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平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0099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3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平开窗。其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设置在窗框内;窗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上框、左框、下框和右框依次固定连接;窗扇与左框或右框转动连接,能使窗扇向窗框的一侧打开;窗扇靠近下框的一端设置有披雨板;披雨板设置在窗扇远离窗扇打开的一侧;披雨板的一侧与窗扇固定连接;披雨板的另一侧向下框的方向延伸,能够罩住下框与窗扇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的渗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平开窗,通过在窗扇靠近下框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披雨板,披雨板将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罩住,使雨水在落下时不能落在缝隙所在的位置,进而避免了雨水从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内进入窗内,减少了雨水对窗内的渗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平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采用的外窗主要有平开窗和推拉窗两种。平开窗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窗,分内开、夕卜开两种。平开窗,窗扇通过铰链与窗框结合,窗扇可以旋转开启。推拉窗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推拉窗有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密封性较好。采用高档滑轨,轻轻一推,开启灵活。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推拉窗虽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但经过多年工程实践后发现,推拉窗具有很多的缺点,如密封性能较差,气密性和水密封性指标都不好,对于保温、隔热、节能及环境舒适度是不利的。而平开窗的最大优点是不占用室内空间,密封性能良好,气密性,水密封性,抗风压指标都要高于推拉窗。平开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阻挡热量的流失,大大提高了整窗的隔热保温性能,提升生活品质,因而更受市场青睐。平开窗有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之分,内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内开,夕卜平开窗是窗扇向室外开。内平开窗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向室内漏水现象,特别是沿海地区高层建筑物外墙使用外平开窗时,其渗漏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平开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设置在窗框内;窗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上框、左框、下框和右框依次固定连接;窗扇与左框或右框转动连接,能使窗扇向窗框的一侧打开;窗扇靠近下框的一端设置有披雨板;披雨板设置在窗扇远离窗扇打开的一侧;披雨板的一侧与窗扇固定连接;披雨板的另一侧向下框的方向延伸,能够罩住下框与窗扇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的渗透。进一步的,窗扇包括内层、外层、压线和玻璃;内层和外层为环状;内层和外层通过隔热条连接;压线卡接设置在内层远离窗框的一侧;玻璃设置在环状的中空位置;压线靠近外层的一侧与玻璃的侧面的边沿相抵,能够将玻璃固定在窗扇上。进一步的,外层靠近玻璃的侧面上设置有集水槽,能够将外层与玻璃之间的缝隙内进来的雨水收集起来。进一步的,外层上设置有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与集水槽连通,能够将集水槽内的水排向室外。进一步的,下框靠近外层的一端设置有中间胶条;中间胶条、下框和隔热条围成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室内的水密腔;下框上设置有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孔与水密腔连通,用于将水密腔内的雨水排出。进一步的,下框上设置有排水孔扣盖;排水孔扣盖设置在下框远离窗扇打开的一侧;排水孔扣盖的一侧固定设置在下框靠近窗扇的一端;排水孔扣盖的另一侧向远离窗扇的方向延伸,能够将第二排水孔罩住,防止雨水从第二排水孔溅入到水密腔中。进一步的,窗扇靠近下框的一侧设置有滴水点;滴水点设置在水密腔内。进一步的,压线与玻璃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条。进一步的,披雨板靠近下框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披雨板上;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窗扇上。进一步的,窗扇与窗框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条。本技术提供的内平开窗,窗扇的集水槽设计,并通过排水孔将进入窗扇的雨水排出室外,窗扇与窗框之间设置中间胶条,形成水密腔,进入水密腔的水,通过窗框的排水孔排出室外,在窗扇靠近下框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披雨板,披雨板将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罩住,使雨水在落下时不能落在缝隙所在的位置,进而避免了雨水从窗扇与下框之间的缝隙内进入窗内,减少了雨水对窗内的渗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内平开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1:上框2:披雨板 3:外层4:支撑板 5:集水槽 6:第一排水孔7:第二密封条8:滴水点 9:排水孔扣盖10:第二排水孔11:玻璃 12:水密腔13:中间胶条14:T型隔热条15:内层16:右框17:右披雨板18:下框19:C型隔热条20:左框 21:压线22:第一密封条23:第三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附图所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窗扇设置在窗框内;窗框包括上框1、下框18、左框20和右框16 ;上框1、左框20、下框18和右框16依次固定连接;窗扇与左框20或右框16转动连接,能使窗扇向窗框的一侧打开;窗扇靠近下框18的一端设置有披雨板2 ;披雨板2设置在窗扇远离窗扇打开的一侧;披雨板2的一侧与窗扇固定连接;披雨板2的另一侧向下框18的方向延伸,能够罩住下框18与窗扇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的渗透。披雨板2与窗扇之间成一定角度,即披雨板2与窗扇之间向窗扇方向的夹角为锐角,这样既能保证对下框18与窗扇之间的间隙内不进雨水,又能够及时将落在披雨板2上的雨水从披雨板2上流出,避免了积存雨水,进而对披雨板2或窗扇产生影响。披雨板2与窗扇之间的角度不宜过大,过大容易在雨水较大时造成无法及时排水而对披雨板2造成一定的影响;披雨板2与窗扇之间的角度也不宜过小,过小时披雨板2下端离下框18位置太近,容易妨碍窗扇的打开和关闭,或者容易使披雨板2无法罩住下框18与窗扇之间的间隙,造成渗水。因此,披雨板2与窗扇之间的角度在45° -75。之间为宜。披雨板2的宽度最好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太宽的话,承受雨水的冲击力相对就会较大,且披雨板2上的雨水也会较多,会影响到披雨板2的承重,进而影响到披雨板2的寿命;如果太窄的话,在有风的雨天,雨水会成一定角度落向窗户上,由于披雨板2太窄而无法将下框18与窗扇之间的间隙罩住,进而雨水会通过间隙渗人到室内。因此,披雨板2的宽度应在5cm-10cm为宜。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窗扇包括内层15、外层3、压线21和玻璃11 ;内层15和外层3为环状;内层15和外层3通过隔热条连接;压线21卡接设置在内层15远离窗框的一侧;玻璃11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扇设置在所述窗框内;所述窗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和右框;所述上框、所述左框、所述下框和所述右框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窗扇与所述左框或所述右框转动连接,能使所述窗扇向所述窗框的一侧打开;所述窗扇靠近所述下框的一端设置有披雨板;所述披雨板设置在所述窗扇远离所述窗扇打开的一侧;所述披雨板的一侧与所述窗扇固定连接;所述披雨板的另一侧向所述下框的方向延伸,能够罩住所述下框与所述窗扇之间的间隙,防止雨水的渗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剑锋管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绿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