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697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应力固井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其包括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和挡板;中心滑套通过地锚剪钉固定连接在地锚套筒的上部内侧,中心滑套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在中心滑套的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连杆槽,在连杆槽内铰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滑套球座和挡板的配合使用,实现自动同步灌浆,且下完套管洗井建立循环后即可投球蹩压实现坐挂,第一次预应力施加不成功可再通过替浆胶塞实现二次坐挂,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地锚的坐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应力固井工具
,是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
技术介绍
注汽热采是常见的稠油开采方式,地锚是注汽热采井固完井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附件,现常用的地锚为固井时注灰后替浆胶塞推动地锚内部机构,打开锚爪实现坐挂,地锚下部管串须接入强制浮箍,下中心套管过程中必须及时灌浆。在此过程中,存在无法同步灌浆,打开锚爪实现坐挂时需先施加预紧力然后再投入替浆胶塞,从而导致耗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锚总成存在的无法同步灌浆,需接入强制浮箍,固井后实现坐挂,导致耗时长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包括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和挡板;中心滑套通过地锚剪钉固定连接在地锚套筒的上部内侧,中心滑套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在中心滑套的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连杆槽,在连杆槽内铰接有连杆,在中心滑套的下端固定有内径小于中心滑套外径的中心套管,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内侧固定有固定块,中心套管的下部套装在固定块的内侧,在中心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滑套球座,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和固定块上有与连杆槽位置相对应的锚爪凹槽,在锚爪凹槽内铰接有锚爪,连杆的下端和锚爪的中部内侧铰接在一起;在地锚套筒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对应滑套球座位置的挡板外侧有至少一个的循环孔。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滑套球座的上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上述在地锚套筒的上部内侧有定位环安装槽,在定位环安装槽内安装有定位环,定位环和中心滑套通过地锚剪钉固定连接在一起。上述在地销套筒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地销套筒的下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上述在连杆槽内通过上销轴铰接有连杆,在锚爪凹槽内通过下销轴铰接有锚爪;或/和,挡板和地锚套筒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述在地锚套筒和中心滑套之间安装有至少一道的密封圈,在中心套管和固定块之间安装有至少一道的密封圈,在滑套球座和中心套管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滑套球座和挡板的配合使用,实现自动同步灌浆,且下完套管洗井建立循环后即可投球蹩压实现坐挂,第一次预应力施加不成功可再通过替浆胶塞实现二次坐挂,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地锚的坐挂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投球形成蹩压,打开锚爪,施加预应力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继续蹩压,滑套球座掉落,建立循环后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为地锚套筒,2为中心滑套,3为连杆,4为锚爪,5为挡板,6为地锚剪钉,7为连杆槽,8为中心套管,9为固定块,10为剪切销钉,11为滑套球座,12为销爪凹槽,13为循环孔,14为定位环,15为上销轴,16为下销轴,17为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所示,该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包括地锚套筒1、中心滑套2、连杆3、锚爪4和挡板5;中心滑套2通过地锚剪钉6固定连接在地锚套筒I的上部内侧,中心滑套2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在中心滑套2的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连杆槽7,在连杆槽7内铰接有连杆3,在中心滑套2的下端固定有内径小于中心滑套2外径的中心套管8,在地锚套筒I的中部内侧固定有固定块9,中心套管8的下部套装在固定块9的内侧,在中心套管8的下端内侧通过剪切销钉10固定连接有滑套球座11,在地锚套筒I的中部和固定块9上有与连杆槽7位置相对应的锚爪凹槽12,在锚爪凹槽12内铰接有锚爪4,连杆3的下端和锚爪4的中部内侧铰接在一起;在地锚套筒I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5,对应滑套球座11位置的挡板5外侧有至少一个的循环孔13。这样,通过地锚套筒1、中心滑套2、连杆3、锚爪4、滑套球座11和挡板5,能够自动同步灌浆,且下完套管洗井建立循环后即可投球蹩压实现坐挂,第一次预应力施加不成功可再通过替浆胶塞实现二次坐挂,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地锚的坐挂率。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所示,滑套球座11的上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这样,便于投球后起到很好的憋压效果。如附图1所示,在地锚套筒I的上部内侧有定位环安装槽,在定位环安装槽内安装有定位环14,定位环14和中心滑套2通过地销剪钉6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通过定位环14,可将其与中心滑套2固定连接实现中心滑套2与地锚套筒I的相互定位,从而简化地锚套筒I的加工工艺,同时还通过维修可单独更换定位环14提高了地锚套筒I的使用寿命。根据需要,在地锚套筒I的上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在地锚套筒I的下部有内螺纹或外螺纹。这样,便于地锚套筒I的安装和拆卸。如附图1、2、3所示,在连杆槽7内通过上销轴15铰接有连杆3,在锚爪凹槽12内通过下销轴16铰接有锚爪4;或/和,挡板5和地锚套筒I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一起。这样,通过螺纹便于挡板5的安装、拆卸和更换。如附图1、2所示,在地锚套筒I和中心滑套2之间安装有至少一道的密封圈17,在中心套管8和固定块9之间安装有至少一道的密封圈17,在滑套球座11和中心套管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7。这样,密封圈17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将本技术按设计接入完井管串中,并下管串入预定位置,下套管过程中不用灌浆,管串入井后洗井调整泥浆泥能至固井要求,投入憋压球,并将其泵送至滑套球座11的上部内侧,形成蹩压,压力逐渐增大;在该过程中,将先剪断地锚剪钉6,其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中心滑套2下行并推动连杆3将锚爪4撑开,锚爪4嵌入地层,司钻上提并施加预应力至设计吨位;继续蹩压至剪断剪切销钉10,其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滑套球座11落在挡板5上,形成新的循环通道;然后按常规流程注前置液,水泥浆,替浆,在一次预应力施加不成功的情况下,可在替浆时二次施加预应力。【主权项】1.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和挡板;中心滑套通过地锚剪钉固定连接在地锚套筒的上部内侧,中心滑套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在中心滑套的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连杆槽,在连杆槽内铰接有连杆,在中心滑套的下端固定有内径小于中心滑套外径的中心套管,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内侧固定有固定块,中心套管的下部套装在固定块的内侧,在中心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滑套球座,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和固定块上有与连杆槽位置相对应的锚爪凹槽,在锚爪凹槽内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作用热采井预应力固井工具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锚套筒、中心滑套、连杆、锚爪和挡板;中心滑套通过地锚剪钉固定连接在地锚套筒的上部内侧,中心滑套的中部内侧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在中心滑套的下部外侧沿圆周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的连杆槽,在连杆槽内铰接有连杆,在中心滑套的下端固定有内径小于中心滑套外径的中心套管,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内侧固定有固定块,中心套管的下部套装在固定块的内侧,在中心套管的下端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连接有滑套球座,在地锚套筒的中部和固定块上有与连杆槽位置相对应的锚爪凹槽,在锚爪凹槽内铰接有锚爪,连杆的下端和锚爪的中部内侧铰接在一起;在地锚套筒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对应滑套球座位置的挡板外侧有至少一个的循环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王文涛颜斌李勇龙向欣郭瑞祥范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