料口 ;所述外壳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壳臂为竖直方向,其开口端为进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为水平方向,其开口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上开设有出水P ;所述第一滤网为锥形结构,套装在第一壳臂内,且所述第一滤网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杆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杆套装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滤网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滤网为柱状结构,套装在第二壳臂内;所述第二螺杆为锥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螺杆的杆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杆套装在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滤网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杆大径端端部套设有背压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若干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一个出水口。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壳臂呈口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大口径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距,随螺杆杆径增大而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距,随第一滤网口径的减小而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外壳一体成型。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双螺杆的结构设计使污泥在一次脱水过程中受到两次压缩,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污泥脱水的效果,该结构设计巧妙,成本低廉,日常维护方便,适合在污水处理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第一转轴,3-第一螺杆,4-第一滤网,5-第二转轴,6-第二螺杆,7-第二滤网,8-背压环,9-外壳,10-出水口,11-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料口1、第一转轴2、第一螺杆3、第一滤网4、第二转轴5、第二螺杆6、第二滤网7、外壳9、背压环8、出水口 10和出料口 11 ;所述外壳9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壳臂为竖直方向,其开口端为进料口 1,所述第二壳臂为水平方向,其开口端为出料口 11,所述第二壳臂上开设有出水口 10 ;所述第一滤网4为锥形结构,套装在第一壳臂内,且所述第一滤网4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杆3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杆3套装第一转轴2上,且所述第一螺杆3与第一滤网4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滤网7为柱状结构,套装在第二壳臂内;所述第二螺杆6为锥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螺杆6的杆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杆6套装在第二转轴5上,且所述第二螺杆6与第二滤网7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杆6大径端端部套设有背压环8 ;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若干出水口 10。如果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一个出水口 10,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壳臂呈口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大口径端。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排水更加顺畅彻底,避免壳体内部存有积水,腐蚀机体。所述第二螺杆6上的螺距,随螺杆杆径增大而减小。该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污泥二次压缩效果,提高压缩效率。所述第一螺杆3上的螺距,随第一滤网4 口径的减小而减小。该结构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污泥一次压缩效果,提高压缩效率。所述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7 —体成型。该结构设计方便装配。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第一转轴、第一螺杆、第一滤网、第二转轴、第二螺杆、第二滤网、外壳、背压环、出水口和出料口 ; 所述外壳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壳臂为竖直方向,其开口端为进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为水平方向,其开口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上开设有出水口 ; 所述第一滤网为锥形结构,套装在第一壳臂内,且所述第一滤网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螺杆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杆套装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滤网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滤网为柱状结构,套装在第二壳臂内; 所述第二螺杆为锥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螺杆的杆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杆套装在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滤网内表面相接触; 所述第二螺杆大径端端部套设有背压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若干出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臂上设有一个出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壳臂呈口径逐渐减小的锥形结构,且所述出水口设置在其大口径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上的螺距,随螺杆杆径增大而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上的螺距,随第一滤网口径的减小而减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一体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外壳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包括进料口、第一转轴、第一螺杆、第一滤网、第二转轴、第二螺杆、第二滤网、外壳、背压环、出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安装在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内部。本技术具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层级过滤式螺旋压缩污泥脱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第一转轴、第一螺杆、第一滤网、第二转轴、第二螺杆、第二滤网、外壳、背压环、出水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壳臂和第二壳臂,所述第一壳臂为竖直方向,其开口端为进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为水平方向,其开口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壳臂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滤网为锥形结构,套装在第一壳臂内,且所述第一滤网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螺杆为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螺杆套装第一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滤网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滤网为柱状结构,套装在第二壳臂内;所述第二螺杆为锥状结构,在所述第二壳臂与第一壳臂相连的一端至所述第二壳臂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螺杆的杆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螺杆套装在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滤网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螺杆大径端端部套设有背压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颢,宋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颢轩环境工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