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设置在机箱内,并进一步包括接口板,接口板上设置有若干的板级器件和非板级器件。外部信号经过接口板进行转换和处理后,再通过机箱背板或机箱绕接线传送至各个插件单板。板级器件包括接口防护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非板级器件包括电源滤波器、连接器和转换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插件箱信号接入方式存在的接入方式种类繁多、维修不便、不具备通用性、配置不灵活、抗震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插件箱的信号接入装置。
技术介绍
插件箱(也被称为机箱)在铁路领域广泛应用,在铁路行业中目前应用较多的一般是采用欧洲标准机箱。欧洲标准机箱宽度单位R为5.08mm,高度单位U为44.45mm,其上安装有各种插件。标准插件的左边为前面板,一般在前面板上设置有测试孔、灯、小型连接器,右边为上下两个背板矩形插头,插件通过机箱导轨条插入机箱后,通过背板矩形插头与机箱背板连接,通过前面板与机箱机械固定。通常情况下,插件箱的信号接入方式种类繁多,有的从背板上直接通过焊接连接器接入,有的通过各插件前面板的连接器接入,有的通过改变机箱标准结构从机箱顶部增加连接装置接入。(I)现有技术通过机箱边插连接器的背板信号接入方式,其机箱外部信号通过机箱侧面矩形插座,再经背板PCB或者绕接线到达机箱各个单板,从而完成机箱信号的接入。此种方式抗震能力较弱,不方便进行维护。(2)现有技术通过背板连接器转接到箱体连接器的背板信号接入方式,其机箱外部信号通过变形设计的机箱顶部(或背面)连接器,再经机箱布线(或直接至背板)至机箱背板到达各个单板,从而完成机箱信号的接入。此种方式改变了机箱的标准结构,需要增加机箱插头至背板布线(或者直接将背板延伸至顶部对外连接器处),连接器大面积暴露在机箱外部,信号容易受干扰,且不便于维修。(3)现有技术通过各个单板前面板连接器接入信号的背板信号接入方式,其机箱外部信号直接通过插件前面板进入插件,完成信号的接入。此种方式信号接入机箱较为分散,不适用于外部接口连接器较大或者外部已经定义连接类型的情况。因此,目前三种现有机箱信号接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如:抗震能力较弱、维护困难、对特定场合适用性差、信号易受干扰、不能灵活配置、无法在机箱应用非板级器件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插件箱信号接入方式存在的接入方式种类繁多、维修不便、不具备通用性、配置不灵活、抗震能力较弱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技术实现方案,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设置在机箱内,并进一步包括接口板,所述接口板上设置有若干的板级器件和非板级器件。外部信号经过所述接口板进行转换和处理后,再通过机箱背板或机箱绕接线传送至各个插件单板。优选的,所述板级器件包括接口防护电路、信号转换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非板级器件包括电源滤波器、连接器和转换开关。优选的,所述外部信号在经过所述接口板进行包括电源滤波、接口防护、信号转换在内的一种或几种处理后,再通过所述机箱背板或机箱绕接线传送至各个插件单板。 优选的,所述接口板进一步包括PCB板,包括所述接口防护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在内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板级器件设置在所述PCB板上。优选的,所述接口板进一步包括罩板,所述电源滤波器设置在所述罩板上。优选的,所述接口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前部的前面板,所述连接器和转换开关均设置在所述前面板上。优选的,所述PCB板和罩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背部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电源滤波器、接口防护电路相连,所述转换开关与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相连。优选的,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还包括螺柱,所述PCB板、罩板的一端通过螺钉与所述前面板固定,所述PCB板、罩板的相对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螺柱固定于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背部。优选的,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还包括背板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通过所述螺柱固定在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背部,经过所述接口板处理后的外部信号通过所述背板连接器传送至所述机箱背板或机箱绕接线。优选的,所述接口板设置在所述机箱的任意一个板位上。优选的,当所述机箱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插件单板时,所述接口板设置在所述机箱的中部,左右两组插件单板之间。通过实施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机箱对外信号通过接口板进入机箱,接口板位置灵活可配;(2)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机箱对外信号在机箱入(出)口处(即接口板)统一进行防护、滤波、转换处理,提高了机箱信号的质量和EMC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简称)能力;(3)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接口板通过前面板和罩板设计,将大型非板级器件集成到接口板,简化了外部及机箱布线,提高了机箱的可维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前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口板,2-机箱背板,3-插件单板,4-连接器,5-转换开关,6-电源滤波器,7-接口防护电路,8-信号转换电路,9-前面板,10-机箱,I1-PCB板,12-罩板,13-前面板捏手,14-背板连接器,15-螺柱,16-滤波器接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引用和清楚起见,将下文中使用的技术名词、简写或缩写记载如下: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简称;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简称。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给出了本技术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现有插件箱信号接入方式种类繁多,有的从背板上直接通过焊接连接器接入,有的通过各插件前面板连接器接入,有的通过改变机箱标准结构在机箱顶部增加连接装置接入。但是这些连接方式都存在维修不便、不具备通用性、配置不灵活、抗震能力较弱等问题。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描述的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如附图1所示,一种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的具体实施例,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设置在机箱10内,并进一步包括接口板I。接口板I上设置有若干的板级器件和非板级器件。外部信号经过接口板I进行转换和处理后,再通过机箱背板2或机箱绕接线传送至各个插件单板3。本技术具体实施例通过开发一个专用的接口板1,外部的信号通过该接口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箱信号接入装置设置在机箱(10)内,并进一步包括接口板(1),所述接口板(1)上设置有若干的板级器件和非板级器件;外部信号经过所述接口板(1)进行转换和处理后,再通过机箱背板(2)或机箱绕接线传送至各个插件单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东,郭建,李小平,李状,李龙标,李鹏,熊艳,曾升,黄亮,陈灿,汤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