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建筑、水电工程等施工中的钢立柱吊装卡具,互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装有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简化了施工,拆装便捷且省时、省力,能有效提高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建筑、水电工程等施工中的各类直径、长度的钢立柱吊装装置,特别涉及适合大批量、大直径的钢立柱吊装卡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采用大直径钢管制作的钢立柱做为支撑结构,钢立柱一般高度为3m至12m,施工单位吊装钢立柱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钢立柱卸车后平放在安装部位,在钢立柱的上半部用钢丝绳绕圈绑扎,并用上层钢丝绳压紧下层钢丝绳,再用U型卡环锁固,然后进行翻身直立吊装。这种吊装方法的技术缺陷在于1、钢立柱吊装就位并临时固定后,钢丝绳无法自行脱落,需在高空状态下采用人工摘取钢丝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或在钢立柱上焊接临时爬梯、或搭设排架、或用吊车吊装载人吊篮,既费工也费时,施工安全难以保证;2、钢丝绳绑扎不好时,在吊装过程中容易滑落,造成安全事故;3、起吊用钢丝绳因需要绕圈绑扎,容易造成变形,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增加吊装成本。以上技术缺陷造成钢立柱的吊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工效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简化施工,拆装便捷且省时、省力,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安全生产的钢立柱吊装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技术钢立柱吊装卡具,互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装有吊耳。钢立柱吊装时,本技术中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套卡在钢立柱靠近顶部的位置,安装第一上、下压板、第二上、下压板并穿人数颗螺栓螺母,并用扳手拧紧;用U型卡环将卡具上的吊耳与钢丝绳连接后,即可进行钢立柱的翻身起吊。卡具受力后与钢立柱形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卡具与钢立柱之间牢固锁定,不会产生滑移,钢立柱就位并临时固定后钢丝绳不受力时,本技术卡具为自由状态时可轻松滑落至钢立柱底部。吊装下节钢立柱时,只需将本技术卡具任意一侧上、下压板上的螺栓拆除即可将卡具取出。本技术结构简单,灵巧方便,重量轻盈,操作简单,可使用废旧钢板进行制作,简化施工,制作成本低,拆装方便、快捷,可长期重复利用。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吊运效率可提高近83%,安全性能好,各种钢立柱吊装时均可采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效果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使用效果图。图6为本技术再一使用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钢立柱吊装卡具,互相配合的第一^^板1、第二卡板2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3。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4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5。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6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7。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8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对称装有两个吊耳9。制作本实施例钢立柱吊装卡具时,可预先准备一块正(长)方形钢板,钢板厚度可根据待吊装的钢立柱的重量灵活选取,钢板的边长需大于待吊装钢立柱直径约10mm?120mm (如管径较大、重量较重,可适当加大边长),在钢板上用割刀采用火焰手把切割的方式切割一个圆孔,圆孔直径需大于钢立柱的直径约1mm左右(切割后将切割产生的毛刺清理干净,但是不要打磨切割面,因为锯齿状的切割面能有效增加吊装过程中钢板卡与钢立柱之间的咬合力);准备四块厚度约12 mm,长度约80?100 mm,宽度约40 mm的铁板(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上、下压板、第二上、下压板)与钢板一起进行配钻,每块压板上对称钻2个Φ 20的圆孔(配钻时压板横向中心线应与钢板上切割好的圆孔中心线重合),再沿圆孔中心线将钢板切割为两块即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并在第一卡板上对称焊接二个用于钢立柱吊装的吊耳。图3为本实施例安装示意图。图中序号10为钢立柱。图中箭头表示安装方向。图4?图6为本技术使用效果图。如图3所示,将第一卡板I和第二卡板2套卡在钢立柱10靠近顶部的位置,安装第一上、下压板、第二上、下压板并穿人四颗螺栓螺母组件,用扳手拧紧;用两个U型卡环将卡具上的两个吊耳与钢丝绳连接后,即可进行钢立柱的翻身起吊。如图4?图6所示,卡具受力后与钢立柱形成一定角度从而使卡具与钢立柱之间牢固锁定,不会产生滑移,钢立柱就位并临时固定后钢丝绳不受力时,卡具为自由状态时可轻松滑落至钢立柱底部,吊装下节钢立柱时,只需将卡具任意一侧卡板上的两颗螺栓拆除即可将卡具取出。本技术中的钢立柱吊装就位后卡具自动滑落,方便卡具和钢丝绳的摘取,吊装下节钢立柱时,只需将卡具任意一侧卡板上的两颗螺栓拆除即可将卡具取出,节省时间,有效提高了吊装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合理的结构型式使装置本身的制作、安装及拆卸极为简便;提高了钢立柱吊装施工的安全性。本技术装置结构灵巧方便,重量轻盈,操作简单,打破了常规的钢丝绳绑扎的吊装方法,且制作成本低,可重复使用。投入使用后,吊运效率可提高近83%,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各种直径钢立柱吊装均可采用,且安全可靠,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主权项】1.钢立柱吊装卡具,其特征在于互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在第—^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装有吊耳。【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建筑、水电工程等施工中的钢立柱吊装卡具,互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装有吊耳。本技术安全可靠、简化了施工,拆装便捷且省时、省力,能有效提高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IPC分类】B66C1-10【公开号】CN204569127【申请号】CN201520201212【专利技术人】李 东, 艾清水, 戴海蓉, 陈晓东, 薛强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4月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立柱吊装卡具,其特征在于互相配合的第一卡板、第二卡板上有与待吊装钢立柱配合的卡孔,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一上压板和与第一上压板对应的第一下压板,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上、下面上位于卡孔的另一侧有横跨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的第二上压板和与第二上压板对应的第二下压板,第一上压板与第一下压板的两对应端、第二上压板与第二下压板的两对应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成一体,第一卡板上装有吊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艾清水,戴海蓉,陈晓东,薛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