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种发光亮度的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154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3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前盖板、一后盖板及一发光本体,所述前盖板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本体和后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所述后盖板包括一第二本体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本体第二和所述前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反射片,所述发光本体包括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一侧板和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从侧板射出,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相反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相反的方向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种发光亮度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以其高效低耗的特性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使用时,通常将发光二极管芯片串联在一起形成灯条,再将多个灯条电性连接以产生足够强的发光亮度,同时安装一透镜使得发出的光线被扩散开来以增加照明的广度。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具有单一的发光亮度,无法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其发光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其发光亮度的发光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前盖板、一后盖板及一发光本体,所述前盖板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本体和后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所述后盖板包括一第二本体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本体第二和所述前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反射片,所述发光本体包括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一侧板和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从侧板射出,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相反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相反的方向射出。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一本体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所述侧板穿过位于所述前盖板中心位置处的通孔而位于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表面分别设有用以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提供供电电流的导电线路。优选地,所述发光本体还包括一灯罩,所述灯罩环绕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从而对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进行会聚以增强位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正前方的光照强度。有益效果:本技术发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侧板和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从侧板射出,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相反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相反的方向射出,实现了对发光亮度的调节,满足了不同发光亮度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光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发光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发光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组装图。图4为图3的一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发光装置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前盖板110、一后盖板120及一发光本体130。所述前盖板110包括一第一本体111和一第一侧边112。所述第一本体11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113。所述第一本体111和所述后盖板120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114。所述后盖板120包括一第二本体121和一第二侧边122。所述第二侧边122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112上,使得所述第二本体121和所述第一本体111相互平行。所述本体第二 121和前盖板120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反射片123。请参阅图4,所述发光本体130包括一第一板体131和一第二板体132。所述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之间设有一侧板133。所述侧板133穿过位于所述前盖板110中心位置处的通孔113而位于所述前盖板110和后盖板120之间。所述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之间设有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4,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4发出的光线从侧板133射出。所述第二板体132和第一板体131相反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131相反的方向射出。所述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的表面分别设有导电线路,分别用以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4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提供供电电流。所述发光本体130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31和第二板体132之间,所述发光本体130发出的光线从侧板133上射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4发出的光线将先被设置在所述前盖板110上的第一反射片114反射,再被设置在所述后盖板120上的第二反射片123反射。最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34发出的光线从所述第一侧边112和第二侧边122上射出。所述发光本体130还包括一灯罩136。所述灯罩136环绕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设置,从而对所述第二发光模块135发出的光线进行会聚以增强位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正前方的光照强度。所述发光装置通过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0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满足不同发光亮度的需求。当需要较高的发光亮度时,可单独开启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或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0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使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135的光照射方向上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当不需要太高的发光亮度时,可单独开启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0,由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120发出的光线从侧板133中射出后在所述前盖板110和后盖板120之间经过多次反射,最后经由所述第一侧边112和第二侧边122射出,实现了对发光亮度的调节,满足了不同发光亮度的需求。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前盖板、一后盖板及一发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本体和后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所述后盖板包括一第二本体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本体第二和所述前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反射片,所述发光本体包括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一侧板和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从侧板射出,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相反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相反的方向射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一本体相互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互平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位置设有一通孔,所述侧板穿过位于所述前盖板中心位置处的通孔而位于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表面分别设有用以为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提供供电电流的导电线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本体还包括一灯罩,所述灯罩环绕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从而对所述第二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进行会聚以增强位于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正前方的光照强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前盖板、一后盖板及一发光本体,所述前盖板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本体和后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所述后盖板包括一第二本体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本体第二和所述前盖板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前盖板、一后盖板及一发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包括一第一本体和一第一侧边,所述第一本体和后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一反射片,所述后盖板包括一第二本体和一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套设在所述第一侧边上,所述本体第二和所述前盖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反射片,所述发光本体包括一第一板体和一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设有一侧板和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从侧板射出,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相反的表面上设有一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发出的光线朝与第一板体相反的方向射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立福王春荣邓明
申请(专利权)人:毕节兴国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